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6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16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浮萍净化N·P污染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斌  蔡树美  郎莎莎  钱晓晴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102-10103
[目的]明确浮萍净化污水TN和TP的特点,筛选高效净化氮磷有机污水的浮萍优化品种。[方法]从扬州市和昆山市各采样点选取的当地3种有代表性的浮萍品种为供试材料,以经稀释5倍、10倍的牛场厌氧废水为供试污水,设置5种不同浮萍对2种不同浓度污水的10组净化处理,在实验室条件下考察了不同浮萍品种对不同浓度污水氮和磷的净化效果。[结果]污水TN和TP浓度随浮萍处理时间(0~10d)增加而持续降低;紫萍属浮萍对TN和TP的净化能力优于浮萍浮萍;浮萍对稀释5倍的供试污水TN和TP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71.14%和81.00%;浮萍对稀释10倍的供试污水TN和TP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2.18%和91.33%。[结论]紫萍属浮萍可作为适合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高效净化氮磷有机污水的浮萍优化品种。  相似文献   
32.
又叫“青萍”、“紫浮萍”。浮萍科浮水小草本。植物体叶状,倒卵形或长椭圆形,对生,两面均绿色。花白色。一般用芽繁殖。既可作饵料、饲料,又可作绿肥。适宜于水质肥厚、背阳光的静水中(如河沟、沟渠等地)繁殖。水温在22℃以上时,每亩水面放萍种15~20公斤,即能自行繁殖生长。浮萍繁殖力极强。  相似文献   
33.
为了解浮萍领域的研究分布与研究现状,对1925-2013年SCI 收录的浮萍(duckweed)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检索到浮萍研究论文1 742篇,年发文量总体呈增长趋势,1990年后年发文量与论文总被引次数显著升高;美国无论发文量、总被引频次和H指数都远超过其他国家,排名第一,综合体现了美国在浮萍研究的主导地位;中国在总发文量居第五位;刊载文献最多的期刊是美国的《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浮萍研究方向主要分布在环境科学与生态、植物科学、毒理学方面;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浮萍对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净化效应方面。  相似文献   
34.
浮萍在Cd、Zn污染水体植物修复中的应用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艳葵  韦星任  蓝梓铭  李婷  姚秋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163-15165,15182
[目的]考察浮萍在重金属污染水体修复中的应用潜力。[方法]以青萍种浮萍为试验材料,采用含不同浓度Cd、Zn的培养液对其进行培养,研究不同处理青萍的生长状况及叶片色素含量,分析Cd、Zn浓度对青萍吸收N、P及吸附重金属能力的影响。[结果]Cd、Zn浓度对青萍生长状况影响显著;随着Cd、Zn初始浓度的增加,青萍叶绿素a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呈下降趋势。青萍对培养液中N、P的吸收能力随Cd、Zn离子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重金属浓度过高时,青萍对N、P不仅无吸收,反而将细胞中的N、P溶出;青萍对Zn的富集、吸收效果较好。[结论]青萍在Zn污染水体修复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5.
为了分离组织特异性、诱导性的启动子,本研究根据新克隆的浮萍rbcS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改进的5'walking技术从浮萍基因组中克隆了一个新的rbcS基因启动子,命名为SSU5C基因启动子。序列分析表明:SSU5C基因启动子长度为1543bp,含有保守性元件TATA和CAATbox,并且含有水杨酸、脱落酸、赤霉素、茉莉酸甲酯等植物激素和葡萄糖等的保守顺式作用元件。Insilico分析初步推测SSU5C基因启动子受多种信号途径的协调调控。  相似文献   
36.
以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小浮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初始种植密度、光照时间和供试水的氮、磷、COD对小浮萍生物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P和COD对小浮萍生物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N>COD>P;高COD对小浮萍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COD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3种形态的氮对小浮萍生物量增加的促进作用依次为NO3--N>CH4N2O>NH4+-N,且投加NH4+-N的小浮萍生物量随NH4+-N浓度的升高而下降;磷浓度对小浮萍生物量的影响较小;初始放养密度对小浮萍生长有较大影响,初始放养密度过大过小均会影响小浮萍生物量的增加;N、P充足时,小浮萍生物量随光照时间的增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37.
