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0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322篇
林业   60篇
农学   382篇
基础科学   6篇
  201篇
综合类   1443篇
农作物   205篇
水产渔业   353篇
畜牧兽医   1544篇
园艺   150篇
植物保护   7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369篇
  2010年   269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347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用含不同剂量(0~400 mg/kg)氧化苦参碱的饲料饲喂异育银鲫,对异育银鲫在摄食0 d、5 d、10 d、15d、20 d、25 d、30 d时血液中白细胞数量、血清溶菌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等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氧化苦参碱对异育银鲫血液中各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具有不同程度的正效应,但在效应时间上呈现出非同步的特点,其中100 mg/kg试验组的异育银鲫血液中白细胞水平和血清溶菌酶活性分别在第15 d和第10 d达到最高,为1 m l 2.59×106个和11 875.79 U/m l,分别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90.44%和443.81%(P<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在200 mg/kg试验组中分别在第10 d、第5 d达到最高,为121.46 U/m l和11.94 U,分别比对照组高6.89%(P<0.05)和148.75%(P<0.01)。  相似文献   
142.
母猪综合保健养殖是指通过减少或消除各种致病因素,保持和提高母猪机体本身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病能力达到防病、治病和增加效益的养猪新方法。做好母猪的综合保健工作,是保证猪群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作。扶正祛邪,是母猪保健养殖的基本原则。扶正就是采取各种技术措施,保持和增强动物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祛邪就是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减少或消除各种致病因素。下面简要介绍母猪综合保健养殖技术,供养猪业户参考。  相似文献   
143.
从药用植物巴戟天根部组织中克隆了3个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基因MoDXS1、MoDXS2-1和MoDXS2-2,其全长cDNA分别为2 676、2 667和2 610 bp,编码区序列长度为2 154、2 121和2 190 bp,编码717、706和729个氨基酸.BlastP序列比对分析表明MoDXS蛋...  相似文献   
144.
为挖掘罗氏沼虾消化和性别决定主要器官发育规律及个体器官成熟标记(Marker),利用组织特性参数(τ)等分析技术,对性成熟罗氏沼虾的消化和性别决定关键组织器官(眼柄、肝胰腺、精巢、促雄性腺和卵巢)进行转录组表达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个器官组织的组织特异性高表达基因数依次分别为1 874,2 700,1 698,270和4 216个;以τ≥0.85为条件,鉴定获得组织特异性高表达基因数依次分别为864,1 421, 1 550,254和4 457个;以τ≥1为条件,鉴定获得组织唯一高表达基因数依次分别为33,29,39,5和729个。5个器官组织唯一表达量最高基因的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功能研究表明,视紫红质、抗原样蛋白E异构体、rho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7、四域蛋白酶类抑制剂和血细胞素异构体X2分别在5个组织中显著高表达,且与组织功能显著相关,分别具有成为5个器官组织发育成熟标记(Marker)的特征。发现雄性特异高表达基因162个和雌性特异高表达基因293个,在雄性和雌性中均发现性别特异性,且各组织均匀稳定表达基因K...  相似文献   
145.
特异性是植物新品种保护中DUS测试的首要性状.通过对水稻申请品种和近似品种测试性状的特异性分析表明,就两者对应的测试性状而言,具备下述条件之一(1)质量性状级别不同;(2)数量性状测量均值可划属不同级别,t测验显示差异显著;(3)数量性状的测量均值虽划属相同级别,但两者分布区域独立,t测验表明存在显著差异,即可判定申请品种和近似品种在该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即申请品种在该性状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6.
根据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热休克蛋白70启动子的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PCR扩增出150bp的片段后连接到pMD18-T载体上.用重组质粒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PCR鉴定转化菌后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序列与己报道的3株结核分枝杆菌和1株牛型分枝杆菌的相应序列完全同源。该序列可用于构建大肠杆菌-分枝杆菌牟梭质粒载体.启动外源基因在卡介苗菌中的表达。该基因的克隆可为下一步研究开发人和动物以卡介苗为载体的多价活疫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7.
