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4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318篇
林业   491篇
农学   129篇
基础科学   158篇
  1632篇
综合类   1291篇
农作物   44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354篇
园艺   467篇
植物保护   422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331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310篇
  2007年   275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51.
为了明确陕西省苹果园土壤线虫分布特征。本研究以3个产业带179个果园土壤总DNA为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果园土壤线虫群落组成。结果表明,陕西省苹果园土壤包含线虫2纲,12目,93属,其中Hexamermis是优势属,分别占陕北山地、渭北北部和渭北南部产业带的92.20%,89.73%和88.63%。不同产业带(纬度)和海拔对线虫ACE和Shannon指数具有显著影响(P<0.05)。聚类分析表明,渭北北部和渭北南部产业带线虫在属水平分布更相近。土壤含水率、有机质、全氮、全磷及pH与土壤线虫多样性指数及优势属Hexamermis和Paratylenchus显著相关(P<0.05)。本研究表明陕西省苹果园土壤线虫组成较丰富,但优势属较少。除纬度和海拔外,改良土壤因子对优化线虫群落结构,进而改善果园土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2.
依据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环境地质系统的特点,从农业发展历史的角度,探讨了本区农业发展对环境地质系统状态的影响方式和具体表现,总结了该系统状态变化的基本历史规律,对本区各类农业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机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为正确认识和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3.
黄土高原西北部地区草原生态环境特征及其发展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黄高原西北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及其演变发展加以探讨分析,并认为本区生态环境特征及其演变发 以草原生态系统占据主导,其在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机制上,除受自然因素影响外,人为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的,因而本区试验,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关键在于人类对资源开发利用对策要与生态环境演变发展相适应,并在不同的时空内,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4.
黄土高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干层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黄土高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干层差异特征,本研究以放牧草地、封育15年草地、15年柠条地和封育30年草地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深层土壤水分特征。结果表明:放牧草地、封育15年草地、15年柠条地、封育30年草地0-5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0.142、0.107、0.067、0.078;土壤干层起始深度分别为80、100、120、360cm;干层厚度分别为380、180、120、100cm;干层内土壤平均含水量分别为9%、8.9%、8.1%、9.7%。4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剖面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燥化现象,放牧草地和15年柠条地土壤干燥化尤为严重,封育15年草地0-5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放牧草地(P0.05),封育30年草地0-5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则极显著高于放牧草地(P0.01)。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天然草地土壤含水量显著增加,土壤干层逐渐减轻变薄,向下深移,干层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155.
156.
陕北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陕北黄土高原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及其季节变化,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以陕北黄土高原恢复19年的杏树林、沙棘林、油松林和刺槐林为研究对象,以耕作相同年限农田为对照,分析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层和季节对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pH以及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在不同人工林地间达到显著差异水平,人工林地土壤养分含量均高于玉米农地,杏树林和沙棘林相对较高,刺槐林相对较低。碱解氮、pH和电导率在不同人工林地间没有达到显著差异水平。随着土层加深,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显著降低,pH和电导率土层间变化规律不一致。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和电导率在夏季和春季较高,土壤速效磷和pH在冬季和秋季较高。0~20 cm土层,有机质与碱解氮和速效钾均达到显著正相关水平;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与电导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速效磷与速效钾呈显著负相关;速效钾和电导率在各土层间均达到显著正相关水平,pH与电导率在各土层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植被恢复显著提高了土壤养分,杏树林和沙棘林富集土壤养分能力优于油松林和刺槐林。  相似文献   
157.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社会经济效应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黄土高原10条小流域开展水土保持后的社会经济效应做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水土保持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是反映水土保持的社会经济影响好坏的首要因子,此外,人均粮食占有水平、土地利用率、人均水土保持投资、农业总收入以及基本农田面积也是反映社会经济效应的重要因素。只有当这些单项指标效益均较好时,整体的社会经济效应才会处于良好状态,水土保持要采用系统工程原理,才能保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8.
冬油菜是陇东黄土高原主要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大,但由于高原气候干燥,晚雪危害比较严重,加之管理粗放,常出现欠收或绝收,究其原因主要是管理不善,没有科学配套的栽培管理模式,人为造成减产几乎占50%.为了帮助农民朋友科学栽培冬油菜,根据我院科技人员多年生产经验和实地考察分析,特对陇东黄土高原多年来冬油菜丰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9.
蔡承智  梁颖  李啸浪 《种子》2008,27(1):87-89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ⅡASA)基于中国1961年以来的统计资料共同开发的AEZ模型,运用GIS平台计算了中国41个农作制亚区的小麦单产潜力,指出我国小麦单产最高潜力分布在黄土高原南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小麦的最高单产潜力大约将是目前大面积单产的2-3倍(是2005年的2.2倍)。这对我国小麦高产育种及栽培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0.
李明  陶波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9):299-302
摘要:本文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三种霉菌发酵液对玉米、大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三种霉菌发酵液可以显著提高玉米、大豆的株高、根长,干重及叶绿素含量。对作物具有显著的促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