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4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316篇
林业   59篇
农学   382篇
基础科学   6篇
  201篇
综合类   1446篇
农作物   207篇
水产渔业   352篇
畜牧兽医   1542篇
园艺   150篇
植物保护   7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369篇
  2010年   269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347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甘油三磷酸酰基转移酶(GPAT)基因编码参与植物油脂生物合成的酶。为了提高油菜籽含油量,促进油菜增产增油,改善菜籽油脂肪酸组分,克隆甘蓝型油菜Napin启动子与三酰甘油合成相关基因BnGPAT9,构建pBI121-Napin-BnGPAT9植物过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拟南芥,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种子中脂肪酸组分,通过索式抽提法测定种子中油脂含量,研究在种子中过表达BnGPAT9基因对种子油脂合成的影响。Napin启动子在线分析表明,克隆到的启动子具有大量TATA-box、CAAT-box以及ABRE、GCN4等特征元件,完全具备种子特异性表达功能;种子中脂肪酸组分分析显示,拟南芥种子中油酸(C18∶1)含量提高0.70~1.01百分点,亚油酸(C18∶2)和芥酸(C22∶1)含量降低;拟南芥种子含油量测定结果显示,种子中含油量显著增加1.91~2.56百分点。综上,甘蓝型油菜BnGPAT9基因对植物油脂合成具有重要作用,利用Napin启动子在拟南芥种子中过表达BnGPAT9基因可提高种子含油量并改善脂肪酸组成成分,为BnGPAT9基因应用于油菜油脂改良方面打下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42.
植物启动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启动子是植物基因转录所需的重要调控元件。现结合近几年对启动子的相关研究,从启动子的结构及其功能、分类、克隆和功能分析方法等方面对其进行概述。重点归纳了植物组织特异性启动子的分类及其近期研究应用进展,并提出了植物启动子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3.
最近几年,规模化猪场的猪群健康状态正在面临一种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挑战:规模化猪场的猪群正在演变或者已经演变成亚健康状态,甚至处于高致病状态,猪群的抵抗力变得越来越脆弱。大家都在问一个问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和防疫有关的几种物质:消毒剂、兽药和疫苗。但是事实上,最近几年来,规模化猪场使用的消毒剂、兽药和疫苗,无论是科技含量、研制水平、产品工艺还是质量,都比10年前大大提高了。而且,国家对于这一块的监控力度和监控水平,都有着空前地提高。因此,毫无疑问,这些物质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44.
热应激是指处于极端高温环境中的机体对热环境所做的非特异性的生理反应的总和。随着集约化高密度饲养方式的发展,热应激导致母猪繁殖力下降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45.
研究大豆种子成熟蛋白PM40基因在不同逆境条件下及大豆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对其上游启动子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为揭示PM40基因表达本质及其启动子的功能研究、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利用qRT-PCR方法,检测PM40基因在干旱、盐、低温、脱落酸条件下的表达;比较该基因在大豆根、茎、叶、花、30DAF、60DAF和90DAF中的表达;克隆PM40基因5′端上游启动子序列,并预测其含有的顺式作用元件。结果表明,PM40基因在干旱、低温和脱落酸处理不同时间下,与未处理相比,表达量均下降,在盐处理条件下,只有处理2 h时表达升高,其余处理时间基因表达下降,说明PM40基因受干旱、低温和脱落酸诱导表达下降,在盐诱导2 h时表达升高;PM40基因在大豆种子中的表达相对较高,尤其是60DAF和90DAF的种子中,相对于根的表达量为35.76,239.75倍;以大豆基因组DNA为模板,克隆PM40基因5′端上游启动子序列1 581 bp,生物信息学预测表明,PM40基因启动子序列中包含多种与种子高表达相关的顺式元件。推测大豆PM40基因启动子可能具有种子特异表达特性。  相似文献   
46.
