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9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96篇
林业   6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5篇
  6篇
综合类   320篇
水产渔业   854篇
畜牧兽医   6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61.
为了从细胞水平上研究人-α干扰素对草鱼出血病毒(GCHV)的抗性作用,以草针出血病毒H962毒株进行了稀有Ju鲫感染试验及细胞病变敏感细胞试验,研究了该毒株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及不同细胞素。结果表明:该病毒能使稀有Ju鲫发生出血病,症状明显,死亡率高。感染草鱼肾细胞,能引起细胞病变,但经传代后,病变消失,表现出病变不稳定特点,感染鲤鱼上皮细胞、稀有Ju鲫性腺细胞、草鱼鳍条细胞和草鱼性腺细胞,不引起细胞  相似文献   
962.
水晶彩鲫、红鲫和锦鲤的腹膜脏层黑色素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水晶彩鲫(Carassius auratus transparent coloredvar.)、红鲫(C.a.redvar.)和锦鲤(Cyprinus carpio ornamentalvar.)腹膜脏层黑色素进行肉眼观察和密度分布统计。结果表明,这3种鱼的不同体色个体,腹膜脏层黑色素的密度不同。依据黑色素的密度,将其分为Ⅰ~Ⅵ级。水晶彩鲫的腹膜脏层黑色素密度:肉白a个体为Ⅰ级(无黑色素分布),肉白b和红白个体多数在Ⅰ~Ⅱ级,红色个体多数在Ⅰ~Ⅳ级,杂色个体多数在Ⅳ~Ⅵ级,密度表现出依次递增的趋势。红鲫的腹膜脏层黑色素密度:白色个体分布在Ⅲ级,红白个体分布在Ⅲ~Ⅳ级,红色个体分布在Ⅲ~Ⅴ级,杂色分布在Ⅳ~Ⅵ级,青灰色分布在Ⅴ~Ⅵ级,密度依次也表现出递增的趋势。锦鲤的腹膜脏层黑色素密度:体表没有黑色斑纹的红、黄、白、红白和黄白等个体为Ⅰ级,无黑色素分布;体表有黑色斑纹的红黑、黄黑、白黑和红白黑等个体多数有黑色素出现,主要分布在Ⅳ级。[中国水产科学,2007,14(1):144-148]  相似文献   
963.
实验红鲫线粒体DNA条形码特征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建立具有实验红鲫品系特异性的线粒体DNA条形码,对鲫属品种进行鉴定.本研究以实验红鲫和鲫属其他鱼类(洞庭湖鲫、日本白鲫、大眼鲫、兰氏鲫、金鱼、湘军金鱼和湘军花鲫)为测试群体,利用Sanger测序对所有个体的线粒体COⅠ、COⅢ、Cytb这3个基因和D-loop进行测序,同时构建3个基因的拼接序列,并分析它们的序列...  相似文献   
964.
三种群银鲫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滁州鲫体色较浅,背部青灰色,腹部银白色。各鳍条颜色灰白,略带黄色。体厚,背高,体型侧扁,头短小。脊椎骨4+26~28,侧线鳞28~30。背鳍不分枝鳍条4根。雄性个体胸鳍末端可达腹鳍基部,雌鱼不达腹鳍基部。上述形态特征均有别于方正银鲫及彭泽鲫。  相似文献   
965.
湖南省科委邀请国内部分水生生物学教授及水产界的专家对一种新的鲫鲤杂交优良养殖鱼——湘鲫进行了鉴定。湘鲫是从5个鲫鲤杂交组合中选出的最佳组合,是以红鲫为母本、湘江野鲤为父本杂交产生的杂种一代。这种鱼的生长速度比本地鲫和红鲫快3~4倍。  相似文献   
966.
利用流式细胞仪鉴别转基因鲤鲫杂交回交子代的倍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三倍体回交杂种的流式细胞仪测试方法和结果。取正常二倍体鲤鲫杂交鱼的体细胞液进样所得直方图为标准,通过对36尾鲤鲫杂交回交种和其雌核发育子代的细胞核DNA相对含量的测定,观察到杂种F1雌性回交子代中产生的三倍体和非整倍三倍体(2-3倍体之间)现象,测试结果以直方图表示。  相似文献   
967.
方正银鲫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应用生化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方正县双风水库银鲫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方正银鲫肌肉中蛋白质含量为17.26%,脂肪含量为1.00%,水分为78.63%,无氮浸出物为2.01%。方正银鲫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17.01%,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和2种半必需氨基酸总量为8.45%,分析结果表明方正银鲫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含量丰富、营养价值高的养殖鱼类。此研究为方正银鲫原种场种质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68.
张克俭 《水产学报》1997,21(4):366-372
用自行研配的低温保存液对泥鳅等三种鱼的心脏跳动期胚胎进行低温保存试验。试验中分别采用慢速,分段慢速及分段快速且种降温程度,保存后的胚胎又分别以4,25和40℃的未浴中复温。从存活率和孵化率看,分段快速降温程序较好,分段慢速降温次之,慢速降温最差;而复温方式以40℃方式最佳,25℃次之,4℃最差。  相似文献   
969.
湘云鲫池塘高产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永时 《内陆水产》2002,27(9):11-11
湘云鲫(工程鲫)是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等单位利用现代细胞工程技术培育出来的四倍体鱼为父本与二倍体鲫(母本)杂交所产生的三倍体不育鲫鱼。为了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提高池塘的养殖效益,三明市水产良种繁殖试验场2000年进行了主养湘云鲫、配养花白鲢的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条件与方法1.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1670米2,平均水深1.3米,池底较平坦,淤泥厚度30~40厘米,水源为地下水,注排水方便。1.2清塘与施肥放养前10天用生石灰100千克/667米2消毒,放养前一周…  相似文献   
970.
湘云鲫、湘云鲤消化道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石蜡切片法和显微测量法研究了新型三倍体鱼-湘鱼鲫(Carassius auratus Triploid),湘云鲤(Cyprinus carpio Triploid)消化道的组织结构,并探讨了消化道组织结构和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湘云鲫,湘云鲤食道和肠道壁均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4层组成,缺乏粘膜肌,二者消化道的组织结构与其各自的食性一致,二者食道粘膜上皮由单层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这与其它鱼类的不同,湘云鲫比湘云鲤具有对食物更强的消化吸收能力;/湘云鲫,湘云鲤肠道可分为前肠,中肠,后肠3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