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4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盐胁迫下海马齿叶肉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透射电镜,在超显微结构水平上对淡水和海水栽培的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L.)植物叶肉细胞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海水栽培的海马齿叶肉细胞质膜明显向内折叠,出现大量大小、形状各异的质膜突起,以及质膜片层;而淡水栽培的海马齿叶肉细胞质膜向内折叠不明显,质膜突起少见。相对于淡水栽培,海水栽培的海马齿植物叶肉细胞叶绿体变小、数量增多;形状变短,由肾形、梭形或弓形变成椭圆形或一端膨大的不规则形状;叶绿体基粒片层结构清晰完整,垛叠程度增加,叶绿体没有受到明显伤害;叶绿体中淀粉粒数量增多,体积变大,淀粉粒表面出现皱褶,形状由长椭圆型变成短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电子密度变低;叶绿体上脂质体增多且体积变大。线粒体数量增加,但体积变小;形状由圆球状或棒状变成椭圆体状;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所形成的嵴清晰,但海水栽培的海马齿叶肉细胞线粒体外膜模糊,受到轻微伤害。  相似文献   
22.
海马齿SpSCL1基因启动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RAS蛋白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蛋白家族,在植物的生长发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前期分离的海马齿SpSCL1基因的5'端序列,设计特异引物进行Genome Walking,从海马齿基因组DNA中克隆了SpSCL1基因上游的1 254 bp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包含681 bp的启动子调控序列及573 bp的基因编码序列,启动子调控序中除含有典型的真核生物核心启动子区域(-60~-10bp)外,还含有多个TATA-box、CAAT-box等启动子元件以及多种与脱水、耐盐和光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结果预示海马齿SpSCL1可能在抗旱、耐盐以及光敏色素信号转导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3.
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盐渍海马齿的制作工艺参数,为海马齿的精深加工利用提供数据参考.经前处理、3次烘干、加盐揉搓、高温蒸煮等工序制作盐渍海马齿,其中,第1次烘干工艺流程的温度、时间和加盐量等参数直接影响盐渍海马齿成品的品质.因此,以感官评价和含水率为指标,优化烘干温度、烘干时间和加盐量等参数.结果表明:选择第1次烘干最适温...  相似文献   
24.
NAC基因是仅存于植物中的一类特殊的转录因子,在植物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在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中共鉴定出10个NAC家族成员,对其蛋白质结构及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个SpNACs的氨基酸数量在164~651之间,分子量大小在18 400.34 Da~68 678.02 Da之间,等电点分布在4.34~8.52之间,均为定位于细胞核的亲水性蛋白,其中SpNAC02和SpNAC08具有跨膜结构。保守基序预测发现多数SpNACs中存在三个motif,但SpNAC05不含motif, SpNAC09只含motif2,SpNAC07只含motif2和motif3。聚类分析结果10个SpNACs聚类在6个亚家族。利用qRT-PCR分析表明在盐胁迫下除SpNAC03在茎、叶不表达以外,其它9个基因均在根、茎和叶中表达。盐生环境下(40‰NaCl)10个NACs基因的表达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以上研究丰富了植物NAC基因家族成员信息,为筛选和鉴定海马齿抗逆基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目的】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 L.)是典型的海岸植物和红树林伴生植物,能够固沙护岸,在海水中可以正常生长,具有极强的耐盐性。Na+/H+ 逆向转运蛋白(Na+/H+ exchange,NHX)在植物耐盐和生长发育中起关键作用,为了解 NHX 在海马齿耐盐过程中的作用,对海马齿 NHX 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分析。【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海马齿全长转录组数据中鉴定 NHXs 成员,对其蛋白理化性质、保守基序和进化关系进行分析,并利用荧光定量 PCR 技术研究盐胁迫下 NHXs 成员的表达模式。【结果】从海马齿中共鉴定出 12 个SpNHX 基因,命名为 SpNHX1~SpNHX12。SpNHXs 基因编码的氨基酸长度为 276~554 aa,分子量为 31.22~61.21 kD,等电点为 5.55~8.64,不稳定指数为 32.14~50.54,均为疏水性蛋白。系统发育分析表明,SpNHX 蛋白可分为 2 个亚组,同一亚组具有相似的保守基序。多序列比对结果发现,SpNHX 均具有 Na+/H+ exchange 保守结构域。转录组数据和荧光定量 PCR 结果显示,SpNHXs 基因在盐胁迫下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诱导,其中 SpNHX1、SpNHX9、SpNHX10、SpNHX11 和 SpNHX12 在盐胁迫下显著上调表达。【结论】本研究明确了海马齿 NHX 基因家族在高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表明 SpNHX1、SpNHX9、SpNHX10、SpNHX11 和 SpNHX12 可能参与海马齿盐胁迫响应,为进一步研究 NHX 在海马齿耐盐过程中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6.
海马齿生态修复技术在福建等地的应用效果显著,但能否应用于杭州湾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杭州湾水域的主要问题是富营养化,海马齿在快速生长过程中能够吸收大量氮、磷,从而移除水体中过剩的营养盐。本文通过研究海马齿对不同光强、盐度和温度的生态适应能力,并对低温和高盐2种生态逆境及复合逆境进行进一步研究,以满足实际情况中海马齿修复杭州湾湿地或水域所面对的逆境状况。结果表明:(1)海马齿对光强耐受范围较广,光饱和点为300μmol/(m2·s),不耐受强光照射,但强光对相对电子传递效率抑制较低。(2)海马齿对盐度耐受范围较宽,低盐和淡水条件下均可生长,能耐受25以上高盐;盐度在15以下时生长状态最佳,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适宜的盐处理能促进根系生长发育。(3)海马齿对温度耐受范围广但不耐受低温。高温下海马齿依然保持较高生长率,25℃时生长状态最佳,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表现为干物质积累较快,植物的株高、根长增长较快,叶片数量增加。5℃时遭受低温胁迫,该胁迫可逆,升温后植物可恢复生长,0℃时约24 d植株完全死亡。(4)复合逆境实验结果显示,5℃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