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32篇
农学   57篇
基础科学   45篇
  26篇
综合类   327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39篇
畜牧兽医   86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81.
了解不同保种技术对肉用鸭生产性能的影响,试图寻找出适合水禽保种的新方法。通过采用小群繁育技术(公鸭40只,母鸭200只)和常规大群保种方法,开展临武鸭、巢湖鸭、靖西大麻鸭3鸭种的2世代遗传效应、表观性状变化、生产性能、环境友好度等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方法保种,同一品种试验鸭群体世代间近交系数差异不显著(P0.05),且2个世代的近交系数都为0.017~0.020,近交增量为0.000 7~0.003 0,变异系数为0.087~0.094;试验鸭群表观性状的所有指标在世代间差异也不显著(P0.05),均在正常许可范围内;对3个鸭种生产性能测定表明在同一品种内运用不同保种方法其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品种之间显示靖西大麻鸭总体上产肉性能优于临武鸭和巢湖鸭;而在环境友好度测评中,小群繁育技术在部分指标均显著低于常规大群保种(P0.05)。通过对不同保种方法的比较研究发现,小群繁育技术在保持品种特性外,对环境的友好程度较高,可用于水禽遗传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