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5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134篇
林业   218篇
农学   143篇
基础科学   39篇
  93篇
综合类   1448篇
农作物   86篇
水产渔业   342篇
畜牧兽医   297篇
园艺   131篇
植物保护   37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拟单性木兰属种子形态、化学鉴别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种子外观形态观察、苯酚染色法和愈伤木酚染色法对木兰科拟单性木兰属的乐东拟单性木兰、云南拟单性木兰、光叶拟单性木兰的种子作了区别鉴定,结果表明:3个种的种子外观形态有一定差别,但差异表现不稳定.利用苯酚和愈伤木酚染色法可以通过处理后溶液的不同显色反应区分3个种的种子.  相似文献   
102.
二斑栗实象在云南玉溪市红塔区、峨山县1a发生1代,以幼虫在土壤中越冬,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是防治地下幼虫的最佳时期。6月中旬成虫羽化高峰期是防治成虫的最佳时间。用粉拟青霉菌防治地下幼虫药效达86.9%,树冠成虫防治药效为64.3%。地下幼虫和树冠成虫防治的最佳剂量均为22.5kg/hm^2。喷施粉拟青霉菌最好选择雨后晴天无风的早晨和傍晚,防治地下幼虫喷药后应立即进行翻挖。  相似文献   
103.
王磊 《技术与市场》2007,(12):71-72
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执行,并鼓励其他企业参照执行.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拟结合新颁布和实施的会计准则,浅谈会计职业判断在新会计准则下的若干运用问题.  相似文献   
104.
粉拟青霉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冬季自然感病的马尾松毛虫上分离到的粉拟青霉,经回接试验确证为病原菌;在低温下其对原始寄主有较高毒力,经初步筛选拟F9002菌株为优良株系。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对不同种源的乐东拟单性木兰、云南拟单性木兰的引种试验研究表明,乐东拟单性木兰、云南拟单性木兰能适应浙江建德和江苏无锡的气候条件,正常生长。只要种源选择适当或采取防寒措施,在极端气温-7℃下,除1~2年生苗木有较轻度叶片冻害外,3~5a苗木未见明显冻害;在连续60多天的极端干旱气候条件下,受害率仅为1%,且仅有少数叶片轻度受害,具有较强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06.
杉木、拟赤杨混交对杉木持续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是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之一 ,但近 2 0a来因不合理的栽培制度如炼山、大面积纯林经营、连栽等导致森林生态环境的恶化、地力衰退、林分稳定性下降 ,严重影响杉木人工林的持续经营[1 ,2 ] 。在认识树种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 ,通过运用人为措施促进自然趋同 ,有意识、有目的地营造针阔混交林 ,可形成具有地带性群落特点的稳定性强、产量高的人工林 [3,4]。近来南方各地开始大力营造杉阔混交林 ,并开展混交林林分结构和生产力及混交改善微生态环境等相关研究 ,取得了显著成效 [5~ 9] 。本文选择…  相似文献   
107.
不同条件下粉拟青霉菌的生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碳源、不同氮源、不同pH条件下的粉拟青霉菌Z26菌落直径和产孢量的生长情况的观察,筛选出此菌的最佳营养条件,C源为麦芽糖,N源为蛋白胨,PH值7—9。  相似文献   
108.
利用来自不同地域的淡紫拟青霉的13个菌株,分别用其孢子液处理南方根结线虫分散卵粒、菌丝处理分散卵粒、孢子液处理卵囊以评价淡紫拟青霉对南方根结线虫的寄生性。在被试所有菌株中,同一菌株三种不同方法对根结线虫卵的寄生率相比,孢子液处理卵囊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处理。不同菌株对南方根结线虫卵的寄生率有很大的差异。三种处理方法结果显示618号菌株寄生率均为最高。菌株对卵的寄生率与菌株地理来源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9.
对西双版纳景洪地区阳春砂仁叶枯病病原菌分离鉴定,病原为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pssi,国内属首 sp.次报道。  相似文献   
110.
用不同浓度的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剂、5%己唑醇微乳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及施药时间、不同施药次数对猕猴桃腐烂病进行田间药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己唑醇1 000倍、1 500倍和2 000倍3个处理防治效果分别为81.1%、59.2%和42.5%;用己唑醇1 500倍的施药时间和次数试验结果表明,谢花后一周内施药的处理防治效果均在60%左右,显著高于延后一周施药的处理,施药次数对防治效果影响不大,喷药3次和4次的防治效果均为59%左右,喷药2次防效较差,但与前两者差异不显著;5种杀菌剂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剂防效最好,为7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次为咪鲜胺锰盐、己唑醇,防治效果分别为63.5%和52.4%,苯谜甲环唑和甲基硫菌灵防效较差均不足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