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25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232篇
林业   85篇
农学   768篇
基础科学   181篇
  317篇
综合类   5666篇
农作物   281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10篇
园艺   125篇
植物保护   642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246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233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220篇
  2016年   283篇
  2015年   290篇
  2014年   401篇
  2013年   367篇
  2012年   512篇
  2011年   475篇
  2010年   410篇
  2009年   438篇
  2008年   381篇
  2007年   348篇
  2006年   328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70篇
  1997年   221篇
  1996年   161篇
  1995年   166篇
  1994年   157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91.
烟草扭脉病毒部分基因组特征及其分类地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RT-PCR从烟草丛顶病发病烟株总RNA中获得烟草扭脉病毒(Tobacco vein distorting virus,TVDV)基因组部分序列。序列分析显示该片段全长1655bp,共包含TVDV的部分RdRp基因、完整的CP基因和完整的MP基因。其中RdRp基因与CP基因的间隔区(IR)长201nts,符合马铃薯卷叶病毒属病毒的归属依据;对RdRp、CP、MP基因以及IR序列的对比分析,显示了TVDV与黄症病毒科马铃薯卷叶病毒属病毒的较高同源性。根据三个ORF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构建的分子同源树的分析,也都显示了TVDV与黄症病毒科马铃薯卷叶病毒属病毒的同源性最高,进一步证实了TVDV应该是黄症病毒科马铃薯卷叶病毒属的确定成员。  相似文献   
992.
以玉米黄早四幼苗叶片为材料,通过RT-PCR扩增后获得玉米磷酸丙糖转移蛋白(Triose phosphate translocator.TPT)cDNA 全长片段,对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的目的片段核苷酸序列与报道的相比同源率为99.9%,只有1个碱基发生改变。将得到的玉米 cDNA与CaMV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融合,构建了正义表达载体,通过根癌土壤杆菌介导转化烟草,转基因植株经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证明TPT基因已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上  相似文献   
993.
以野生型K326土培烟草为试验材料,对NtCCX2基因进行克隆与表达模式分析,明确其在烟草响应镉等胁迫应答中的作用。结果表明,NtCCX2基因全长2 464 bp,CDS区1 926 bp,编码641个氨基酸,具有CCX家族显著的特征,在跨膜区有2个α-重复区域:α1模式基序GNGAPD和α2模式基序G(N/D)SxGD。NtCCX2基因具有明显的时空表达特性,在幼苗期和旺长期叶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在成熟期根和花中的相对表达量较高。NtCCX2基因启动子含有脱落酸(ABA)等激素信号以及抗逆相关的响应元件,在根和叶中的表达除了受干旱、盐和镉胁迫诱导外,还对ABA、茉莉酸甲酯(MeJA)和乙烯利产生不同的响应。其中,ABA处理2 h后,NtCCX2基因在根中相对表达量是0 h的3.7倍;MeJA处理8 h后,叶中NtCCX2基因相对表达量是0 h的2.1倍;乙烯利处理2 h后,NtCCX2基因在根和叶中相对表达量均增加。降镉灵等降镉药剂能够下调该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994.
为明确豫西南丘陵区植烟土壤养分时空变化特征,选取内乡县2002、2020年植烟土壤数据,运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分析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并采用模糊数学模型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8 a来,内乡县植烟土壤pH值平均值由7.74降至6.59,下降了1.15,速效钾和水溶性氯平均含量分别降低了7.31%、34.29%,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平均含量分别增加了21.00%、109.77%、20.77%;土壤肥力指数由0.54提升至0.61,土壤肥力以Ⅲ级为主提升至以Ⅱ级为主;土壤pH值、碱解氮和水溶性氯含量空间变异较大,其中土壤pH值和水溶性氯含量偏高的植烟面积占比分别下降了79.14、16.84个百分点,碱解氮含量中等及以上植烟面积占比增加了97.46个百分点。2020年全县土壤肥力等级以良好为主,且相同等级区域呈集中分布,65.51%植烟区域碱解氮含量偏高,83.16%的植烟区域水溶性氯含量偏高,表明该研究区长期科学管理有效提高了植烟土壤肥力,但仍需因地制宜采取控氮、降氯措施,进一步提升植烟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995.
从连作障碍较严重的烟草根际土壤中分离出49株细菌活体纯培养物,依次编号为HHHB1~HHHB49,并筛选出对烟草赤星病病原菌(Alternaria alternate)具有拮抗活性的菌株HHHB7和HHHB19,二者抑菌圈直径分别为5、23 mm。二者初步定性为具有生防活性。多相鉴定结果表明,活性最强的菌株HHHB19隶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暂定名Pseudomonas sp. HHHB19。盆栽试验证实,HHHB19菌株悬液叶面喷雾混合处理对烟草赤星病不同发病阶段均表现出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喷施14 d后防治效果达61.83%。菌株HHHB19可作为良好的生防菌备用资源。  相似文献   
996.
