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42篇
  免费   394篇
  国内免费   919篇
林业   1096篇
农学   1412篇
基础科学   484篇
  1106篇
综合类   8481篇
农作物   711篇
水产渔业   1128篇
畜牧兽医   4127篇
园艺   1487篇
植物保护   523篇
  2024年   142篇
  2023年   383篇
  2022年   540篇
  2021年   582篇
  2020年   483篇
  2019年   570篇
  2018年   260篇
  2017年   417篇
  2016年   493篇
  2015年   667篇
  2014年   1074篇
  2013年   903篇
  2012年   1247篇
  2011年   1375篇
  2010年   1265篇
  2009年   1299篇
  2008年   1642篇
  2007年   1184篇
  2006年   1091篇
  2005年   969篇
  2004年   686篇
  2003年   684篇
  2002年   403篇
  2001年   404篇
  2000年   253篇
  1999年   211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鸡舍内氨气的产生、危害、控制及检测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氨气是一种有毒、无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可感觉最低浓度为5.3ppm。氨气的水溶解度颇高(0℃时1L水可溶907g),故常被吸附在鸡的皮肤黏膜和眼结膜上,从而对其产生刺激并引发各种炎症。有资料称,当鸡舍内氨气浓度达20ppm并持续6周时,就会引发鸡肺部充血水肿、鸡群食欲下降、产蛋率降低;达到50ppm时,数日后会导致鸡发生喉头水肿、坏死性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92.
为解决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秋末是否应该刈割及最佳刈割时期的争议,对秋末不同时期刈割处理和未刈割的8个紫花苜蓿品种根颈中非结构碳氮物质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未刈割紫花苜蓿根颈中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不同时期刈割的紫花苜蓿根颈中含量(P<0.05);土壤冻融交替期(11月1日),秋末晚割(10月15日)紫花苜蓿根颈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未刈割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土壤封冻期(12月1日),未刈割紫花苜蓿根颈中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高于不同时期刈割根颈中含量,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晚割(10月15日)均显著低于未刈割根颈中含量(P<0.05),可溶性蛋白含量10月1日刈割均显著低于未刈割根颈中含量(P<0.05),且10月1日刈割后苜蓿根颈中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含量经过“增长-降低-稳定”过程。两时期测定结果不同,可能与刈割后苜蓿再生长有关;未刈割与刈割处理不同紫花苜蓿品种间根颈中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存在差异;未刈割紫花苜蓿根颈中C/N显著大于不同时期刈割处理的根颈中C/N。初步结论为:科尔沁地区冬季寒冷、降雪少,秋末刈割导致地上碳水化合物无法向根系运输,且刈割后苜蓿再生长消耗根系营养物质。为确保紫花苜蓿安全越冬保障苜蓿根系中积累大量储藏物质,不适宜秋末敏感期刈割或选择种植刈割后根颈中C/N高的紫花苜蓿品种如东苜1号等。  相似文献   
93.
研究发现,塞尼卡病毒A(Senecavirus A,SVA)是引发猪原发性水疱病(PIVD)的主要原因,感染猪的鼻吻、蹄冠部出现水疱性病变,还可造成新生仔猪死亡.为探索SVA在BHK-21细胞中培养的适宜条件,笔者分别从同步接毒法、单层接毒法、细胞浓度、收毒时间、血清含量等方面设计试验开展研究.本试验结果为制备高效价的...  相似文献   
94.
95.
