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40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9篇
  10篇
综合类   130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64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燕山山脉主峰雾灵山为中心,在海拔450~2118m处,对不同植物群落枯落物中的灰分和营养元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群落枯落物中营养元素含量存在3个量级水平,全钙和全氮量级水平最高,全磷、全钾、全镁、全铁含量次之,全钠含量最低;各种元素在不同植物群落枯落物中含量不同,核桃楸林全氮含量最高,山杨-白桦林全磷含量最高,蒙椴-山杨-蒙古栎林全钾、全钙含量最高,白杄林全镁、全铁含量最高,硕桦-青杄林全钠含量最高;草本群落中亚高山灌丛草甸的全磷、全钾和全镁含量均为最高;7种元素含量水平可排序为全钙〉全氮〉全铁〉全钾〉全镁〉全磷〉全钠;灰分含量为8×10^4~38×10^4 mg·kg^-1,由白杄、华北落叶松、白桦、硕桦、青杆组成的森林群落以及亚高山灌丛草甸和亚高山草甸群落灰分含量较高,而油松一蒙古栎林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2.
森林地被可燃物燃烧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对辽宁省18种林型地被可燃物的燃点、燃烧热、灰分率、脂肪油提物和燃烧的蔓延速度进行了测定。在此基础上,对森林地被可燃物的燃烧性进行了综合排序,并准确地划分了各燃烧特征的级别。  相似文献   
13.
茶叶灰分和水分与品质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茶叶灰分及其检验意义和世界茶叶标准中的灰分指标,分析了我国茶叶灰分检验现状和影响茶叶灰分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有效控制茶叶灰分的4项措施;同时从营养化学的角度分析了水分对茶叶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茶化反应、营养成分及风味物等方面的直接影响,低水分活度对茶叶品质起到的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木质生物炭对厌氧发酵产甲烷性能的影响,以玉米秸秆、牛粪作为发酵底物,以灌木生物炭、杨木生物炭、混合木屑生物炭作为添加剂,通过控制生物炭的种类、粒径以及灰分含量等关键因素,进行了批式厌氧发酵强化试验。结果表明:生物炭对厌氧发酵系统有重要影响,且粒径越小,产气能力越强。其中,杨木生物炭对厌氧发酵系统影响最大,不仅提升了厌氧发酵系统的甲烷累积产量(4.9%)、最大甲烷日产率(15.0%)以及水解速率(15.6%),也缩短了发酵延滞期。此外,杨木生物炭的灰分含量对厌氧发酵也有重要影响。当灰分含量为2.6 g·L-1时,对厌氧发酵系统影响最大,在提升厌氧发酵系统的缓冲能力、最大甲烷日产率(14.4%)的同时,也缩短了延滞期(11.8%),灰分含量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系统产甲烷。  相似文献   
15.
Calorific value of plants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for evalu- ating and indexing material cycles and energy conversion in forest eco- systems. Based on mensuration data of 150 sample sets, we analyzed the calorific value (CV) and ash content (AC) of different parts of Masson pine (Pinus massoniana) trees in southern China using hypothesis testing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CV and AC of different tree parts were almos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 In descending order, ash-free calorific value (AFCV) ranked as foliage 〉 branch 〉 stem bark 〉 root 〉 stem wood, and AC ranked as foliage 〉 stem bark 〉 root 〉 branch 〉 stem wood. CV and AC of stem wood from the top, middle and lower sections of tree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CV increased from the top to the lower sections of the tnmk while AC decreased. Mean gross calorific value (GCV) and AFCV of aboveground par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belowground parts (roots). The mean GCV, AFCV and AC of a whole tree of Masson pine were 21.54 kJ/g, 21.74 kJ/g and 0.90%, re- spectively. CV and AC of different tree parts were, to some extent, cor- related with tree diameter, height and origin.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不同木薯种质资源矿物质元素含量,优选含量丰富的品种,为木薯的综合利用提供数据支撑,本文采用马弗炉法、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法分别对113份木薯种质资源灰分与矿物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矿物质元素Cr、Cu、Se含量均低于1 mg/kg(干重),Ca、Fe、K、Mg、Mn、Na、Zn含量分别为66.39~1609.81 mg/kg、4.35~ 38.93 mg/kg、1954.56~8762.78 mg/kg、149.04~1143.73 mg/kg、4.48~37.40 mg/kg、36.80~530.40 mg/kg、6.35~24.83 mg/kg。利用概率分级法将113份木薯种质资源灰分及矿物质元素含量分为5级,即极高、高、中、低和极低,并推荐极高品系作为基础亲本材料。在相关性分析中,灰分与Fe、Mg、Na、Zn含量具有较为显著的相关性,Ca含量与K、M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Ca含量与Mg、N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Fe含量与Mg、Na、Zn含量成极显著正相关,K含量与M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N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Mg含量与Na、Z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Zn含量与Mn、N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Zn与各矿物质元素的吸收有较强的相互促进作用,Fe含量与Mg、Na含量有较强的相互促进作用,Ca含量与K、Mn的吸收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而Ca、K、Mn与Fe、Mg、Na的吸收可能存在一定的拮抗作用。结合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不同木薯种质资源矿物质元素含量进行综合评价,得到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2个,累计方差贡献率达61.707%。聚类分析可将113个木薯种质资源分为3类,根据矿物质元素含量差异可将不同木薯品种分为Na、Mg、Zn、Fe含量较高和Mn、Ca、K、Zn含量较高两大类,主成分综合评价中‘274'‘50'‘571'‘521'‘417'等木薯种质资源得分较高。  相似文献   
17.
