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67篇
林业   227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20篇
  239篇
综合类   380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以贵州省凤冈县境内的撂荒地、农耕地、马尾松中龄林地、针阔混交林地、马尾松成熟林地5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为试材,采用标准样地布置法,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喀斯特地区的土地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物理结构存在显著差异(P<0.05);农耕地的全氮、全磷、碱解氮显著高于其它土地利用类型(P<0.05),针阔混交林地的有机质明显高于其它土地利用类型;2)马尾松成熟林地的土壤纤维素酶、酸性磷酸酶、β-葡萄糖苷酶均高于其它土地利用类型;针阔混交林地的土壤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其它土地利用类型(P<0.05);脲酶在农耕地中的活性显著高于其它土地利用类型(P<0.05)。3) 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全氮、碱解氮、全磷、蔗糖酶、酸性磷酸酶、脲酶、β-葡萄糖苷酶、多酚氧化酶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表明有机质的积累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及提高土壤酶活性。  相似文献   
982.
季节性冻融是主要出现在高纬度与高海拔地区的引起土壤内部热量与水分随着时间变化而动态波动的过程。季节性冻融通过反复的冻结——融冻改变了土壤物理结构,降低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通过了土壤的淋溶作用和硝化作用,促进了溶解性有机酸的释放,改变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从而导致土壤中酸碱度的增减以及碳氮磷与重金属含量的变化;受到温度、水分的影响,使得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与结构趋于动态过程。在综述季节性冻融作用对土壤理化与生物学性质影响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加强对青藏高原冻土区特别是藏东南高山林线地带冻土的研究与野外监测力度、原位研究以及在更大尺度土壤生态位下对冻融土壤的研究,这对于践行“两山”理论与开展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83.
通过设置常规耕作(CT)、常规耕作+稻草覆盖、免耕、免耕+稻草覆盖4个处理,研究了免耕和稻草覆盖对红壤旱地土壤物理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并分析了玉米产量与土壤物理性质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常规耕作相比,免耕增加了0~20 cm土层土壤容重和0~30 cm土层土壤紧实度,并降低了0~20 cm土层土壤饱和持水量和非毛管孔隙度;稻草覆盖对土壤容重、水分常数及孔隙状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影响较小;相比于常规耕作,免耕造成了玉米产量的下降,而稻草覆盖则提高了玉米产量;玉米产量与表层土壤物理性质的相关性较好,其受土壤容重、饱和持水量、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84.
黄淮海是我国优质高蛋白大豆主产区,但前茬小麦秸秆严重制约着该地区的大豆生产。本试验通过研究秸秆免耕覆盖还田下大豆耕层温度、含水量、容重、团粒结构等耕层物理性状以及大豆产量构成因素,试图解析免耕配合秸秆覆盖还田对耕层结构及大豆产量的调控机制,为黄淮海地区大豆高产耕作模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肥料处理,设施肥(F:225 kg hm-2)与不施肥(NF);副区为秸秆处理,设免耕秸秆不还田(SR)、免耕秸秆覆盖还田(SM)和免耕秸秆粉碎还田(SC)。结果表明:(1)免耕配合秸秆覆盖还田对耕层的影响主要集中在0~10cm内。(2)SM与SC较SR耕层温度分别下降0.21℃和0.17℃,土壤含水量分别增加13.18%和9.07%;SM较SR与SC土壤容重分别下降2.61%和2.87%,耕层固相占比分别降低2.60%和3.01%,>2mm土壤团聚体分别增加6.84%和3.14%。(3)SM与SC较SR单株荚数分别增加22.41%和9.49%,单株粒数分别增加18.20%和7.51%,百粒重分别增加1.18%和2.40%,单株产量分别增加39.16%...  相似文献   
985.
[目的]探究利用不同配比露天煤矿剥离物制备的表土替代材料物理性质特征,为露天矿表土替代材料研发及剥离物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蒙东地区某露天煤矿矿山剥离物为研究对象,使用环刀法、激光粒度仪及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表土替代材料容重、孔隙度、田间持水量、粒径、比表面积及其组成,运用灰色关联及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物理性质间...  相似文献   
986.
