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5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5篇
  19篇
综合类   151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7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1.
[目的]提高花椒挥发油在制剂和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方法]以花椒与β-环糊精的投料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为考察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研究β-环糊精包合花椒挥发油的新工艺。[结果]该研究一步完成了花椒挥发油的提取和包合,与原工艺相比,液-液包合法的包合率明显升高,而且省去了单独提取和分离挥发油的过程,减少了挥发油的损失,缩短了挥发油的制备时间。花椒与β-环糊精的投料比对花椒挥发油包合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包合时间,包合温度的影响最小。[结论]β-环糊精包合花椒挥发油的最佳工艺为:花椒与β-环糊精的投料比15∶10,包合温度95℃,包合时间60 min,而且该工艺重现性好,产品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12.
Deng L  Xiang LP  Liang YR 《茶叶》2013,(4):486-490
Aftertaste is a taste perceiption after a food or beverage is either swallowed or spat out.The primary taste processing area located in the insula was considered to be involved in aftertaste perception.The changes in chemical compositions lead to the changes in aftertaste of tea.Tea fermentation,in which tea catechins are transformed into thearubigins,lead to a strong,distinctive flavor but a plain aftertaste.Theanine has a sweet taste,with little or no aftertaste.The bitter aftertaste of transglucosylated steviosides was reduced when they were converted through transglucosylation of stevioside by α-amylase.Characteristics of aftertaste include quality,intensity,and duration.Foods that have lingering aftertastes typically have long sensation durations.A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 system immobilized β-cyclodextrin indicated larger responses for the gallate-type catechins in comparison to the non-gallate-type catechins.The β-cyclodextrin/SPR system can sense the bitter-astringent taste intensity of the green tea.The SPR system detected the stability of the complex between the gallate-type catechins and β-cyclodextrin,which can be interpreted as the aftertaste produced in humans by the gallate-type catechins.  相似文献   
113.
降低鸡蛋胆固醇含量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蕊 《畜禽业》2002,(7):X026-X027
本文主要介绍进行蛋鸡品种筛选,改变蛋鸡日粮构成,利用β-环糊精脱除蛋黄中的胆固醇等方法来降低鸡蛋中胆固醇含量。  相似文献   
114.
布洛芬-β-环糊精包合物的溶解度及溶出度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洛芬 ( ibuprofen,BF)又名异丁苯丙酸 ,自1 967年美国 Bouts公司创制以来 ,作为一种药理作用确切 ,疗效可靠 ,安全性高的非甾体类解热镇痛抗炎药已在人医临床广泛应用 ,截止至 2 0 0 0年国外上市的非甾体类新兽药共有 8种 ,BF是其重要代表品种 [1] ,说明其在兽医临床亦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 ,BF不溶于水 ,溶出度低 ,生物利用度亦低。β-环糊精 (β- Cyclodextrin,β- CD)是一种环状低聚糖化合物 ,具有特殊的环状中空圆筒型结构 ,内径 0 .7~0 .8nm,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客分子 (如药物 )形成包合物。目前的研究结果认为 ,药物与β- CD…  相似文献   
115.
氯霉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其药剂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环糊精 ( Cyclodextrin)具有特殊的环状中空圆筒结构 (内径 0 .7~ 0 .8nm) ,故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客分子 (如药物 )形成包合物。有研究证实 ,药物制成环糊精包合物后 ,可显著增加难溶解性药物的溶解度 [1]和生物利用度 [2 ] [3 ] ,促进药物稳定化 [4] ,减少药物的刺激性[5]  相似文献   
116.
本文对利用β-环糊精包埋、抽真空脱气(闪蒸)方法对脱除山羊奶膻味技术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β-环糊精的最佳用量为0.2‰,抽真空脱气的最佳方法为奶温65℃,在真空度0.085MPa下抽气1min。  相似文献   
117.
朱德艳 《北方园艺》2016,(10):32-34
以紫茄皮为试材,采用β-环糊精(β-CD)为辅助材料对其中的花青素进行提取,并与传统超声波法提取工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是提取溶剂为95%乙醇与0.1%盐酸(1∶1),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40min,加入β-CD量为3.0g。在此最佳提取的条件下,花青素的提取率可达8.34mg·g-1。  相似文献   
118.
试验旨在研究4℃条件下通过加入β-环糊精,从商业规模的散装牛奶搅拌罐内清除经过巴氏杀菌的不均质牛奶中的胆固醇的最适条件(β-环糊精浓度,搅拌时间,保温时间)。在4℃条件下添加不同水平的β-环糊精(0.4%,0.6%,0.8%和1%)20min后,对胆固醇的清除可达65.42%~95.31%。在牛奶中添加β-环糊精0.6%与0.8%、1%的添加水平对胆固醇的清除无显著差异,处理时间为6h对牛奶中胆固醇的清除效果最好。在4℃条件下处理20min后,牛奶(不搅拌)中的β-环糊精和胆固醇形成复合体以沉淀形式存在,可经离心除去。β-环糊精添加水平为0.6%的牛奶经分离后,大约有0.35%的β-环糊精残留在脱脂部分,0.1%的β-环糊精存在于乳脂中,剩余的与胆固醇络合的β-环糊精可通过分离器清除。单个脂肪酸和甘油三酯成分在对照组和添加β-环糊精0.6%组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9.
离子束诱变产生的CGTase高产菌株发酵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离子束诱变产生的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GTase)高产菌株在10L全自动发酵罐中的发酵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和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产生与发酵过程中pH和溶氧的变化直接相关;菌种传3代,发酵2 4h以内,产酶活力均在6 0 0 0IU /ml以上  相似文献   
120.
为改善β-环糊精(β-CD)的水溶性及对重金属的配位能力,将β-环糊精和甘氨酸在碱性条件下用环氧氯丙烷连接起来,合成水溶性极好并能跟重金属形成配位作用的甘氨酸-β-环糊精(GCD),研究了GCD对铅的增溶、解吸行为,考察了pH、离子强度、有机质和甘氨酸-β-环糊精初始浓度对铅的解吸影响。结果表明,GCD对碳酸铅的增溶效果显著,当其浓度为30g.L-1时,水溶液中铅离子浓度可接近7000mg.L-1。GCD对铅解吸能力随着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降低,pH值的升高、离子强度的增加和GCD初始浓度增加有利于铅的解吸。GCD对铅污染土壤的解吸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式,该静态解吸研究可以为铅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