从一个水稻启动子捕获突变群体中筛选到一个T0及T1代GUS组织化学检测均表现胚乳特异表达的启动子捕获系w9101,其T0、T1代自交后代标记基因分离规律及Southernblot分析表明它是一个单T-DNA插入的启动子捕获系;通过TAIL-PCR获得其T-DNA插入的侧翼序列,并在NCBI上对其侧翼序列进行比对,发现该捕获系T-DNA插入位点位于一个推测的肽转运子基因(暂命名为Peptidetransporter9101,PTR9101)启动子内;w9101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组织RT-PCR检测表明,PTR9101为胚乳特异性表达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PTR9101蛋白整条肽链表现疏水性,其跨膜区域和CHL1 (The Nitrate Transporter AtNRT1.1)一样有12个α-螺旋跨膜区,因此推测PTR9101是一个肽转运子基因.  相似文献   
148.
通过比对鸡、火鸡、鸽、猪、大鼠5种动物及人催乳素受体(PRLR),并根据它们的基因cDNA保守区设计兼并引物,先扩增了鹅催乳素受体基因(gPRLR)cDNA一段606 bp保守区序列,再以此设计基因特异性引物,利用3'-RACE技术克隆了gPRLR cDNA 3'-末端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获得的gPRLR cDNA 3'-末端长1 876 bp,含编码区后1 656 bp的编码核苷酸、终止密码子TAA和220 bp的3'UTR.参照鸡催乳素受体基因(cPRLR),此gPRLRcDNA 3'-末端序列可分成6个外显子,其长度分别为148 bp、170 bp、145 bp、100 bp、70 bp和1 243 bp,与cPRLR cDNA最后6个外显子高度同源,终止密码子位于最后1个外显子的1 021 bp处.编码区后1 653 bp编码的551个氨基酸gPRLR C-末端与鸡PRLR同源部分的同源性达到87.7%.  相似文献   
149.
密度胁迫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由不同放养密度引起的密度胁迫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以及主要水质因子的变化特点,探讨密度胁迫与水质因子对工厂化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对虾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设置2个养殖系统,第一系统设置150、300、600和900尾/m3 4个养殖密度,形成密度胁迫梯度;第二系统采用较低养殖密度(30尾/m3),养殖用水来自对应的第一系统的排放废水,目的是分离水质因子与密度胁迫对对虾生长的影响。【结果】第一系统各处理凡纳滨对虾的体长增长、体重增长、存活率、SGRL和SGRW均受养殖密度的显著影响(P<0.05),表现为各项指标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第二系统的存活率、体长增长、体重增长、酚氧化酶(PO)活力、过氧化物酶(POD)活力、抗菌活力(Ua)和溶菌活力(Ul)高于第一系统对应处理,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低于第一系统,系统间水质因子的差异不显著。【结论】凡纳滨对虾(体长<7.6 cm或体重<6.1 g)养殖密度为150~900尾/m3时,造成对虾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密度胁迫,水质因子的作用是次要的。  相似文献   
150.
目的 调查珠海市诱发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患儿的主要吸人性过敏原.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珠海市250例变应性鼻炎和200例哮喘患儿进行血清特异性IgE和过敏原测定,将检出的阳性血清特异性IgE和过敏原用帕累托图分析找出最重要的过敏原.结果 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息儿血清特异性IgE总阳性率为95.6%,主要过敏原是螨(43.8%)和屋尘(35.3%).变应性鼻炎患儿对植物性过敏原易感性较哮喘患儿强,对兽羽类过敏原易感性较哮喘息儿弱.男女患儿血清过敏原有所差别,男性患儿对屋尘(45.6%)和螨(36.7%)过敏阳性率高,女性患儿对螨(52.4%)和植物过敏原(24.8%)阳性率高.结论 螨和屋尘是珠海市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患儿主要过敏原,次要过敏原阳性率、不同性别对过敏原易感性有所不同,血清特异性IgE是诊断变应性鼻炎和哮喘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