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0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0篇
  22篇
综合类   11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滇池流域不同利用方式红壤渗滤液的磷素形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土柱模拟实验方法对滇池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红壤渗滤的磷素含量及形态特征进行研究,每隔1周进行灌水处理,并在当天采集分析水样,共4次处理。结果表明:(1)TP含量为0.09~0.90mg/L,MRP含量为0.01~0.71mg/L,DOP含量为0.03~0.28mg/L,PP含量为0.01~0.52mg/L。同种利用方式红壤渗滤液各形态磷含量呈TDPPPMRPDOP。不同利用方式红壤渗滤液的TP、TDP和PP含量存在大棚露地草地的规律;MRP和DOP含量存在大棚露地和草地的规律。(2)土壤渗滤液磷素形态变化方面,草地土壤表现为MRP含量先增后减,TP、TDP和PP含量持续增加;大棚土壤表现为TP和PP含量先增后减,TDP、MRP和DOP含量持续增加;露地土壤表现为TP、TDP、MRP和PP含量先增后减。(3)土壤渗滤液中TP含量高于V类地表水(湖库)标准,草地、大棚和露地分别高出230%,305%和245%,各形态磷中以TDP所占比重最大,均值达60%~70%,从土壤磷素流失途径看侧渗和下渗方式大于地表径流。  相似文献   
152.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秸秆干式厌氧发酵渗滤液回流量、回流方式对产气量的影响,分析比较了渗滤液的COD、VFA、pH变化以及其与产气率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中温、底物浓度(TS)为18%条件下,发酵培养43 d,以0、0.2、0.4、0.6、0.8 L·d^-1的量回流,不同回流量处理间累积产气量差异不显著。底物浓度为20%、发酵84 d条件下,每天回流与产气趋势下降后回流以及两相法回流其总产气量较不回流对照分别提高了9.53%、23.13%、12.74%,其中以产气趋势下降后再回流的方式为最优。  相似文献   
153.
将猪粪与秸秆通过调节水分以配比3∶1(以鲜质量计)的比例,采用机械强制通风、人工翻堆的静态高温堆肥方式,研究堆肥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温度、pH值、氨氮含量、种子发芽指数已趋于稳定,初步认为堆肥24 d腐熟基本完全,堆肥过程中,2次堆肥温度均可超过55℃。堆肥初期渗滤液排放量较大,之后逐渐降低。2组试验中堆肥渗滤液排放总量在75 m L左右,初步得出堆肥渗滤液产生量与堆肥投料质量线性关系为y=0.843×x×A+67.485(式中:y为渗滤液产生量,m L;x为堆肥投料质量,kg;A为投料含水率,%)。  相似文献   
154.
两级SBR-PAC吸附混凝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一直是近几年污水处理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以杭州市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CODCr1500~4500 mg/L,NH4+-N 795~1550 mg/L,pH8.0~9.0)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串联运行的回流式两级SBR+活性炭吸附混凝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出水COD Cr<300 mg/L、氨氮<20 mg/L、色度<20倍.  相似文献   
155.
【目的】研究不同体积分数垃圾渗滤液对香菜生长的影响,旨在为探明垃圾渗滤液对植物的毒害机理,从而为渗滤液的达标排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西兰大叶香菜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和培养皿法,研究不同体积分数(0%(对照),50%,67%,75%)垃圾渗滤液对香菜叶片叶绿素含量、外渗电导率、蛋白质含量及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1)随着垃圾渗滤液体积分数的增大,香菜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逐渐减少,当渗滤液体积分数为75%时,香菜叶片叶绿素含量降至最小值9.21 mg/g;香菜叶片叶绿素a/b值总体也呈减小的趋势。2)随着渗滤液体积分数的增大,香菜叶片外渗电导率呈正比例增加,当渗滤液体积分数为75%时,叶片外渗电导率达到最大值512.0 mS/cm。3)当渗滤液体积分数从0%增加到67%时,香菜叶片中蛋白质含量降至最小值8.26 g/kg;之后随着渗滤液体积分数的增加,香菜叶片蛋白质含量呈增大的趋势。4)随着渗滤液体积分数的增加,香菜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结论】不同体积分数垃圾渗滤液均可导致香菜叶片光合作用减弱;当体积分数高于67%时,渗滤液会毒害香菜种子,使其发芽率和发芽势降低。  相似文献   
156.
为防止光催化处理过程中渗滤液的二次污染,有必要深入探讨垃圾渗滤液中DOM不同组分的光催化转化机制。研究了UV-TiO2光催化氧化降解垃圾渗滤液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DOM)不同组分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适宜条件下,UV-TiO2光催化氧化降解垃圾渗滤液的色度、COD和DOC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7%、75%和60%;处理过程中,BOD5/CODCr持续升高,由垃圾原液的0.092提高到72h光催化处理液的近0.4,说明光催化氧化处理大大改善了渗滤液的可生化性。渗滤液中DOM组分比例依次为:HOA〉HON〉HIA〉HIN〉HOB〉HIB;在72h处理液中依次为HIA〉HOA〉HIB〉HIN〉HON〉HOB;除HIA外,DOM其他组分在处理过程中含量均明显下降,但各组分下降到20mg/L左右时,趋于稳定;HIA组分含量变化很小,说明HIA难以光催化降解,是制约光催化氧化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7.
孙述理 《绿色科技》2014,(1):173-174
介绍了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处理的最新进展,并指出了操作简单、降低成本、减少二次污染、运行稳定高效和符合我国国情是今后研究垃圾渗滤氨氮去除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58.
垃圾渗滤液处理的优化湿地植物组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可应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的主要人工湿地植物进行了优化组合,并利用层次分析法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环境可行性三个方面进行最优化。得出了可应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的最优湿地植物组合。  相似文献   
159.
张万儒  杨承栋 《林业科学》1991,27(3):261-267
研究工作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北纬30°45′—31°25′,东经102°52′—103°24′)海拔1200—4300m垂直带中的五块试验林地上进行。五块试验林地是:(1)中亚热带以壳斗科和樟科为主的常绿阔叶林下的山地黄壤试验林地(海拔1200m);(2)具有暖温带气候特征的次生椴、槭落叶阔叶林下的山地棕壤试验林地(海拔2000m);(3)具有温带气候特征的铁杉、槭、桦针阔混交林下山地暗棕壤试验林地(海拔2500m);(4)具有寒温带气候特征的暗针叶岷江冷杉林下的山地棕色暗针叶林土试验林地(海拔3300m);(5)具有亚寒带气候特征的高山草甸植被下的高山草甸土试验林地(海拔4300)。  相似文献   
160.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主要是由于生活等垃圾经过长时间的堆积及填埋生成的污水,污水经过地表深入到下下水中,给土壤及水质造成严重的污染。垃圾的填埋及堆放中的渗滤液中的物质种类复杂且不断变化,导致对于其处理问题极为困难。经过实践探讨,分析出目前处理厂主要面临的问题是系统运行稳定,管理体制不完善、资金投入不到位以及技术不先进等问题。导致垃圾处理厂在垃圾处理方式上以简单处理为主,将一些垃圾进行简单的填埋处理,污水直接排放到污水处理系统中,使污水肆意流淌。从而造成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导致环境的恶化,对人类造成一定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