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1450篇
农学   72篇
基础科学   260篇
  58篇
综合类   1320篇
农作物   44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1224篇
园艺   330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298篇
  2014年   406篇
  2013年   542篇
  2012年   296篇
  2011年   382篇
  2010年   325篇
  2009年   248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5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水平方向上的扩展逐渐趋于平稳,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等一系列政策的提出,使城市扩张逐渐从水平扩张演变为垂直空间增长.基于合肥市蜀山区2017年和2020年的三维建筑矢量数据,运用Arc GIS地理空间分析法,从垂直方向上运用建筑加权平均高度和建筑面积对合肥市蜀山区2017—2020年4年间的垂直空间时空演变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建筑群的高度和数目在不断增加.2017—2020年4年里合肥市蜀山区建筑物平均高度增加0.16m,建筑体积也同样增加256.98×105m3.(2)中高层建筑增长率呈显著增长趋势,超高层建筑增长率微弱增长,而低层建筑、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增长率呈现负增长趋势,多层建筑的负增长幅度较大.(3)空间上,低层建筑的分布呈现由中心城区向郊区迁移的趋势,蜀山区的东南方向上中高层和超高层建筑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952.
近代岭南乡村庄园建筑空间防御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思懿  汤辉 《广东园林》2021,43(5):46-51
空间防御性是近代岭南乡村庄园作为家族聚居生活空间的显著特征之一,反映了地域时代意蕴与社会生活状态,研究防御需求与庄园空间营造的耦合关联,对理解近代岭南乡村庄园的内在生成机制、丰富岭南园林历史理论具有积极意义。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情境分析、图解分析等方法,梳理近代岭南乡村庄园建筑空间防御性的形成背景,从环境的利用与适应、庄园边界、单体建筑及内部空间 4 个方面揭示防御功能在空间上的具体表征。进一步分析比较近代岭南乡村庄园与粤中城市宅园防御需求在空间处理方式上的差异,探索近代岭南私家宅园“功能 - 空间”融合手法的城乡之异,深化对岭南私家宅园空间生成逻辑的探讨。  相似文献   
953.
本文概述了这一现状。提出了国内胶合木结构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未来胶合木结构一体化研究的范围和方向。作为一种综合材料,结构胶合木的特性和构件的结构性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54.
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各行各业对于科技的应用都在加大,很多新材料的出现为建筑环境提供了新的动力,对于能源消耗大的问题,相关企业在设计问题上首先加大重视,然后要在心中深化节能的理念,在发挥好暖通空调作用的前提下,达到空调节能的目标,从而节省资源。  相似文献   
955.
以某桩锚支护结构的基坑工程为例,利用FLAC3D软件,建立了基坑周边是否有超载的数值分析模型。对不同开挖工况下的支护桩水平位移与弯矩、锚索轴力以及基坑周边地表附加沉降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基坑开挖与既有建筑物的相互影响规律。所得成果对类似工程的基坑支护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56.
  目的  研究夏季热环境下建筑与植被对场地微气候的影响,可为密集型建筑景观及建筑周边绿地设计规划提供依据。  方法  本文以南京农业大学3栋代表性建筑为例,结合样地实测以及Envi-met模拟,引入一致性指数、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偏差作为定量评价指标以验证软件模拟精度;选用06:00—18:00时间段数据,结合均值比较、相关性检验、一般线性模型等多种分析方法,探究建筑与植被对微气候的影响。  结果  植被和建筑均对微气候存在影响,且两者间存在一定交互作用。在无植被作用下,建筑方位对微气候有显著影响,建筑北侧、西侧降温增湿效果相对较好;距离建筑越近,样点降温增湿效果越好;在无建筑影响下,植被对微气候存在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降温增湿,使环境更为舒适。当综合考虑建筑与植被对温度的影响时,建筑与植被各因子间无显著交互作用;当综合考虑建筑与植被对湿度的影响时,建筑与植被各因子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当综合考虑建筑与植被对热环境综合评价指标(PMV)的影响时,样点与建筑相对方位与乔木覆盖率间有显著交互作用。在建筑和植被的共同作用下,样点与建筑的相对方位与场地湿度、PMV均存在显著相关性;植被三维绿量与PMV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结论  基于建筑北侧、西侧较为舒适的微气候条件,该处绿地更适于用作停留、休憩场所;建筑东侧、南侧在进行功能开发时,应通过配植适当植被,以提升其环境舒适度;建筑外部轮廓与地形、植被共同形成的围合空间内微气候舒适度更高。植被覆盖可有效改善微气候:随着绿量增加,样地人体热舒适度改善,不同植被类型相较于无绿化地面均表现出显著的降温增湿效应。   相似文献   
957.
958.
以火车集装箱底板加工剩余物为原料,经过去贴面、磨砂等简单的处理后与杨木单板重组成一种层层交错结构的竹木复合建筑混凝土模板。用单因素实验方法,分析不同热压工艺参数下的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含水率,从而确定热压温度、压力、时间的工艺参数范围。用正交实验法测试静曲强度、弹性模量、湿态胶合强度、密度等性能,并进行了方差分析和平均值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建筑混凝土模板制备方法相比,该工艺省去了去竹青、竹黄、竹节和软化等复杂的竹片材料制备方法。成品的竹材加工剩余物的体积利用率占竹木复合建筑混凝土模板的80%以上,同时节约了生产成本。通过极差分析,热压工艺因素对静曲强度、弹性模量、湿态胶合强度的影响程度都是:热压压力>热压时间>热压温度。通过平均值分析,最优热压参数为:3 MPa、50 s·mm^-1、135℃。  相似文献   
959.
960.
翁子添 《广东园林》2020,42(1):31-35
华南植物园水榭和桂林芦笛岩水榭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岭南园林建筑的两处经典作品。它们与明代造园专著《园冶》里花间隐榭,水际安亭的字句遥相呼应,以现代主义建筑的创作风格构造出中国传统山水居游的惬意情境。以这两个经典现代风景建筑为例,尝试从情境、场景和身体体验3个不同角度,具体探讨风景建筑的营境操作。情境旨在针对建筑总体布局进行分析;场景则着眼于空间组合的探讨;最后从身体体验出发,讨论建筑的细部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