了解喀斯特土壤物理性质对喀斯特石漠化过程的具体响应,对构建科学完整的石漠化程度评价和潜在危害性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为掌握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土壤物理性质的演变特征及规律提供依据,以贵州省贞丰县境内花江小流域1.2 km2范围为研究区域,对樵采和开垦2种人为扰动方式下石漠化进程中土壤机械组成、土壤比重及土壤团聚体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樵采和开垦2种动力作用下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随石漠化进程的变化表现各异。樵采作用下土壤中0.25~0.05 mm、<0.001 mm的颗粒呈增多趋势且变化较大,异质性明显,土壤机械组成由粗变细,土壤质地从壤土演变为重粘土;开垦作用下土壤的机械组成无明显变化,较均匀一致,土壤质地基本维持在重粘土至极重粘土;樵采作用下土壤结构以中等大小(1.00~0.25 mm)团聚体为主,开垦作用下以形成大团聚体(>2 mm)为主,且开垦作用下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更强。樵采和开垦2种动力作用下土壤比重均增大,同时土壤团聚体均随石漠化进程的加深呈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987.
为探究免耕和免耕覆秸耕播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以东北典型黑土为研究对象,设置免耕和免耕覆秸两种耕播模式,分别于玉米苗期、抽穗期、成熟期,进行田间土壤取样,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法,研究免耕和免耕覆秸耕播模式对土壤坚实度、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覆秸模式下,抽穗期土壤坚实度最大,而苗期土壤坚实度最小;免耕模式下,成熟期土壤坚实度最大,而苗期土壤坚实度最小。两种耕播模式在玉米不同生长时期土壤坚实度随土层深度增加均呈“鼻形”曲线,在苗期和成熟期,土层深度为0~80 cm时,免耕模式下土壤坚实度均大于免耕覆秸模式;在抽穗期,土层深度为0~50 cm时,免耕模式下土壤坚实度小于免耕覆秸模式,土层深度为50~80 cm时,免耕模式下土壤坚实度大于免耕覆秸模式。与免耕模式相比,免耕覆秸模式在苗期土壤平均温度增加6.95%,土壤平均含水率降低3.21%,土壤平均容重无显著差异;在抽穗期,土壤平均温度降低1.85%,土壤平均含水率无显著差异,土壤平均容重无显著差异;在成熟期,土壤平均温度降低6.36%,土壤平均含水率无显著差异,土壤平均容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88.
本文对早产儿配方乳储藏过程中物理性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将早产儿配方乳分别在25℃和40℃下储藏35 d,每7 d进行物理性质测定,包括粒径、Zeta电位、黏度、色差(ΔE)、酸度和pH值。结果表明,储藏期间早产儿配方乳的粒径、ΔE、酸度呈逐渐增大趋势,Zeta电位的绝对值、黏度和pH值呈逐渐降低趋势,并且在40℃储藏时,变化速度比25℃快。本研究为早产儿配方乳储藏过程品质保持、储运条件的选择及货架期的预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89.
桉树是推动国内林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树种,随着人工种植面积持续增长,各种植林土壤因桉树树龄不同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理化性质变化。相关研究指出,桉树生长周期的延长将改变土壤孔隙度、容重、含水量等物理性质,同时也会影响土壤中N、P、K等元素及有机质的含量,还会导致土壤p H值发生较大变化。本研究概述了桉树树龄变化引发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情况,通过调查研究方式,对桉树树龄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联进行了分析验证,提出了桉树的种植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990.
滨海盐渍土土壤物化性质与水动力学性质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分析不同梯度盐渍土土壤的物理性质与水动力学性质变异状况,在江苏沿海连云港市徐圩新区开展了试验研究。对5种不同盐渍化级别土壤进行取样,测定其pH、ECe、容重、总孔隙度、含水率和饱和导水率等,分析不同级别滨海盐渍土壤物化特性参数和水动力学性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级别盐渍土0—50 cm剖面土壤ECe先变小后增大,但40—50 cm剖面ECe明显大于0—10 cm剖面。非盐渍土和极重度盐渍土0—50 cm剖面土壤ECe变化较小,轻度盐渍土、中度盐渍土、重度盐渍土的0—50 cm剖面土壤ECe值变化较大。(2)土壤ECe和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含水率、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最大持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孔隙度和持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3)极重度盐渍土饱和导水率明显小于其他级别的盐渍土,且0—20 cm剖面土壤饱和导水率大于20—50 cm剖面。研究结果可为滨海盐渍土水盐管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