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0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7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3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牛黄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牛黄为牛科动物牛胆囊、胆管及肝管中的结石。据《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中药典籍记载 ,牛黄味苦、甘 ,性凉。归心、肝经。具有清心解毒、凉肝息风、豁痰开窍等功效 ,主治热病神昏 ,中风痰迷 ,惊痫抽搐 ,癫痫发狂 ,咽喉肿痛 ,口舌生疮等症。是安宫牛黄丸、六神丸等许多名贵中成药的主要原料之一 ,对其药理作用的实质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天然牛黄及培植牛黄〔1〕中均含有胆色素、胆汁酸〔2〕、脂类〔3〕、肽类、氨基酸〔4〕和无机元素〔5〕。牛黄中含胆色素 72~ 76% ,其中胆红素含量为 2 5~ 70 %。胆汁酸类 ,有胆酸 7~ 10…  相似文献   
52.
我国培植牛黄技术,自1974年问世以来,在十余年的探索研究中得知,牛黄床是影响牛黄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县培植牛黄研究会设计的增收牛黄床,在不加大黄床外围体积的情况下,采取椭圆沟回状结构,  相似文献   
53.
回肠末端切除吻合术,是提高牛黄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但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技术,难度较大,难以在农牧区推广应用。笔者在12头成年黄牛用回肠末端非切除侧吻合术取得了满意效果,与传统的回肠切除吻合术相比,具有操作简便、容易掌握、手术时间短(减少4/7)、便于推广应用等优点,二者的产黄量差异不大(P>0.05)。  相似文献   
54.
55.
56.
57.
在乳牛病毒性肝炎研究中,发现能产生肝胆结石—牛黄。根据收集到的牛黄从颜色、腥味,均细性等等的质地分析,是属优等上品之例。在人类医学自 Roholm·K 等创用活体穿刺检查肝脏以后,有报道在轻度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肝内胆道有胆汁栓子,以及比率相当高的瘀胆现象。上述文献与乳牛病毒性肝炎病例有相似之处。但是根据现有的病例材料  相似文献   
58.
本文报道了高锌饲料对培植牛黄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植黄后半年服用高锌饲料两个月,到1年取黄时,牛血清锌水平为11.4606±4.2876ppm;铜水平为0.4009±0.0917ppm。提示牛血清锌仍处在较高水平,而血清铜仍处在缺乏水平(低于0.5ppm)。高锌饲料组年头均产黄4.809±2.233克,与对照组头均产黄3.025±1.146克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  相似文献   
59.
60.
1987年在新疆福海县解特阿热勒乡进行了100头牛人工培植牛黄试验,经一年半后抽查,试验牛生长、发育、繁殖、泌乳,使役与同群未做牛黄培植的牛相比均无变化,抽样取黄试验牛54头,其中产牛黄者41头,成黄率为76%;在这41头产黄牛中,产牛黄最高者11.2g,最低者0.85g,平均每头3.75g。此人工培植牛黄经自治区药检所化验鉴定,其胆红素含量为32.92%,胆酸为11%,总胆酸为20.46%,与天然牛黄成分相同,据兄弟省区材料报道,人工培植牛黄的超微结构,药理作用、毒性试验与天然牛黄相比,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