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4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219篇
林业   2090篇
农学   230篇
基础科学   217篇
  1079篇
综合类   2174篇
农作物   153篇
水产渔业   152篇
畜牧兽医   992篇
园艺   349篇
植物保护   168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209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245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340篇
  2013年   416篇
  2012年   415篇
  2011年   435篇
  2010年   432篇
  2009年   549篇
  2008年   817篇
  2007年   439篇
  2006年   369篇
  2005年   369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234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河岸植被缓冲带的功能及其设计与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河岸植被缓冲带的主要功能、河岸植被缓冲带设计中应注意的影响因素和模型及地理信息系统在河岸植被缓冲带管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讨,提出今后河岸植被缓冲带领域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992.
以232个协青早A/B456///协青早A/B456∥B456植株组成的分离群体为材料,调查花粉可育率和自交结实率,并采用121个在染色体上分布比较均匀的SSR多态性标记进行QTL检测。发现22个SSR标记分别与10个花粉育性位点连锁,分布于第2,5,6,8,10,12染色体上;28个标记分别与16个小穗育性位点连锁,分布于第1,2,4,5,6,8,10和11染色体上;13个标记同时与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连锁,小穗育性与花粉育性QTL差异是花粉可育度和自交结实率不平行性的遗传基础。各可育位点对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的提高效应比较小,为微效基因,但每个花粉育性位点的存在都可导致不育系败育不彻底。协青早A中发现1个花粉可育位点Pf5-1,与分子标记Bm55和Rm13紧密连锁,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能排除协青早A的微效恢复基因(可育位点),达到完全不育。协青早A存在8个小穗育性位点,能够提高自交结实率,有助于杂种F1结实率的提高,有利于提高不育系的可恢复性。多数微效恢复基因显示为部分隐性或隐性,是水稻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选育难的重要原因。采用不育系/拟用亲本∥保持系/拟用亲本的方式,观察杂种育性分离,可对拟用亲本的微效恢复基因有所了解,用保持系/部分保持系∥保持系的方式可提高微效恢复基因排除的效率。  相似文献   
993.
从2005年开始,木薯蚕年饲养量有所增加,其原因是饲养木薯蚕的县居民形成吃蚕蛹的习惯,市场销售看好,经济效益倍增.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区内外目前木薯蚕蛹综合利用现状,对比分析综合利用的重要性,提出木薯蚕蛹开发利用思路,旨在恢复广西木薯蚕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994.
以植被恢复不同年限的川西北沙化草地土壤为对象,分析不同土层(0~20 cm、20~40 cm)中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植被恢复对沙化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植被恢复时间的延长,土壤容重逐渐减小,含水量显著提高;与参照样地相比,除土壤全K含量无明显变化外,土壤有机质、全N、全P以及速效养分含量在各层均呈不同程度的提高,表现最明显的是在土壤表层(0~20cm);相关分析说明,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容重表现出显著负相关(r=-0.533,p<0.05),而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36,p<0.01),土壤有机质含量表现出和土壤全N、全P含量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95.
以内蒙古赤通高速公路一处进行植被恢复的工程创面为研究对象,在植被恢复的不同时期,利用红外成像测温仪,多次进行表面温度的实地观测;在观测基础上分析了植被恢复在路域小气候中的温度效应。结果表明:对于半干旱地区的工程创面,在南坡(阳坡)使用浆砌片石护坡,会产生比裸露的自然岩石还要高的表面温度,从而加剧夏天公路路域范围的高温;而在南坡恢复植被覆盖可以显著地降低边坡表面温度,有利于局地小气候的改善,可使夏、秋、冬季南北坡之间的表面温度差下降5~10℃,改善两坡热量的不均程度。土壤水分条件对这种改善效果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针对2008年桂林市毛竹林受冰冻雪灾的危害,采取笋前一次性清理、选择性清理、新竹定型后清理3种处理方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选择性清理对发笋量、成竹量、新竹平均胸径生长量效果最好、经济效益最高、毛竹生产力最大,处理效果依次为:选择性清理>新竹定型后清理>笋前一次性清理。  相似文献   
997.
计划火烧是一项减少森林可燃物载量,降低森林火险等级,预防森林火灾"釜底抽薪"的科学手段。在实践基础上,探讨罗山保护区计划火烧的作用、适应范围、操作规程及方法。  相似文献   
998.
香根草的研究及利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根草是一种利用价值极高的禾本科多年生丛生植物。经过开发,逐步被广泛用于稳固道路土方工程、矿山复垦、修复重金属土壤、污水处理和改善水质等工程;也根据它的特性,开发出一系列经济附加值极高的副产品,如香精油、菌草技术和造纸原料等。从香根草的基本特征和利用现状等方面进行了概述,提出了综合开发香根草资源的建议,并展望了在四川和青海地震灾区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99.
垃圾填埋场覆土层植物根围甲烷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滚管计数法和气相色谱法,研究了植物因素对垃圾填埋场封场覆土层中甲烷氧化菌的数量及其甲烷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垃圾填埋场不同植物根围土壤中甲烷氧化茵的数量为1×10~7~1×10~8cfu·g~(-1),甲烷氧化速率为1×10~(-7)~1×10~(-8)mol·h~(-1)·g~(-1);封场时间越短,覆土层中甲烷氧化菌的数量及其甲烷氧化活性越高;甲烷氧化茵数量与甲烷氧化活性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但甲烷氧化茵的数量并不是影响甲烷氧化活性的唯一因素。随着植物覆被土壤中的甲烷氧化菌的数量增多,不同种类植物根围的甲烷氧化活性差异明显,比裸露地高38%~45%。建议将小蓬草(Conyza canadensis)、稗(Echinochloa crusgalli)、佛甲草(Sedum lineare)等作为填埋场封场后的甲烷净化功能性先锋物种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1000.
高云海  叶勇 《科学种养》2010,(10):19-20
<正>近年来,随着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和城乡园林绿化的大力推进,市场对优质苗木产生了大量刚性需求,而我国绝大部分地区苗木繁育一直沿用传统的育苗技术,所培育的苗木只能在春、秋季移栽,成活率低、恢复生长慢,绿化效果差,难以满足市场对苗木成活率高、林木大苗全冠移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