在滇中昆明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紫茎泽兰连续分布区设置样地,进行外业调查、采集样品,并在实验室测定燃烧性参数,包括活紫茎泽兰(带枝条和叶)、枯死紫茎泽兰和紫茎泽兰凋落物的点着温度、热值、灰分含量等。结果表明:枯死、活紫茎泽兰的载量不到为0.5kg/m2,凋落物的载量为(0.97±0.06)kg/m2,载量不大;枯死和活紫茎泽兰的点着温度分别为(236.7±4.8)℃,(243.4±4.8)℃,凋落物的为(281.7±1.9)℃,点着温度都很低,很容易着火;枯死、活紫茎泽兰的热值为分别为(21 075.2±8 627.2)kJ/kg和(18 527.9±913.7)kJ/kg,凋落物的热值为(16 223.2±1 257.6)kJ/kg,处于较高水平;枯死紫茎泽兰的灰分含量为(9.89±0.33)%,活紫茎泽兰的灰分含量为(4.44±1.01)%,凋落物的灰分含量则高达(17.22±5.93)%。  相似文献   
18.
对福建永春牛姆林自然保护区内22a生的闽粤栲(Castanopsis fissa)、丝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拉氏栲(Castanopsis lamonteii)不同器官的灰分含量、去灰分热值和碳含量进行对比分析,并估算各树种人工林的碳储量和能量现存量。结果表明:3种栲属树种各器官灰分含量总体表现为叶根枝干,各器官平均灰分含量则表现为拉氏栲丝栗栲闽粤栲;各树种各器官去灰分热值总体表现为叶枝干根,各器官平均去灰分热值则表现为拉氏栲闽粤栲丝栗栲;各树种各器官碳含量均表现为干枝根叶,各器官平均碳含量则表现为闽粤栲丝栗栲拉氏栲;各树种各器官间的灰分含量、去灰分热值和碳含量总体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t检验,P0.01);除了碳含量与去灰分热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外,其他各指标间无显著相关性;3种栲属树种人工林碳储量和能量现存量表现为为闽粤栲丝栗栲拉氏栲,在低产低效林分改造中可优先考虑闽粤栲。  相似文献   
19.
20.
2007年夏季,在一般大田常规栽培条件下,通过分期采摘茎尖的方法,对叶菜型甘薯品种百薯1号的薯块产量和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⑴随着采摘茎尖次数的增加,薯块产量呈直线函数降低,其曲线方程为Y=-2009.6X+35776(R2=0.9417﹡﹡)。⑵不同品质性状受采摘茎尖次数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可溶性糖变异最大,淀粉、蛋白质和烘干率变异较大,脂肪、纤维和维生素C变异较小,灰分变异最小。⑶采摘茎尖3次时,烘干率、灰分、脂肪、蛋白质、淀粉和纤维含量均居首位,可溶性糖含量居第二位,维生素C含量居第四位,薯块的综合品质达到最优,这时薯块实际产量为29527.5kg/hm^2,占对照薯块实际产量的84.6%,可以作为最佳采摘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