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1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258篇
林业   300篇
农学   226篇
基础科学   115篇
  729篇
综合类   2279篇
农作物   186篇
水产渔业   384篇
畜牧兽医   710篇
园艺   367篇
植物保护   75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48篇
  2012年   308篇
  2011年   324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332篇
  2008年   258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影响猪遗传评估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影响猪遗传评估效果的主要因素和猪遗传评估的发展趋势。影响猪遗传评估效果的主要因素有猪遗传评估方法、计算技术以及环境效应(包括方差异质性)、选择、非加性效应、非正态分布、性状间相关、有重复的记录等模型制约因子等方法。此外,阐述了贝叶斯分析理论在传参数估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2.
试验研究不同条件对植酸酶水浴耐热性的影响。分别稀释4种植酸酶酶活力40、20、10、2 U/mL,测定80℃和85℃水浴5 min的耐热性。结果表明,稳定性强的植酸酶受酶浓度的影响较小,稳定性较差的植酸酶受影响较大,当处理液酶活力低时,耐热性结果较高。取3种植酸酶样品,分别使用缓冲液Ⅰ、缓冲液Ⅱ、水为耐温稀释缓冲液,测定85℃水浴5 min耐热性,结果表明:缓冲液Ⅰ作为稀释缓冲液测定的耐热性结果最高,其次是缓冲液Ⅱ,水作为稀释缓冲液时测定的耐热性结果最低。取3种植酸酶样品,分别在pH值5.5和5.0缓冲体系中测定85℃水浴5 min耐热性,结果表明,植酸酶在与最适pH值相近的条件下进行耐热性处理,测定的耐热性结果相对较高。研究表明,本试验的3种条件对水浴法测定植酸酶耐热性的结果均有影响,制定检测标准时需要明确测定条件。  相似文献   
73.
采用田间调查与室内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云南省内蓝莓主产区灿烂品种黄化症发生的土壤和叶片相关养分因子,结果表明,蓝莓灿烂品种叶片黄化症发生的根际土壤pH值大于5.0,叶片铁、锰含量下降而钙、镁含量提高,且表现叶片黄化症发生严重度随着叶片铁锰含量下降、钙镁含量提高而加重,也随着叶片Ca/Fe及Ca/Mn提高而加重,与根际土壤养分变化情况相一致。调查结果为蓝莓生产上控制叶片黄化症发生及合理平衡施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4.
针对宁夏银北地区大面积土壤盐碱化监测的需要,利用实测植被冠层光谱与Landsat 8 OLI影像相结合进行土壤含盐量和pH值估测研究.对实测植被冠层高光谱与影像多光谱反射率进行倒数、对数、三角函数及其一阶微分等一系列变换,确定最佳光谱变换形式,筛选敏感植被指数和敏感波段,分别建立基于实测植被光谱与Landsat 8 O...  相似文献   
75.
酸性土壤中磷易被固定,磷的生物有效性极低。解磷菌对土壤中难溶性磷具有重要的增溶作用。虽然已有不少解磷菌方面的研究,但是主要集中于中性和石灰性土壤中钙磷的解磷菌报道,而关于酸性土壤中高效溶解铝磷的微生物报道较少。采用培养基和土培试验,首先对酸性土壤上不同植物(胡枝子、大豆、水稻)根际土壤中的解磷菌进行了分离,然后比较了它们对不同磷源(磷酸钙和磷酸铝)的溶解能力,最后研究了它们对大豆生长和磷吸收的影响。通过使用难溶性磷源(磷酸钙和磷酸铝)的固体培养基,分离得到5株优势菌株L1、S1、S2、R1和R2,经16S rRNA序列鉴定,L1属于阮杆菌属(Nguyenibacter),S1和S2分别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沙雷氏菌属(Serratia),R1和R2分别属于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和雷尔氏菌属(Ralstonia)。菌株S1、S2、R1和R2对难溶性磷酸钙有较强的溶解能力,对磷酸铝的溶解能力较弱;菌株L1对磷酸铝表现出较高的溶解能力,对难溶性磷酸钙的溶解能力弱。联合接种菌株L1+S1对大豆生长和磷吸收表现出良好的促进效果,而单独接种L1和S1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76.