徐勇贤  梁强  周勇  陈志清  王火焰  黄标 《土壤》2024,56(1):103-111
以云南抚仙湖北岸澄江市约1 130 hm2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土壤物理、化学性质,评价了研究区土壤质量状况,并进一步利用空间分析、相关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对研究区烟草种植的主要土壤障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整体偏黏(平均黏粒含量496.7 g/kg)、偏碱(pH均值7.45)、有机质含量较高(均值28.55 g/kg)、大中微量营养元素有效态含量也整体偏高(水解性氮均值119.10 mg/kg、有效磷均值68.85 mg/kg、速效钾均值208.44 mg/kg、有效锰均值28.14 mg/kg),但各土壤性质在空间上变异较大。土壤基础地力、人为施肥管理、质地、酸碱性、有效锰是影响该地区土壤肥力的主要障碍因素,这些因素可通过有机质、速效钾、黏粒、pH、有效锰等指标进行评价,并指导烟草种植的土壤管理。烟草种植过程中应根据土壤性质、烟草养分需求,结合土壤养分空间变异采取相应的土壤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997.
采用SMART、TargetP和MrBayes工具对烟草泛素激活酶E1成员的结构域、亚细胞定位和进化树进行分析。结果显示,NtUAE1、NtUAE2和NtUAE3均含有E1_FCCH、E1_4HB、UBA_e1_thiolCys、UBA_e1_C和ThiF结构域,且NtUAE2和NtUAE3含有信号肽;泛素激活酶E1各成员均定位于细胞质中发挥作用,其可靠性级别为1;烟草泛素激活酶E1的进化程度与葡萄、辣椒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烟蒜轮作对高海拔地区烤烟生产发育的影响,以及与之关联的根际土壤提取物成分变化,进而探索缓解高海拔烤烟连作障碍的烟蒜轮作模式。[方法]在海拔约1 500 m连续单季连作烤烟8年以上的烟区引进温江大蒜、金乡大蒜、中蒜1号,调查烟蒜轮作对云烟87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GC-MS对根际土的乙醇提取物进行组分分析,初步确定可能与烟蒜轮作效应关联的根际土化学成分。[结果]大蒜轮作显著提高烤烟农艺性状,大蒜品种间存在轮作效应差异,小瓣蒜类型的温江大蒜因密植轮作效应最好。烟苗根际土粗提物组分以酯类为主,其次为有机酸、酚苯类、醇类等化感物质。3种大蒜轮作处理下,烟苗根际土壤中的酯类物质种类和丰度显著降低,总有机组分数量增加,推测可能与烟蒜轮作效应有关。[结论]温江大蒜在高海拔地区轮作效应最好。  相似文献   
999.
以烤烟红花大金元为材料,研究大蒜秸秆无菌化还田对烟草根结线虫病及根际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T3(烟株移栽前,大蒜秸秆一次性施入大田4 500 kg/hm2),根结线虫防治效果较好。各处理土壤养分含量均随生育期推进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不同生育期,T3(烟株移栽前,大蒜秸秆一次性施入大田4 500 kg/hm2)过氧化氢酶、脲酶、磷酸酶和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同处理土壤酚酸物质含量随生育期推进逐步增加,表现出富集效应,对照处理最为显著。T3(烟株移栽前,大蒜秸秆一次性施入大田4 500 kg/hm2)能有效降低烤烟根际土壤中酚酸物质含量,减少土壤化感自毒作用。在各生育期,T3(烟株移栽前,大蒜秸秆一次性施入大田4 500 kg/hm2)根际土壤中真菌数量均较高,细菌数量较低,真菌/细菌较高,这说明烟株移栽前,一次性施入大蒜秸秆4 500 kg/hm2能提高土壤中真菌数量,降低土壤中细菌...  相似文献   
1000.
稀土肥不同施用方式对烟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田试验,设置了CK(常规施肥)、T1(常规施肥+稀土肥基施)、T2(常规施肥+稀土肥灌根)和T3(常规施肥+稀土肥叶面喷施)四个处理,研究了稀土肥不同施用方式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提高光合色素和香味物质的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稀土肥明显提高了烤后烟叶中蛋白质等含氮化合物和钾的含量,调节了糖碱比和钾氯比,协调化学成分;明显增加了烟叶中叶绿素和各类中性致香物质的含量。表明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叶面喷施稀土肥能明显提高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