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6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238篇
林业   85篇
农学   144篇
基础科学   193篇
  597篇
综合类   1195篇
农作物   111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147篇
园艺   244篇
植物保护   125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1 毫秒
81.
氮肥形态及施用方式对菠菜生长和硝酸盐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氮肥形态及施用方式的盆栽试验研究表明,石灰性土壤上施用硝态氮肥茨菜生长量大,硝态氮累积量低;大量的铵态氮肥对菠菜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施用铵态氮肥可造成菠菜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滞后;硝态氮肥基施和适当推迟采收时间都能有效减少菠菜体中的硝态氮累积量。因此应以施用硝态氮肥为主,同时配合少量铵态氮肥,并结合重基施轻追肥、适当延长采收期,不权能够获得高,而且还能明显减少硝态氮累积量。  相似文献   
82.
基于MCR-ANN-CA模型的包头市生态用地演变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为研究区,耦合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人工神经网络(ANN)和元胞自动机(CA)构建MCR-ANN-CA模型。利用MCR模型量化包头市各用地类型演变为生态用地时的阻力,构建CA适宜性规则;利用ANN模型提取CA邻域转换规则,基于包头市2006、2011年土地利用数据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高程、坡度、水体距离、人口密度多项数据,对2016年生态用地演变情景进行模拟,以2016年实际生态用地分布为参照,将该模型模拟结果与CA-Markov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以2016年实际景观分布为参照),结果显示,两种模型模拟结果的卡帕一致性指数(Kappa index of agreement,KIA)分别为0. 89和0. 87,相对误差分别为3. 10%和5. 31%,MCR-ANN-CA模型显示了较高的模拟精度。  相似文献   
83.
基于不同有效积温的玉米干物质累积量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研究区适宜的玉米干物质累积量(DM)估算模型,通过2017—2019年在吉林省长春地区开展的3年农田试验,观测玉米生育期内作物根区20 cm地温、40 cm地温、农田气温、作物冠层温度以及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等数据,建立基于不同有效积温的Logistic模型及其归一化模型,并用实测数据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有效积温建立的Logistic模型可以模拟单株玉米干物质累积量生长,但不同地点、不同年份所建立的模型参数差异较大; Logistic归一化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区域玉米干物质增长,在利用实测数据进行模型验证中,基于作物根区20 cm地温、40 cm地温、农田气温和作物冠层温度4种类型有效积温的Logistic归一化模型,其均方根误差、相对误差、决定系数和模型一致性系数都能达到较优值;以2019年数据建立的Logistic归一化模型对玉米干物质累积量模拟效果最优;基于有效冠层积温的Logistic归一化模型模拟效果较优。本研究结果可为灌区精量灌溉决策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4.
云芝菌丝体产SOD的深层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计Lm(3^6)正交试验确定了可提高云芝菌丝体中SOD活性的深层发酵的最优培养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培养条件对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顺序依次为:种龄〉光照〉培养时间〉接种量〉装液量〉温度,而对菌丝体产SOD总活性的影响顺序为:培养时间〉光照〉接种量〉种龄〉装液量〉温度。综合考虑试验结果,确定云芝菌丝体产SOD的最适培养基为:种龄3d,接种量10%,培养温度25℃,装液量100mL,微弱光照,培养4d。  相似文献   
85.
大枣果醋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促进大枣深加工,拓宽朝阳大枣食用范围,以朝阳‘大平顶枣’干枣为原料,经发酵酿制大枣果醋。其工艺确定为,大枣与水的配比为1:15;大枣浆经0.005%酶作用,可降低枣浆的粘度,提高枣浆出汁率,提高还原糖含量;通过启动时间、发酵周期、酒度、菌种培养方式等比较,确定安琪酵母为酒精发酵的适宜菌种;以AS1.01为醋酸菌种,采用液体深层发酵的方式进行醋酸发酵,发酵条件为罐压0.03~0.05MPa,通气量为1:0.7(v/v),接菌量为10%,发酵温度为32~34℃。  相似文献   
86.
