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01篇
  免费   296篇
  国内免费   632篇
林业   293篇
农学   752篇
基础科学   377篇
  1225篇
综合类   5061篇
农作物   770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1144篇
园艺   674篇
植物保护   288篇
  2024年   151篇
  2023年   398篇
  2022年   574篇
  2021年   556篇
  2020年   495篇
  2019年   405篇
  2018年   261篇
  2017年   330篇
  2016年   334篇
  2015年   326篇
  2014年   424篇
  2013年   448篇
  2012年   518篇
  2011年   568篇
  2010年   484篇
  2009年   505篇
  2008年   517篇
  2007年   451篇
  2006年   429篇
  2005年   402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201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0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1篇
  195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施氮量对花生叶片蔗糖代谢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花生品种花育17为材料,在大田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花生叶片蔗糖代谢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对花生叶片蔗糖合成具有调节作用,适量施氮有利于提高磷酸蔗糖合成酶和蔗糖合成酶活性,促进叶片蔗糖合成;在一定施氮量范围内,增加氮肥用量,能提高花生产量各构成因素的水平,从而提高荚果产量。但过量施氮,产量各构成因素水平下降,经济系数显著降低,荚果产量降低。由本文得知:花生高产的最适施氮量为157.8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92.
增施磷钾对马铃薯提质增产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矿质元素通过参与促进同化物的合成、转运和分配,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有重要作用[1].同薯8号每生产Ⅰ t鲜薯吸收N、P、K分别为4.38 kg、0.79 kg、6.55 kg,其中以钾吸收量最大[2].丽水市是浙江省马铃薯主产区之一,马铃薯栽培有良好的基础.但在当地农业生产中由于偏施氮肥,磷、钾肥施用量少,至使土壤中氮、磷、钾比例失调,制约了马铃薯生产.本试验通过对马铃薯高产施肥措施的研究,为马铃薯栽培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3.
本试验以盆栽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水平的磷和锌交互处理对沃柑/资阳香橙(Citrus junos Sieb.Ex Tanaka)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可显著提高植株高度,施锌对株高无显著影响。根系活力在低磷水平下最强,与施锌浓度无关;在高磷水平下明显降低,但会随配施锌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相同浓度磷锌配施下叶绿素含量最高。单独施用低浓度磷、锌对根系和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著提高,而高浓度则明显减少。低磷浓度下,根系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施锌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相同磷浓度时,叶片可溶性蛋白会随施锌浓度增加而增加。磷浓度相同时,施锌比不施锌提高了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根系POD活性,降低了根系SOD、CAT活性。根系和叶片丙二醛含量在低磷浓度以及单独施用低浓度锌时降低显著。综上,适宜浓度的磷锌配合施用可以改善柑橘的生理特性,提高柑橘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4.
为了验证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anar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PLIF)方法测量射流混药浓度场的可行性,该文在考察射流混药浓度场随压力变化特性基础上,开展基于PLIF的射流混药浓度场测量试验。研制了射流混药装置及辅助测量装置。配制6种不同浓度的罗丹明6G均匀混合液进行浓度标定,采用平滑滤波消除测量噪声影响。对比总体灰度值标定和分栅格标定2种方法的标定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分栅格标定可以获得较平均的分区域浓度,在标定浓度为1.000 mg/L时,分栅格标定的最大最小平均值之差仅为总体标定的25.22%。开展3种吸入浓度、进水口压力0.1~0.6 MPa时的浓度场测量试验,结果表明:总体上混合管末端变异系数偏大,靠近管壁的变异系数偏大;在压力0.1和0.2MPa时,在测量区域末端的混合液浓度偏大,变异系数较大,混合均匀性较差。该文试验结果表明PLIF方法可用于射流混药浓度场测量,试验方法和结果可为其他液液混合浓度场测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液态施肥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简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达到节约肥料,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的目的,基于液态肥在生产、使用和运输过程中无粉尘、无烟雾、减少环境污染、利用率高、作物吸收好等优点,设计了液态施肥机,并进行了田间试验,分析了试验结果。该机具设计合理,一机多用,具有结构紧凑、调整方便等特点。通过田间试验得出最佳的工作参数为施肥深度100~120 mm、作业速度为0.7 m/s和泵工作压力为0.2 MPa。液态施肥机药液喷射均匀,覆盖性较好,对作物的机械损伤较小。各项检测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该机的设计要求,满足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96.
