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20篇
  免费   3356篇
  国内免费   4533篇
林业   5213篇
农学   3702篇
基础科学   4672篇
  20152篇
综合类   41936篇
农作物   2463篇
水产渔业   563篇
畜牧兽医   3838篇
园艺   5198篇
植物保护   2772篇
  2024年   996篇
  2023年   2735篇
  2022年   3371篇
  2021年   3604篇
  2020年   2959篇
  2019年   3311篇
  2018年   1981篇
  2017年   2814篇
  2016年   3302篇
  2015年   3245篇
  2014年   4597篇
  2013年   4522篇
  2012年   5493篇
  2011年   5281篇
  2010年   4649篇
  2009年   4507篇
  2008年   4461篇
  2007年   3665篇
  2006年   3486篇
  2005年   3207篇
  2004年   2249篇
  2003年   1973篇
  2002年   1601篇
  2001年   1543篇
  2000年   1268篇
  1999年   1091篇
  1998年   863篇
  1997年   845篇
  1996年   830篇
  1995年   829篇
  1994年   847篇
  1993年   803篇
  1992年   745篇
  1991年   888篇
  1990年   697篇
  1989年   685篇
  1988年   84篇
  1987年   76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21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9篇
  1965年   20篇
  1958年   15篇
  1957年   109篇
  1956年   13篇
  1955年   21篇
  1954年   12篇
  1953年   63篇
  1952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本研究通过对东祁连山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的7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结合青藏高原土壤元素背景值,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做出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7种重金属元素的均值都超过了土壤元素背景值,其中Zn和Ni平均含量较高,为196.67 mg·kg-1和74.28 mg·kg-1,分别是土壤背景值的3.20和3.00倍,形成了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现象;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系数法分析显示,各类型土地平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2.84,属于中度污染程度,其中农田平均污染指数最大,为3.10,达到了重度污染水平;草地为2.71,湿地最小为2.49,均为中度污染水平。各类型土地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系数为94.31,其中农田类风险系数最高,为101.90,草地类为92.22,湿地为73.29;各类型土壤中Zn元素变异系数最低;Cd元素变异系数最高。  相似文献   
992.
生草对关中地区有机猕猴桃园土壤养分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不同生草模式对关中地区有机猕猴桃园土壤养分及细菌群落的影响,试验设置多年生黑麦草+毛苕子(Mode 1)、多年生黑麦草+草木樨(Mode 2)、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Mode 3)及鼠茅草(Mode 4),以自然生草处理为对照(CK),观察草种生长特性、研究生草对果园耕层(0~20 cm)土壤养分影响,采用高通量测序法分析细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鼠茅草越冬率最高,样地杂草株数最少。人工生草较自然生草有机质提高了6.46%~38.63%,以多年生黑麦草+毛苕子效果更为明显,且该处理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最为显著,分别为3.37、44.17和3.46 mg·d-1·g-1。同时,与自然生草相比,多年生黑麦草+毛苕子、多年生黑麦草+草木樨和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提高了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多年生黑麦草+毛苕子存在最多差异显著的细菌分支。综上,关中地区有机猕猴桃园种植多年生黑麦草+毛苕子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93.
本文概述了黄羊灌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现状及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管网改造为重点;深化改革,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合理确定水价;加强管理,提高效率;加强水质监测,提高饮用水标准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94.
我国是农业大国,灌区渠道工程对农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灌区渠道工程的管理和养护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期能够提升灌区渠道工程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95.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中需描述地块内污染物分布范围及确定土壤修复区域,目前不同的修复公司对此无统一的技术规定,不同案例使用的方法不同.文中主要是利用Surfer软件和Auto CAD结合使用生成等值线图件,据此确定污染土壤修复范围的方法,同时基于实际的土壤调查案例介绍该操作步骤及使用技巧,为土壤修复污染方量提供一种便捷方法,...  相似文献   
996.