为探究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两种赤潮高发藻适宜生长条件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选取温度(17、20、23、26 ℃)、光照[40、80、120、160 μmol photons /(m2·s)]、磷酸盐(0.1、1.0、5.0、10.0 μmol/L)、初始生物量(1×104、3×104、5×104、7×104 cells/mL)等4个因素4水平试验进行室内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对两种微藻叶绿素a峰值质量浓度产生极其显著影响的是磷酸盐(P<0.01),光照、温度、初始生物量未产生显著影响。磷酸盐添加表明,在0.1、1.0 μmol/L低磷环境中,东海原甲藻生物量及稳定性高于中肋骨条藻,高初始生物量消耗磷酸盐后东海原甲藻能够继续生存,中肋骨条藻则细胞丰度持续衰落;在5.0和10.0 μmol/L高磷环境中,中肋骨条藻较东海原甲藻增殖最快,生物量更高。东海原甲藻的荧光参数Fv/Fmα较中肋骨条藻稳定,表明其光合活性稳定;更小的细胞体积和更大的比表面积使中肋骨条藻于培养初期快速达到峰值,表明其对磷酸盐利用能力强。10.0 μmol/L磷酸盐浓度组,4个荧光参数最大,光合活性最强,更容易发生赤潮。东海原甲藻的光合活性主要受光照的影响,中肋骨条藻的光合活性更大程度受磷酸盐、光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
以芋头[Colocasia esculenta(L.)Schott]叶柄为原料,用防腐剂调节芋头泡菜中的菌落总数和pH,用酸度指标来筛选、复配防腐剂,选出最佳防腐剂浓度;以感官评分为标准,优化芋头叶柄泡菜的泡制工艺;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SPME-GC-MS)分析芋头叶柄泡菜中的香气物质成分,研究增味剂对芋头叶柄泡菜香气物质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最佳防腐剂浓度为山梨酸钾0.63 g/kg、脱氢乙酸钠0.36 g/kg;低温条件下最佳防腐剂浓度为山梨酸钾0.30 g/kg、脱氢乙酸钠0.50 g/kg、焦亚硫酸钠0.02 g/kg;最佳增香效果条件为增味剂0.03 g/kg,山梨酸钾0.60 g/kg,泡菜不做前处理。一定量的增味剂对芋头叶柄泡菜有提鲜、增进风味的作用,0.03 g/kg增味剂浓度中含有较多的酯类、醇类物质,且酸类物质适中,口感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97.
蜡梅花是重要的天然花香原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感官审评,分析了采摘后蜡梅花摊放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离体蜡梅花在摊放过程中开放状态变化不明显,花枝经清水培养,花苞到全开状态历经32h左右。全开状态蜡梅花的挥发性物质种类随摊放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摊放12h最多,此时出现了酮类、醛类和酚类;大部分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在摊放20 h后降低。主要挥发性物质乙酸苄酯在摊放12 h达峰值,较0 h增加35.04%;4–乙基苄醇和α–罗勒烯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α–罗勒烯在摊放4 h后急剧增加,20 h达最大值;芳樟醇、别罗勒烯和2,6–二甲基–2,4,6–辛三烯在摊放24 h内呈降低趋势,分别较0 h下降了18.32%、78.92%和41.19%。结合感官审评与GC–MS分析结果可知,全开状态的蜡梅花采摘后离体摊放20 h内能较好地保持花香的鲜灵度和浓郁度,且在12~20 h之间挥发性物质种类丰富,具花果香的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较高。研究结果可为蜡梅花作为天然花香原料的更有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8.
以肉鸡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将300羽1日龄肉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15只(8♂,7♀).组Ⅰ为基础饲料+1%组方1、组Ⅱ为基础饲料+1%组方2、组Ⅲ为基础饲料+1%组方3、组Ⅳ为基础饲料+泰乐菌素为对照组.结果表明: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各组的日增重在前期与抗生素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中草药添加剂组对日增重的影响呈上升趋势,尤以组Ⅱ最明显,在36~42日龄,组Ⅱ的日增重高于抗生素组,且差异显著(P<0.05).在物质代谢方面,组方1在促进干物质代谢率、粗脂肪代谢率、粗灰分代谢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组方2在促进粗蛋白代谢率的作用略优于对照组,组方3在促进干物质代谢率、粗脂肪代谢率与对照组无差异显著.在肉鸡的生产中,合理的复方中草药可以替代抗生素添加剂.  相似文献   
99.
响应面法优化链霉菌702产抑真菌物质生料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链霉菌702产抑真菌物质生料发酵培养基进行了研究。实验首先利用部分重复因子试验筛选出链霉菌702发酵产抑真菌物质的关键因素为玉米淀粉和蛋白胨,其次利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响应区,最后利用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曲面分析确定关键因素的最佳浓度。通过优化得到玉米淀粉和蛋白胨的最适浓度分别为16.83 g/L、8.64 g/L,在优化后的培养基中链霉菌702产抑真菌物质效价达到1 214.52μg/mL,比优化前789.41μg/mL提高了53.85%。  相似文献   
100.
虫害松针的次生物质变化及对马尾松毛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虫害马尾松针叶内非挥发性次生物质单宁、酚酸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与健康对照相比,虫害马尾松针叶单宁含量有所升高,虫害8 h后含量升至最高,总酚含量一直高于对照.在此基础上,利用虫害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针叶饲养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研究其对马尾松毛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取食虫害松针后,其幼虫的发育历期延长,取食3量、体重增量及其对松针利用和转化效率明显低于未受害松针.说明单宁、酚酸严重影响马尾松毛虫的生长发育,进而使其种群数量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