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5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5篇
  19篇
综合类   150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7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实验旨在探究甲基-β-环糊精载胆固醇(CLC)对GV期猪卵母细胞冻融后体外成熟培养后成熟率、凋亡蛋白表达、透明带硬化时间及精-卵结合能力的影响。采用0(对照)、0.5、5、10 mg/mL CLC进行处理,共4组,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GV期猪卵母细胞冻融体外成熟培养后凋亡蛋白的表达量。通过Hoechst染色方法检测不同组别的精卵结合能力。结果表明:5 mg/mL CLC处理组GV期冻融的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高于对照组和0.5 mg/mL CLC处理组(P<0.05),但与10 mg/mL CLC处理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和0.5 mg/mL处理组相比,5 mg/mL CLC处理组显著降低了GV期冻融的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后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P<0.05),但与10 mg/mL CLC处理组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和0.5、10 mg/mL CLC处理组相比,5 mg/mL CLC处理组减少了GV期冻融的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后透明带硬化时间(P<0.05);与对照组和0.5、10 mg/mL处理组相比,5 mg/mL CLC处理组提高了GV期冻融的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后精-卵结合能力(P<0.05)。综上表明,在玻璃化冷冻液中添加5 mg/mL CLC可显著减少GV期猪卵母细胞在冷冻保存过程中受到的低温损伤。  相似文献   
92.
采用改进的共沉淀法制备α-环糊精戊酸包合物。正交试验表明,制备α-环糊精戊酸包合物的最佳参数为:戊酸与α-环糊精的摩尔比为3:1,超声45 min,超声温度50℃,可获最大包合率为52.79%;通过扫描电镜、红外、XRD和CP-MAS 13C NMR对包合物结构进行表征,环糊精表观形态改变,C=O双键吸收峰出现,XRD衍射峰迁移和核磁碳谱戊酸化学位移出现,表明戊酸与α-环糊精包合物的形成;利用Avrami方程对α-环糊精戊酸包合物在不同条件下的释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湿度越大,温度越高释放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93.
环糊精(cyclodextrin CD)是由芽孢杆菌产生的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作用于淀粉而制得的一系列多聚糖的总称。1891年由Villiers发现,1904年Schardinger确定了环糊精的结构。环糊精是以D-吡喃葡萄糖为单元,由α-1,4-糖苷键连接的环状低聚糖化合物,常见的有α,β,γ三种。其中α型和γ  相似文献   
94.
用溶液——电动搅拌法制备黄芩苷-β-环糊精包合物,HPLC法测定其含量。结果黄芩苷-β-环糊精包合物与物理混合物的红外(IR)及X-射线衍射图谱均有明显差异,表明黄芩苷与β-环糊精包合成功。  相似文献   
95.
以挥发油包结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优化最佳工艺条件;以电热干燥箱加热至60℃,测定其热稳定性,目的找出长白楤木挥发油最佳包合工艺以及包结物的热稳定性。优选出最佳包合工艺为:β-环糊精:挥发油为6:1,包合温度55℃,包合时间3h。含1.87mL的挥发油的包结物经60℃、168h干燥后回收其挥发油的体积为1.63mL。结果表明,用β-环糊精(β-CD)包合长白楤木挥发油能有效地保存挥发油的有效成分,最佳包合工艺可靠。  相似文献   
96.
环丙沙星 β-环糊精包合物 ,是由延边大学农学院药理教研室研制的 ,主要是为降低环丙沙星的刺激性及延长临床作用时间。本临床试验是观察环丙沙星的延长作用时间后的临床疗效的效果。通过对病畜的临床治疗疗效的观察 ,认为环丙沙星β -环糊精包合物对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的感炎疗效效果好 ,延长了环丙沙星临床作用时间 ,减少了刺激 ,增强了稳定性 ,极大提高了环丙沙星在体内的利用。1 药品及用法  环丙沙星 β -环糊精包合物 ,延边大学农学院药理教研室提供 ,用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制成混悬液肌肉注射 ,10mg/kg体质量 ,每日 1次。2…  相似文献   
97.
本研究试图延长青霉素的药效,用β─CD包接青霉素后对兔肌肉注射,并以常用的青霉素水剂做对照,在不同的时间分别采血,经分离血清,当天用生物学测定法测定其血药浓度,并绘制标准曲线。其结果:对照组的最高峰值为13.72,峰时9.6分,半衰期30.24分;而实验组的最高峰值为8.37,峰时15.39分,半衰期56.46分。如果血药浓度按0.25单位/ml青霉素为有效浓度的话,则对照组维持有效浓度的时间为四小时,而实验组是八小时,延长其药效一倍。  相似文献   
98.
β-环糊精对柑橘类果汁脱苦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国胜  潘利华  杨阳  宛雯  汪杨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366-5367
研究了β-环糊精(-βCD)对柑橘类果汁脱苦的效果。结果表明,在45℃下果汁中添加0.5 g/100 mlβ-环糊精作用90 min,对柑橘类果汁脱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9.
为了对中药肠宁Ⅱβ-环糊精包合物的部分药效学进行研究,选用最小抑菌浓度法、肠推进法和离体肠管法等试验对包合物的包合率和药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中药肠宁Ⅱ(CNⅡ)β-环糊精(β-CD)包合物对大肠杆菌K99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2-6g/mL,并证明包合物的包合率为35.56%;该包合物还能显著抑制小白鼠的小肠蠕动.因此,中药肠宁Ⅱβ-环糊精(β-CD)包合物包合效果较好,药效发挥作用相对较持久.  相似文献   
100.
针对连翘酯苷稳定性较差,限制了药物制剂制备及临床应用的问题,采用环糊精包合技术研制连翘酯苷注射剂,利用研磨法制备连翘酯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表征分析表明包合物光谱和熔点发生变化,对光稳定性和热加速实验稳定性明显增加.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鸡静脉注射给药血药浓度,表明连翘酯苷包合物与连翘酯苷药物动力学差异较小,血液中包合态药物能较快发生脱包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