为探究云南普洱地区有机茶身份辨识特征,完善高原有机茶身份辨识技术,选取云南省普洱市的5个代表性有机种植认证茶园(ZX、LS、CYT、YS、HL)和相邻的5个常规茶园(C-1、C-2、C-3、C-4、C-5),采集300余份茶叶和土壤样本,结合稳定同位素比例质谱仪、元素分析仪等测定茶叶和土壤的δ15N丰度、δ13C丰度、全氮、全碳、有机碳、碱解氮等指标,通过因子分析和判别分析的方法构建了有机茶叶同位素-土壤性质判别模型,并使用Holdout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不同茶园有机茶叶与相邻常规茶叶相比未表现出一致的δ15N,δ13C值差异规律,因此,使用单一稳定同位素因子难以鉴别有机茶。通过进一步对茶叶和土壤性质进行因子分析,筛选出6个适合判别的特征向量,构建了基于同位素特征和土壤性质的多元有机判别模型,其判别函数方程为:y=-0.081(茶叶δ15N)+0.819(茶叶δ13C)+0.093(土壤全氮)+2.117(土壤全碳)-0.155(土壤有机碳)+2.870(土壤pH)+4.232,y<0.5为常规茶,判别准确度为92.3%。综上,基于同位素特征值和土壤性质参数指标构建的多元有机判别模型可实现云南省普洱市高原有机茶身份的准确判别。  相似文献   
997.
土壤熏蒸对土壤氮循环及其功能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熏蒸凭借高效、广谱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但正因为其具有广谱性,熏蒸剂在杀死土壤中有害生物的同时,也影响着驱动土壤中各种元素循环、转化的非靶标微生物。土壤氮循环是连接大气、土壤和水体的重要枢纽,而与氮循环有关的关键过程主要由微生物所驱动,因此,土壤熏蒸势必会影响氮循环中的物质转化。已有研究表明,熏蒸剂可显著改变一些与土壤氮循环相关的功能基因及功能微生物的种类及丰度,其中一些熏蒸剂在进行熏蒸处理后,短期内均能提高土壤中氮的矿化速率,增加土壤中的氮素累积矿化量,而固氮、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均受到抑制,可提高对氮素的利用率。本文就常用的几种熏蒸剂在进行土壤熏蒸后,对土壤中氮循环中的固氮、矿化、硝化和反硝化等反应中的各个关键过程和功能微生物产生的影响进行综述,可为研究土壤熏蒸的环境风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8.
为受重金属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受重金属污染的地块进行田间试验,探索水稻、四季豆、白菜、西红柿、茄子、南瓜、缸豆、高粱、黄瓜、黄豆、糯玉米11种农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农作物对不同重金属元素吸收不同。在土壤重金属Cd和Hg超过风险筛选值,Cr、As、Pb含量低于风险筛选值的地块,除水稻和茄子的Cd超过限量值外,其余作物中的Cr、As、Cd、Hg、Pb含量均未超过限量值。11种农作物均未检出Hg;11种农作物中的Cr含量为水稻>白菜>高粱>黄豆>豇豆,其余农作物中均未检出;As含量,除南瓜、黄豆和糯玉米未检出外,其余农作物的As含量为水稻>白菜>豇豆>四季豆>西红柿=黄瓜>高粱>茄子;Pb含量为白菜>水稻>高粱>黄瓜,其余农作物中均未检出;Cd含量,水稻和茄子中的Cd含量超过国家标准限值,除南瓜未检出外,其余农作物中的Cd含量为水稻>白菜=茄子>黄豆>四季豆>豇豆>糯玉米>黄瓜>高粱。  相似文献   
999.
为构建快速低廉的火龙果果品提质增效模型提供基础数据,基于物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构建一套适宜贵州山地火龙果园田间土壤养分自动实时监测系统,并对节点部署、系统功能设计、通讯机制进行分析,对系统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功能运行良好,能够实时采集土壤氮、磷、钾、温湿度等参数,绘制参数变化曲线和数据管理等,系统稳定运行时间达98.17%,土壤养分检测精度达99%以上。系统的构建为实现火龙果园田间土壤养分实时监测提供了理论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00.
施用富含有机成分的物质调控农田重金属砷污染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与环境价值的污染防治手段.不同有机物质(如水溶性有机酸、有机肥、生物炭等)可影响砷土壤环境化学行为,主要包括土壤中砷的有效性、形态转化、土壤-农作物系统砷的迁移,进而改变农作物对砷的富集.本文综述了有机物质在改变土壤砷生物利用度,影响砷在土壤中赋存形态的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