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34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5篇
  37篇
综合类   8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李云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1):88-90,160
目前洱海流域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尚不完善,存在补偿资金来源有限,补偿标准不尽合理,补偿形式单一等问题,指出政府要强化生态建设和保护责任,构建森林价值评估体系和补偿标准,拓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渠道,建立健全完善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法律法规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2.
为分析1998-2016年洱海流域磷素时空变化特征,本研究通过输出系数模型计算1998、2005、2010、2016年洱海磷污染负荷,以细化磷污染来源。结果表明:1998-2016年,洱海总磷污染负荷总体呈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流域内点源污染增加、面源污染减少,但面源污染仍是主要污染源。其中,1998年洱海流域总磷污染负荷为390.273 t,2005年为402.150 t,2010年为398.879t,2016年达到最高值429.451 t。农业面源、畜禽养殖粪便和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是洱海流域三大污染来源,其产生平均负荷分别占总磷污染负荷的48%、18%、15%。洱源县总磷污染负荷达205.608 t,大于大理市污染负荷。洱海子流域总磷单位面积负荷集中于86.027~540.519 kg·km^-2·a^-1,其中子流域1~14变化明显。今后流域治理过程中可通过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实现畜禽粪便科学还田、合理施用化肥等方式,减少磷素向水体中的排放量,从而实现流域内磷素的合理循环。  相似文献   
183.
地膜再利用对河套地区向日葵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普通地膜覆盖残留对农田环境的污染,2009-2011年在河套地区进行了旧膜、新膜及露地栽培向日葵对比试验,研究地膜再利用对向日葵农艺性状和产量及其相关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旧膜的株高、茎粗、盘径、叶干重和地上部总干重均显著高于露地,其中,两年的株高分别高6.3%和7.5%,茎粗分别高6.8%和17.4%,盘径分别高8.0%和9.6%,叶干重分别高24.9%和33.2%,地上部总干量分别高29.4%和25.3%;旧膜的茎粗略高于新膜,无显著差异,旧膜的株高、盘径、叶干重和地上部总干重均略低于新膜,无显著差异。旧膜覆盖下向日葵的每盘粒重、百粒重及产量均显著高于露地,其中,2年的每盘粒重分别高3.3%和10.4%,百粒重分别高3.7%和5.8%,产量分别高11.4%和16.8%;与新膜无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说明旧膜仍具有改善向日葵农艺性状和提高产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4.
研究不同深度沉积物磷形态的分布规律,探讨沉积物的理化性质及可提取态Fe、Al、Mn和Ca浓度对磷形态分布的影响,为深入理解沉积物内源磷的迁移转化过程和释放机理提供支持。在洱海罗时江湿地入口、湿地内部和湿地出口设置6个样点,采用柱状沉积物采样器采集每个样点20 cm以上的沉积柱样品,应用连续分级提取分析了湿地沉积物无机磷形态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空间分异规律,讨论了理化指标、可提取态金属元素浓度等沉积物环境因子对无机磷形态空间分异的影响。结果表明:(1)洱海入湖河口湿地沉积物总无机磷(TIP)含量变化范围为1 360.24~2 093.66 mg/kg,其中残渣态磷(RP)含量最高,占比62.94%~85.18%,铁/铝结合态磷(Fe/Al-P)和钙结合态磷(Ca-P)占比分别为9.37%~25.97%和0.54%~11.42%,可交换态磷(EP)和水溶态磷(DP)含量最低,占比分别为0.94%~3.91%和0.22%~0.65%;(2)水平方向上TIP和各形态磷含量总体上均呈现沿水流方向逐渐递减的规律,其中TIP、EP、Fe/Al-P和Ca-P在出口位置含量稍高于湿地内部,垂直方向上DP、...  相似文献   
185.
洱海湖滨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洱海是云贵高原第二大湖泊,拥有生物较为丰富的湖滨带和特有种,如螺蛳(Margarya melanioides)、绘环棱螺(Bellamya limnophila)。2009年5月和12月在洱海湖滨带开展调查,共采集到底栖动物30个分类单元;其中,寡毛类、摇蚊科幼虫和软体动物等主要类群为11种、7种和9种,分别占物种总数的36.7%、23.3%和30.0%,其它动物3种。在密度方面,群落结构以寡毛类为主,平均密度达488个/m2(占总丰度的89.7%),密度峰值出现在弥苴河口(7424个/m2);而在生物量方面则以软体动物占优势,平均生物量为67.26g/m2(占总丰度的91.4%)。按密度的平均相对丰度计算,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为第一优势种(平均相对丰度24.4%),其次为异腹腮摇蚊(Einfeldia sp.)(13.2%)、苏氏尾鳃蚓(Branchiura sowerbyi)(11.6%)和正颤蚓(Tubifex tubifex)(11.5%)。按生物量计算,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sp.)为第一优势种(占总生物量的79.3%),其次为河蚬(Corbicula fluminea)(10.6%)和环棱螺(Bellamya sp.)(6.2%)。洱海的Shannon-Wiener指数平均为1.08,西岸比东岸的生物多样性指数要高。  相似文献   
186.
2009年开展了洱海流域水生被子植物区系研究,共发现38科、76属、100种。从科、属、种3个层面看,热带类群占显著优势,这与洱海流域所处的气候带相一致。世界分布种多为建群种和优势种。对比以前的调查结果,洱海流域水生植物资源显著退化,物种多样性显著下降,特别是特有种和珍稀濒危物种匮乏,仅有1种;外来入侵种呈进一步扩大趋势。针对以上特点,预测洱海流域水生被子植物未来从数量和种类上将进一步减少,入侵种危害程度将进一步扩大,对流域的生态保护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7.
云南省洱海北部地区农田面源污染现状及控制的补偿政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田面源污染是洱海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利用在洱海北部地区收集的实地调研数据,从化肥施用与流失和秸秆利用情况.分析了该地区的农田面源污染现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农田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大蒜田与玉米田的氮磷流失,以及大蒜秸秆与玉米秸秆的焚烧或丢弃.从补偿对象与主体、补偿标准、补偿环节与方式、配套政策四个方面,探讨了农田面源污染控制的补偿政策,并结合在洱海北部地区的实地调研资料,分析了测土配方施肥和秸秆还田两种农田面源污染控制技术采纳的补偿政策案例;提出政府应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指导、教育培训、"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8.
潘牛 《淡水渔业》1973,(12):9-16
云南省温泉多,分布广,据不完全汇集,温泉出露点达436个。这些地热异常区主要与燕山期、喜山期的岩浆活动有密切相关,主要有澜沧水系的箭川——大理地区,泸水以南的澜沧断裂带以西的广大地区及云龙——维西一带,临近盘龙江断裂带的西翼滇池地区;通海山字形构造的弧顶前面的异龙湖、大屯海一带。温泉出露点主要在山问盆地周围和高原湖?白沿岸,  相似文献   
189.
选择墨西哥柏、园柏、侧柏、余甘子、大叶榕、车桑子在洱海面山作造林树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6个试验树种中,墨西哥柏是最适合在洱海面山上造林的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190.
研究植物专类园的历史、特征、设计原则和类型等,结合大理洱海公园现状和梅竹园现场特征,根据场地生态环境和景观要求选择造型优美的梅和竹类植物,利用景观造景的手法设计了梅竹园的植物景观,创建集科普与观赏于一体的梅竹植物专类因特有的植物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