荔枝树体N素分布及累积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整株枝解法,在采果后把9a生成年妃子笑和黑叶、3a生幼年妃子笑荔枝的根、木质部、皮部、叶、复叶柄5个器官分成14~16个部位,测定各个部位各个器官的N含量。结果表明,1)N在不同器官和不同部位含量是不同的。N含量在叶片最高,在根颈、主茎木质部、主根含量较低;在同级枝根中,皮部N含量显著高于木质部;荔枝枝干和根系,随着其粗度增加,其N含量基本上呈下降趋势,但成年树下降幅度比幼年树的大。2)成龄妃子笑与黑叶各部位各器官N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成年树叶、复叶柄、末级侧枝皮部、木质部N含量高于幼年树相应部位相应器官N含量。3)荔枝N素累积在叶片最多,其次为枝干,根系N累积量较少,末级侧枝N素累积量占整株树N素累积量50%以上。  相似文献   
87.
台湾宜兰县规划建设大南澳深层海水园区。工业技术研究院的规划报告指出,大南澳离岸约4km处可抽到600m深的深层海水,具有开发优势和潜力。该深层海水园区总面积9.2hm^2,总经费约12亿元,兴建运营包括:深层海水抽取及淡化、温控农渔业、研发、管理、育成中心、教育休闲等设施及产业。建设2年,运营20年。  相似文献   
88.
金针菇深层发酵培养基筛选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10种原材料和37个配方进行实验,筛选出一个适合金针菇深层发酵的培养基配方;麸皮50g,黄豆粉50g,蔗糖10g,磷酸二氢钾1.0g,硫酸镁0.5g,水1000mL,pH自然,其菌丝产量高达39.758g/L。  相似文献   
89.
高砷煤矿污染土壤的小麦砷累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砷污染土壤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及食用砷污染土壤种植的小麦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以贵州省兴仁县交乐高砷煤矿区砷污染农田的土壤-小麦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土壤和小麦砷含量,并对砷污染土壤及小麦中砷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受污染农田土壤(区域Ⅰ、区域Ⅱ)的砷含量显著高于周边未受污染农田(区域Ⅲ),区域Ⅰ土壤pH值最低(4.57),土壤砷含量分别是区域Ⅱ、区域Ⅲ的1.94和2.13倍,土壤砷含量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区域Ⅰ小麦样品不同器官的砷含量为1.37mg·kg~(-1)(根)、0.74mg·kg~(-1)(茎叶)、0.85mg·kg~(-1)(籽粒);受试样品中,67%的小麦籽粒砷含量高于GB2762-2012中规定的小麦砷含量限值(0.5mg·kg~(-1))。采用USEPA推荐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当地居民以小麦为砷摄入途径的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区域Ⅰ、区域Ⅱ小麦的HQ值分别为2.82和1.19,区域Ⅲ为0.97。受试土壤砷污染已对小麦品质产生影响,食用矿区附近砷污染农田种植的小麦可能对居民健康有影响。  相似文献   
90.
双低杂交油菜‘丰油10号’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丰油10号’养分吸收利用规律,以‘丰油10号’为材料,在河南油菜主产区进行田间试验,分析了油菜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成熟期氮、磷、钾、硫、硼养分的累积量。结果表明:油菜全株干物质积累量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呈"S"形变化曲线,蕾薹期至花期呈快速增长趋势;油菜籽粒产量与苗期干物质积累量呈抛物线关系(R2=0.9798**),与开花期-成熟期干物质净增量呈显著线性关系(R=0.9879**)。籽粒是氮、磷的分配中心,分别占总吸收量的73.32%和75.16%;钾主要分布在茎枝和角果壳中,籽粒中钾素仅占总吸收量的21.31%;硫主要分布在角果壳和籽粒中;硼元素主要分布在茎枝和籽粒中,占总吸收量的69.89%;根中各养分分布均最少,分配比例也最低。新品种‘丰油10号’地上部分与全株干物质积累量均随生育时期的推进呈现"慢—快—慢"的变化曲线,根、茎、叶中的养分N和P在花期后会转移到籽粒中,因此,油菜花期前保证充足的养分供给是高产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