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1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1篇
  20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152.
人工白蜡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不同类型人工白蜡园的种群结构,寄主树生长,经济产品产量,以及生态经济效益的分析比较,选出优型白蜡园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多种群林农混作的生态经济型白蜡园,能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建立相互协调,彼此促进的群结构,使寄主树茁壮生长,白蜡虫种虫提高产量30%,农作物产值达5400余元/hm^2,从而有效提高白蜡园的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白蜡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53.
玉米-花生混作对系统内氮营养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研究玉米-花生混作对系统内N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花生∶玉米=5∶3混作对玉米、花生单株生物量、植株全N及单株吸N量均无明显影响,但显著降低混作花生根际土壤NO3--N浓度,同时显著增加混作花生根瘤数,提高单株根瘤固N酶活性。  相似文献   
154.
大豆玉米间作的优势与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间作优势玉米大豆同穴混作,能充分利用光照,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首先,在生长前中期,单株叶面积小,均能利用太阳的直射光,到后期大豆可利用玉米叶下层的散射光。其次是肥水较充足,能实现养分互补,  相似文献   
155.
牡丹、芍药混作园土壤生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智忠 《土壤肥料》2000,(3):41-41,45
  相似文献   
156.
(三)黄豆饼与黑豆饼肥力的比较今年政府为了照顾农民的需要,替我们运来大量黄豆饼和其他肥料。而华北农民对黄豆饼多没有使用的习惯;一般反应,认为黄豆饼不如黑豆饼,不愿与黑豆饼等价购买使用。他的理由是黑豆比黄豆油性较大。其实榨成豆饼后,豆子里的油分已大部除去,所余无几。按本所田间试验,豆油对于普通作物,是无何效果的,已于本刊上期详细谈过,所以即使黑豆饼  相似文献   
157.
论作物种植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物种植方式是耕作制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本将作物种植方式分为季节种植方式、季间种植方式、全年种植方式和年间种植方式等四大类型,这对耕作学科的发展是个贡献,对深化耕作制度研究、促进耕作制度改革将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8.
玉米花生混作对花生根系还原力和花生铁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自行设计的立培一营养液联合体系培养装置.研究了混作对花生根系还原力和铁营养状况的影响。向营养液中供给难溶性的氢氧化铁后,在不同的时间内测定花生根系的还原力及新叶中铁的含量。结果表明,在3~9天中单作花生还原力明显高于混作花生,12~15天期间单作花生还原力迅速下降并低于相应的混作花生;而混作花生在6~15无中缓慢上升,并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了较高的还原力。花生新叶活性铁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在加入难溶性氢氧化铁后第3天,单作、混作花生新叶活性铁含量无明显的差异,而至第9天、第15天时,单作花生活性铁含量低于混作花生。玉米与花生混作对改善花生营养状况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9.
160.
新疆北部、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北部是冬小麦越冬冻害严重发生的地区。该地区1962—1963、1967—1968、1972—1973、1976—1977、1979—1980和1981—1982等年都发生较严重的冻害,越冬死苗率一般为20—30%,个别地方甚至更高。因此在这些地区小麦生产上存在着冬、春麦混作的问题。据新疆自治区气象局的资料和笔者1981年在石河子到莫索湾一带调查,得知北疆冬麦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