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67篇
林业   226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20篇
  239篇
综合类   380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基质物理性质对番茄穴盘育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基质物理性质对番茄穴盘育苗质量的影响司亚平何伟明陈殿奎(北京蔬菜研究中心100081)穴盘育苗基质多采用草炭与蛭石混和配制而成的轻基质材料。随着穴盘育苗技术的推广应用,草炭和蛭石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开辟新的轻基质材料作为穴盘育苗基质,减少开支...  相似文献   
12.
13.
<正>粉剂与可湿性粉剂是两种常见的农药剂型,这两种剂型的农药物理性质不同,使用方法是有区别的,一定要防止误用。粉剂农药是由一种或多种农药原药与陶土、粘土等填料,经机械加工粉碎混合而成的。粉粒较粗,不易结块,喷撒流动性和分散性好。但粉  相似文献   
14.
一、林木苗圃选用肥料原则 1、坚持以有机肥料为主 为了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必须大量施用有机肥料。如果以化学肥料为主,时间久了会使土壤物理性质恶化,土壤板结而硬化。  相似文献   
15.
玉米覆膜栽培技术在我国推广以来,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对覆膜后的增产机理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等作了较多的研究,但就我省而言玉米覆膜栽培对土壤及产量构成研究较少。为此于1992-1994年进行定点试验,对覆膜栽培条件下土壤理性的影响及产量构城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17.
松材线虫病罹病株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8.
Ⅰ-69杨系美洲黑杨无性系,具有生长快、抗性强、材质好的特点。Ⅰ-69杨林分的灌溉试验表明:灌溉明显地使其生长加快。从解析木看出,木材纤维稍短、纤维胞壁较薄;木材的密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端面硬度等指标明显降低。其他木材物理力学指标及其化学机械浆纸的物理性质,虽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但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太岳灵空山油松人工林下土壤水分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山西太岳灵空山地区油松人工林下土壤水分的物理性质和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林地土壤田间持水量为28.73V%,稳定凋萎含水量7.02V%,有效水分范围21.71V%;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分为3个时期:即春末夏初水分消耗失墒期,夏季水分恢复蓄墒期,秋季水分缓慢消耗减少期;土壤水分的剖面变化分为3层:即活跃层(土壤深度0~30cm),次活跃层(30~50cm),深墒较稳层(50cm以下);春、夏、秋3个季节(1989年)林地的贮水量分别为98.8、139.8、146.3mm,蒸发散量分别为1.032、1.242,0.814mm/d  相似文献   
20.
杉阔混交林地土壤肥力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营造杉阔混交林是改良杉木林地土壤肥力,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林分稳定性的重要途径。综述了我国营造杉阔混交林对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土壤养分循环、土壤养分贮量和供应状况的影响,提出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