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33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6篇
  37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52.
53.
54.
介绍了沙滩地马铃薯的生产现状,分析了当地发展沙滩地马铃薯的优势,指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沙滩地马铃薯的对策,对指导当地沙滩地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沙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5.
台州种桑养蚕历史悠久,为"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貌构成.目前,全市大多数桑园分布在地处上游的仙居县永安溪和天台县始丰溪冲积而成的两侧滩地上.广大蚕农在长期的滩地种桑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滩地桑园高产栽培管理经验.随着近期茧丝绸市场行情的好转、茧价的回升,新一轮种桑养蚕热潮将会到来.现将台州市滩地桑园高产栽培管理相关情况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56.
长江中下游堤岸是长江的重要防洪屏障,为确保长江堤防安全,除应加强必要的工程措施固堤外,还应采取以营建堤岸防护林为主的生物工程措施护堤。针对长江中下游江堤和长江洲滩地地类特点,从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相结合的设计原则出发,提出了原则性的规划设计意见。  相似文献   
57.
长江滩地杨树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具有季节性水淹的长江滩地上不同高程及间种与非间种条件下杨树人工林的生物量进行了较系统的测定与研究,按相对生长法建立了估测林木各部分生物量的害虫函数方程。研究结果表明:7年生杨树人工林生物量23~27t/hm^2,净生产量为3~11t/hm^2.a.生物量与净生物量均随高程增高而递增。6年生杨树人工要间种和非间种条件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为48.31t/hm^2.a和8.5t/hm^2,间种提高  相似文献   
58.
长江下游滩地柳树无性系造林经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长江滩地立地条件,试验分析了低湿滩地苏柳无性系人工林密度效应,不同规格苗木造林后期生长情况,插干、修枝、施肥的效果。由此提出推广滩地柳树插干造林,造林密度 低于1677株/hm^2,造林苗高2.5-3.5m和要因地施肥等造林、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59.
长江中下游滩地治理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长江中下游湖区5省滩地综合治理开发项目实施的5种主要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描述。对有螺滩地治理开发模式建立前后的钉螺密度、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及效益进行了对比。其结果各试验区内钉螺密度下降88%,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下降40-50%,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因此,在沿江滩地建立各种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可达到消灭钉螺,改善环境,增加收入的目的,是治理开发滩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0.
根据调查和生产实践结果,对江洲滩地杨树造林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造林的关键技术,即选择造林地应考虑滩面高程、土壤类型和地下水位等限制因素,做好去芦、除杂草、开沟沥水和挖植树穴等基础工程。采用40~45m以上的壮苗,运用林农间作,宽行窄株的栽培模式,造林后作好抚育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