为研究蚯蚓密度与土壤化学肥力主要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利用数据分析蚯蚓密度与pH值、电导率(EC)、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有效钾、有效钙、有效镁及阳离子交换量(CEC)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显示,蚯蚓密度与pH值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01),与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02),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比较弱。研究表明,根据这种关系可以将蚯蚓密度与土壤化学肥力主要指标的定量关系分为5个等级,可为准确地评价蚯蚓对土壤化学肥力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温度和pH值对嗜热毛壳菌木聚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DNS法,分别在温度为20.100℃,pH值2.4—7.2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温度和pH值对嗜热毛壳菌木聚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在20—50℃时,木聚糖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线性增强,40-60℃表现较高的水平,70—100℃活性逐渐稳定,并维持在20℃时的活性水平。说明动物体温为40℃左右时,木聚糖酶能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在制粒温度范围内,80℃热处理与未处理组木聚糖酶的活性比较损失不大,说明其在制粒工艺过程有一定的优势;在pH值3.6以前,随着pH值的增大,木聚糖酶的活性逐渐升高;pH值为3.6时,木聚糖酶的活性最高;且在3.2-4.4范围内木聚糖酶的活性维持较高浓度,说明消化道中食麇从胃的酸性环境转化成十二指肠后段碱性环境的过渡时期,木聚糖酶能表现出较高的活性,有利于促进其对底物的降解,从而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本研究得出:嗜热毛壳菌木聚糖酶在40-60℃表现较高的水平,实验室条件下的100℃以内的加热不会导致酶活性的严重损失。维持嗜热毛壳菌木聚糖酶活性的适宜的pH值范围为3.2—4.4。  相似文献   
78.
考察不同物理状态培养基条件下pH对香菇、滑菇、金针菇漆酶活性的影响,为香菇、滑菇、金针菇的栽培提供重要参考。固化培养基以及液体培养基以NaOH作为碱化剂,固体培养基以壳灰作为碱化剂,考察不同pH对3种食用菌漆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碱化培养可提高3种不同食用菌的漆酶活力,并与培养基的物理状态有关。香菇在固化、液体、固体培养基中,pH分别为6.5、6.5以及6.0时漆酶活性最高,比对照提高5.3%~14.0%;金针菇适宜的pH分别为7.0、6.0和6.5,与对照相比提高35.9%~343.0%;滑菇适宜的pH均为6.0,与对照相比提高3.1%~94.9%。  相似文献   
79.
以余甘子鲜果为原料,采用微波-热水浸提法提取余甘子多酚,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优化最佳提取工艺,同时探究pH对提取液中多酚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余甘子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微波功率640 W处理3 min,料液比1∶20(质量体积比),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6 min,与传统的热水浸提相比,总酚提取量、黄酮提取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FRAP铁还原能力分别提高了50.26%、21.41%、38.36%、18.38%。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余甘子提取液中总酚、黄酮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铁还原能力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5)。pH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H的增加,余甘子提取液中总酚含量、FRAP铁还原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均先升高后降低,而黄酮含量在不同pH下差异不显著(P0.05)。HPLC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酚类物质在不同的pH条件下稳定性不同,大多在酸性或弱酸性条件下较稳定。  相似文献   
80.
研究不同温度和pH值条件对白鱼内源性蛋白酶活性及其降解肌原纤维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钙蛋白酶残余活性在不同温度和pH值条件下差异较大,在温度为4、10、20、37℃条件下放置20 h后残余活性分别为94.5%、63.2%、43.9%、47.1%;在pH值为4.50、5.00、5.50、6.89条件下放置20 h后残余活性分别为94.62%、77.86%、31.36%、60.04%。在不同温度和pH值条件下组织蛋白酶D变化幅度次于钙蛋白酶,而组织蛋白酶B、L残余活性的差异不大。SDS-PAGE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白鱼肌肉肌球蛋白重链降解程度增加,而在pH值为5.00、5.50条件下肌球蛋白重链和肌动蛋白的降解均很明显。综合考虑生产实际,最佳操作环境温度为10~20℃、腌制液pH值为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