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7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28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将淀粉、活性炭加入聚乙烯醇溶液中与甲醛进行缩醛化制备聚乙烯醇/活性炭多孔复合材料,用该复合材料处理以甲基橙模拟印染废水。结果表明,在聚乙烯醇用量为10 g,活性炭为5 g时,最佳的淀粉和甲醛(37%~40%甲醛溶液)用量分别为10 g和6 ml。研究了再生温度对复合材料再生后吸附率的影响,发现最佳再生温度为50℃。  相似文献   
12.
以江西大岗山天然丝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有机碳、活性碳和缓效碳质量分数的时空变化特征,为该区域丝栗栲林土壤生态系统固碳现状评价与林业持续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重铬酸钾容量法及室内28 ℃恒温条件下矿化培养和双指数方程拟合方法分别获取不同时期土壤有机碳总量以及土壤活性碳和缓效碳质量分数。土壤有机碳、活性碳和缓效碳质量分数的时空变化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数据间的多重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LDS)法。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总量以及土壤缓效碳和活性碳质量分数具有相同的剖面特点,0~20 cm表层富集现象明显;和其他时期相比,8月层间质量分数变化最强烈(P < 0.05)。0~100 cm深度范围内,土壤有机碳总量以及活性碳和缓效碳质量分数都表现出4-6月增加、8月最大,其后降低的时间变化特征。4-6月和8-10月0~20 cm土壤缓效碳—活性碳转化强烈,土壤缓效碳质量分数变化显著(P < 0.05),成为影响该阶段土壤有机碳总量显著变化的重要因素。土壤活性碳质量分数没有明显的时间差异变化;4-6月是0~20 cm土壤活性碳质量分数增速最快的阶段,增加速率达1.30 g·kg-1·月-1,但由于受到活性碳—缓效碳强转化和梅雨淋洗的影响,土壤活性碳质量分数没有出现明显增加。土壤有机碳总量和缓效碳质量分数的时空变化特征更为一致。  相似文献   
13.
鸡油菌菌丝体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贺红早  许丽春  张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826-16827
[目的]为鸡油菌的驯化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野外采集鸡油菌,分别配制10种不同pH值和活性碳添加量的培养基对其进行培养,25℃连续培养45d,通过测定不同处理菌丝体的生物量,研究培养基pH值和活性碳添加量对鸡油菌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培养基过酸、过碱都会抑制鸡油菌菌丝体生长,培养基pH值为6.0时,鸡油菌菌丝体干重最大,为40.3mg/瓶,增殖倍数为26.85倍;活性碳对鸡油菌菌丝体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培养基中活性碳含量为0.03%时,鸡油菌菌丝体干重最大,为65.7mg/瓶,增殖倍数为43.77倍。[结论]鸡油菌生长的最适培养基pH值为6.0,活性碳添加量为0.03%。  相似文献   
14.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会影响土壤碳氮通量的活性有机质储量,以撂荒地、沙棘灌木林、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和华北落叶松-白桦-山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容重、持水量、粒径组成、分型维数和pH值,并应用H2SO4两步酸水解法测定了土壤活性和顽固性碳氮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5年弃耕撂荒地土壤理化特征及不同活性有机质含量最差,而沙棘灌木林和乔木林在土壤物理、化学特征和有机质含量方面均有所提高,尤以混交林土壤质量最佳。有机碳和不同活性碳是撂荒地的2~3倍左右,总氮及不同活性氮提高幅度较小,在1.1~1.5之间。土壤活性碳氮受季节变化较大,其中活性碳季节变化幅度更为显著,同时季节效应因土地利用方式而异。土壤持水量、粘粒和分型维数与顽固性有机质含量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活性碳氮分别与有机碳和总氮显著相关。各监测指标显示在几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自然次生混交林是最佳土地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伊犁河谷托乎拉苏大草原占据优势的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海拔梯度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解析苦豆子蔓延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了解伊犁河谷草原毒害草蔓延机制及提供草原毒害草管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随着海拔的上升而增加,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而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均随海拔、土层的增加而增加。根据相关性分析可知,土壤活性有机碳的3种组分与总有机碳、全氮以及土壤湿度3个指标之间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且3种组分之间也相互存在显著相关。研究表明海拔、全氮含量以及总有机碳3个指标显著影响苦豆子种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树脂及活性碳吸附技术回收大豆乳清中的异黄酮和低聚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用树脂及活性碳吸附方法回收大豆乳清废水中的大豆异黄酮和低聚糖进行了研究。测定了树脂及活性碳吸附饱和曲线,研究了异黄酮和低聚糖的洗脱条件,建立了该法处理大豆乳清废水回收大豆异黄酮和精制大豆低聚糖的工艺。结果表明:处理1t废水,约可回收40%的大豆异黄酮130g,精制大豆低聚糖浆9kg,并将乳清废水的COD和BOD分别由13600和7800降至960和340。本法处理乳清废水可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侵蚀环境退耕撂荒地土壤活性有机碳与碳库管理指数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时空互代法,以典型侵蚀环境纸坊沟流域生态恢复过程中不同年限的撂荒地为研究对象,选取坡耕地和天然侧柏林为对照,分析了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TOC)、活性有机碳(LOC)、非活性有机碳(NLOC)及碳库管理指数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侵蚀环境的坡耕地土壤碳库各组分含量较低,土壤碳库处于高速低效率运转;撂荒后可以显著增加土壤碳库各组分含量,并随恢复年限呈显著线性关系,50 a时,TOC、LOC和NLOC分别较坡耕地增加169%、144%和201%,为侧柏林的35%、39%和33%;碳库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较坡耕地明显增加,增幅分别达到169%和117%,仅为侧柏林的35%和42%.表明坡耕地撂荒后,土壤碳库转化效率逐步提高,土壤管理经营更趋于健康科学,但相对于破坏前天然林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有机碳、活性有机碳、非活性有机碳、碳库指数、碳库管理指数与土壤主要肥力因子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反映生态恢复过程土壤质量演变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扩张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扩张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在毛竹扩张水平方向上设置毛竹纯林、竹-针-阔混交林、针阔混交林3种林分样地,分别采集土壤,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毛竹扩张,林地表层土壤水解氮含量明显提高,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但对土壤pH值、全氮、全磷含量影响不大;土壤水溶性碳、微生物量碳、矿化态碳均随着毛竹的扩张,其含量不断增加,与针-阔混交林相比,分别增加了50.3%、36.5%和66.1%,且扩张的不同阶段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各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百分率也随着毛竹的扩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李冰 《警犬》2014,(9):54-54
产品名称:不锈钢活氧喷泉饮水机规格:底座直径约34cm,高约22.8cm容量:约3.6L产品功效及特点:此不锈钢活氧喷泉饮水机由美国兽医发明,目前已申请专利。该产品可以改善您家狗狗的健康。独一无二的喷泉式设计,悬空瀑布式水流,从一个喷口像喷泉般射到碗里,可以注入更多的氧气让活水更新鲜。尤其适合喜爱饮用水龙头流出效果的狗狗。内置活碳层能够过滤水质,它能不断地通过活性碳过滤循环水及冷冻保鲜,可有效除去食物粒子、头发、氯和气味,保证喂水清洁无味。  相似文献   
20.
专利号:200710300053.5目前,造纸废水的处理采用活性碳等化学试剂,虽然处理后可达到国家环保要求,但是成本很高。煤矸石是煤矿的废弃物之一,含有大量的硅酸盐和硅铝酸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