陆玉芳  周影茹  施卫明 《土壤》2014,46(6):1097-1102
本研究对太湖地区高效除氮紫背浮萍Spirodela polyrrhiza(HZ1)和低效除氮青萍Lemna minor(WX3)的根系分泌物进行了连续收集和分离,并考察了根系分泌物剂量与成分对反硝化细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脱氮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两种浮萍根系分泌物总组分均能显著促进P.fluorescens的脱氮效率,但对P.fluorescens的生长无影响。HZ1根系分泌物总组分(HO)促进作用显著高于WX3根系分泌物总组分(WO),这与HZ1对水体的除氮效率高于WX3的结果一致。两种浮萍根系分泌物各组分也有不同的效果,其中仅WX3根系分泌物酸性组分(WA)显著抑制了P.fluorescens的脱氮效率,HZ1根系分泌物不同组分是促进或无作用。总体上,P.fluorescens的脱氮效率随浮萍根系分泌物及其各组分添加剂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WA组分先下降后基本不变,各组分在剂量为1.0%(v/v)时起最大效果。总之,根系分泌物与浮萍–微生物耦合系统的除氮效率密切相关,酸性组分是两种浮萍根系分泌物促进P.fluorescens脱氮效果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8.
为探究不同施氮量下2种浮萍[青萍(Lemma minor)和紫萍(Spirodela polyrrhiza)]对稻田田面水氮含量动态的影响,设置5个氮梯度(0、90、180、270、360 kg N·hm-2),研究浮萍对稻田田面水氨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及全氮含量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田面水${NH_{4}}^{+}$-N和全氮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添加2种浮萍的稻田田面水${NH_{4}}^{+}$-N含量随培养时间延长呈逐渐降低的趋势。通过对不同氮梯度下${NH_{4}}^{+}$-N含量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添加紫萍的田面水${NH_{4}}^{+}$-N含量较青萍低,表明添加紫萍更有利于减少稻田${NH_{4}}^{+}$-N的流失。在N270和N360处理下,全氮含量在整个培养期间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表明高氮量输入(270 及360 kg N·hm-2)下,添加的浮萍在前期氮素浓度较高时可吸收氮素,而在后期浓度较低时可通过自身腐解向田面水中释放氮素,从而提高后期(培养30 d)田面水氮含量,对于降低施肥初期田面水氮素径流流失风险和保证施肥后期作物的氮营养供应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为通过放养浮萍优化稻田氮素利用、减少稻田氮素流失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9.
为了全面正确地评价咪鲜胺及其制剂和主要代谢物施用后的生态环境效应和生物毒性,以三叶浮萍(Lemna Paucicostata)为实验材料,采用光照恒温培养法,研究了咪鲜胺及其制剂和主要代谢物(包括BTS44595、BTS44596和BTS45186)对三叶浮萍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Prochloraz、Sportak、BTS44595和BTS44596对SOD活性和POD活性的影响由激活作用转变为抑制作用,而BTS45186对SOD和POD活性的影响则表现为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对SOD和POD活性的抑制作用越强;Prochloraz和Sportak对SOD和POD活性的影响较大, 但两者之间的差异不大,不过Proehloraz对三叶浮萍的SOD和POD活性的影响早于Sportak的影响.Pmchloraz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对SOD和POD活性影响的大小顺序 :B3S45186>Prochloraz>BTS44596>BTS44595.这说明Prochloraz降解为代谢产物BTS44595和BTS44596的过程是一个毒性下降的解毒过程,而BTS44595和BTS44596降解为BTS45186的过程是一个毒性上升的增毒过程.  相似文献   
40.
浮萍混养体系对养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的处理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养猪场废水的达标处理工艺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将供试废水加到水生植物处理装置中,再加入处理稀释养猪场废水后的健康浮萍及水花生,于人工气候培养箱内连续培养1周,监测COD、NH4+-N、TP和pH值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废水COD、NH4+-N和TP浓度均持续降低,总去除率分别为75.7%、47.6%和83.0%,最终出水浓度分别为336.51、95.2和7.2 mg/L,处理系统运行良好。[结论]利用浮萍混养体系处理养猪场废水具有较好的经济可行性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