以甘菊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RT-PCR和Tail-PCR以及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研究了甘菊ClERF1及其启动子序列特征、表达模式,以及甘菊ClERF1在低温胁迫下的响应。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甘菊ClERF1功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ClERF1基因序列全长1 242 bp,最大开放阅读框(ORF)618 bp,可编码206个氨基酸。经理化性质分析,ClERF1分子量23 631.35 Da,理论等电点5.19,不稳定系数53.84,脂肪指数62.04,平均亲水性-0.786,亚细胞定位在细胞核内。系统进化树表明,ClERF1与拟南芥At3g23240亲缘关系最近,属于ERF亚家族。qRT-PCR分析表明ClERF1在叶片中表达最高,其次在茎段中。该研究克隆了ClERF1启动子序列1 534 bp,主要包括低温反应和乙烯响应元件、生长素和茉莉酸甲酯反应元件等。甘菊低温处理幼苗ClERF1表达量显著高于未低温处理的幼苗,其中5℃时ClERF1相对表达量最高。  相似文献   
47.
光照是蛋鸡生产的必要环境条件之一,不同的光照时间、强度、颜色、波长以及光照刺激的起始时间,光照和黑暗交替的持续时间,都会在家禽生长发育过程中激起一定的特异性反应,从而对蛋鸡的行为、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具有重大的影响。在禽类生殖内分泌的变化和调节过程中,光照对其影响最为显著,并直接影响生产性能。在现代家禽生产中,这已成为控制鸡性成熟的主要手段。光照对雏鸡生长前期(10周龄前)作用不大,12周龄后由于其生殖系统进入快速发育阶段,光照长度变化对其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48.
1影响 应激是机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非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应激因素包括捕捉、运输、断喙、免疫接种、转群、称重、寒冷、酷热、惊吓、饥饿、断水、更换饲料、驱赶、抽打、噪音等。应激反应为机体遭受到劣性刺激而产生的反应状态。  相似文献   
49.
为了探究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 related protein,PR蛋白)与马铃薯抗病的相关性,检验其在马铃薯中抗软腐病、青枯病、干腐病的能力。在前期的马铃薯抗病性研究中对PRs的17个家族基因结合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及基因的筛选,最终确定PR1为试验的研究对象。选用马铃薯大西洋品种为材料,由黑龙江省农科院提供,主要进行StPR1基因的克隆,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将真菌接骨木镰孢、燕麦镰孢以及导致软腐病和青枯病等细菌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菊欧氏菌、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马铃薯黑胫亚种、茄科雷尔氏菌接种到马铃薯块茎后进行StPR1基因表达特异性分析。结果显示,StPR1基因长度为540 bp,编码179个氨基酸,蛋白质疏水性及亲水性预测PR1蛋白序列的GRAVY值在+4~-3之间,含有亲水区及疏水区,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其属于混合型蛋白,蛋白质三级结构预测发现其为紧密复杂的螺旋结构,具有SCP_PR-1_like保守结构域,其与辣椒PR1基因在一个进化分支上,相似性较高。qRT-PCR结果显示,StPR1基因的表达量表现为抗真菌胁迫高于细菌胁迫,并预测其抗干腐病的能力强于抗软腐病及青枯病的能力。综上所述,当马铃薯受到外界病原菌侵害时,StPR1在马铃薯的抗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0.
《畜牧与兽医》2017,(2):68-72
为制备猪骨骼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skMLCK)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设计合成多肽并与载体蛋白偶联,经细胞融合、培养基筛选、阳性细胞的检测与单克隆化后,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抗skMLCK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种植BALB/c小鼠腹腔,收集腹水,纯化后得到skMLCK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和Western blot对纯化单克隆抗体进行抗体纯度、效价和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获得的猪skMLCK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skMLCK纯化蛋白、猪肌肉组织的内源性蛋白。本试验成功制备了能特异性结合猪skMLCK的单克隆抗体,这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探讨skMLCK对猪肌肉发育的影响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