针对液肥穴深施机具存在施肥位置不准确等问题,结合机械结构设计和自动控制技术,设计了一种深施型液肥对靶点施装置,该装置包括液肥深施开沟器和液肥对靶点施控制系统。设计液肥深施开沟器,构建了开沟器与土壤间力学接触模型和土粒质点运动学模型,确定了开沟器结构参数,解析了扰土和回土原理,应用EDEM软件建立开沟器-土壤离散元仿真模型,验证了液肥深施开沟器结构可行性。以单片机为核心开发一种液肥对靶点施系统,光电传感器感知作物植株位置,测速模块实时监测装置作业速度,单片机结合作物植株位置信息和作业速度控制电磁阀启闭,实现液肥对靶点施作业。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了装置作业性能,在作业速度为0.4~1.0m/s时,平均回土深度52.8mm,平均对靶率84.03%,装置回土性能和对靶喷肥性能稳定,满足液肥深施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97.
种植密度及施氮量对玉米郑单136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新品种郑单136不同密度和施氮量的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密度、不同施氮量条件下,其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综合考虑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郑单136最佳种植组合的密度为75000株/hm2、施氮量为450kg/hm2尿素。  相似文献   
98.
近年来,重金属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研究取得了突破进展,然而将这些关键技术与蔬菜传统高度集约化种植模式进行耦合的研究还比较少,大规模推广应用鲜见报道。因此,本文在查阅最新发表文献的基础上,梳理了我国土壤-蔬菜作物系统重金属污染状况,归纳了蔬菜作物重金属吸收积累特征,并总结了重金属污染蔬菜地安全生产综合农艺调控技术研究进展。当前,我国蔬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以中轻度为主,且区域分异明显。蔬菜作物重金属超标现象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给蔬菜产业发展和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蔬菜作物对重金属的积累能力因种类、品种、部位而异,受基因型、土壤理化性质和外界环境条件的制约,因此调整种植布局、选用重金属低积累品种、合理轮间套作、施用土壤改良剂和钝化剂、优化水肥管理技术等农艺调控措施是目前中轻度重金属污染蔬菜地安全利用的重要技术途径。未来在进一步深入研究土壤-蔬菜系统重金属迁移转化规律的基础上,宜加强土壤-蔬菜地系统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传统种植模式与综合农艺调控措施耦合技术、长期定位试验及风险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以实现重金属中轻度污染蔬菜地的安全利用和农产品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9.
汪葛兴 《中国蔬菜》2005,1(3):42-42
西瓜空心病在浙江省普遍发生,轻者产品质量下降,重则失去食用价值。如 1998年永嘉县岩坦镇西瓜空心病发生面积 113. 3hm2,经济损失达 300万元; 2004年缙云县发生面积 50hm2,占全县西瓜种植面积的 15 %,减收 80万元。缙云县瓜菜研究所在大量田间调查基础上组织瓜农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100.
为了探明不同氮肥管理模式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氮肥用量、施用时期、有机无机肥结合等氮肥管理方式下早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在水稻生产中增产效果显著,与对照相比,早稻施氮比不施氮增产41.06%~76.90%。不同的氮肥管理模式对产量的影响较大,高产高效模式、超高产高效模式与农民模式相比均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增产幅度为16.62%~25.41%,并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氮肥利用率,同时提高了单位面积有效穗,也促进了氮、磷养分的累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