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6篇
林业   86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257篇
  235篇
综合类   585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86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6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51.
西安草滩渭河古河漫滩沉积与洪水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野外调查、历史文献记录和106个样品的粒度分析,对草滩渭河沉积剖面的洪水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渭河300年来洪水沉积分层明显,对洪水的发生和短期降水量变化反映清楚,分辨率高,能够作为很好地指示洪水和降水量变化的指标。CT剖面厚度约4.5 m,为古洪水沉积层,剖面随深度变化具有明显的粗细变化节律。共分为21个沉积层,指示了21次较大规模的洪水。CT剖面反映的21个阶段的洪水深度和规模由大到小的变化顺序为:第13阶段>第5阶段>第17阶段>第14阶段>第12阶段>第6阶段>第2阶段>第1阶段>第18阶段>第4阶段>第3阶段>第10阶段>第11阶段>第8阶段>第21阶段>第9阶段>第15阶段>第20阶段>第19阶段>第16阶段>第7阶段,其中第13,5,17,14,12,6,2,1阶段为特大洪水阶段,第18,4,3,10,11,8,21,9,15,20,19,16,7阶段为大洪水阶段。CT剖面粒度成分显著大于120年来的洪水沉积,反映了草滩剖面洪水发生时,水动力强,流量大,指示当时降水量应当较多。西安草滩CT剖面第1,2,5,6,12,13,14,17层沉积时,高出河床之上的洪水深度大于6.5 m,其余15个阶段的洪水深度等于或小于6.5 m。  相似文献   
52.
从吕梁“9·19”特大暴雨洪水看淤地坝的防洪减灾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9月19日,山西省吕梁市多个县(市、区)突降大雨或暴雨,局部降特大暴雨,暴雨引发的洪水造成了较大损失。位于暴雨中心区的方山县店坪沟流域、石张流域和离石区阳坡流域坝系的71座大中型淤地坝共拦蓄洪水1 430万m3,除5座受损外其余均经受住了这场暴雨洪水的考验,突显了其在拦蓄泥沙、调节洪水、减轻灾害方面的重要作用,成为保护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实屏障。在此次淤地坝抗洪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淤地坝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立稳定的投资渠道、加快淤地坝除险加固步伐、坚决杜绝破坏淤地坝的行为、切实加强淤地坝防汛工作等4条建议。  相似文献   
53.
过境洪水大多由主干河道直接排入大海,在此过程中过境水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实现有效利用过境洪水资源成为缓解流域水资源矛盾的重要举措。既能合理安全的利用过境洪水,又不增加防洪压力,成为提升洪水利用效益的关键。在探索构造过境洪水资源风险决策模型基础上,实施区域过境洪水资源利用风险因素识别,针对大坝泄洪量以及安全风险实施评估,阐明了洪水风险损失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并将模型最优解作为水库水位调整参考,从而实现对过境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估。  相似文献   
54.
近期的强降雨导致一些地方的稻田被洪水淹没,造成头季稻严重减产或绝收,建议通过蓄留"洪水再生稻"以降低损失。"洪水再生稻"蓄留技术主要措施:(1)选好稻田。选遭受洪水浸泡、倒伏但根系尚未死亡的稻田进行蓄留再生稻。(2)及时割苗。蓄留洪水再生稻的田块,在洪水退去后的2天左右应及时割苗,割除的稻草可顺行放置田间,以利保温抗旱、抑制田间杂草、增加有机  相似文献   
55.
平溪河李树至洞坪段经多年水流冲刷,部分临河护岸难以发挥防洪功用,急需河道治理工程设计.本文依据禾滩水文站实测水文观测数据,对工程区进行设计洪水计算、设计水面线计算、施工期洪水计算.同时,选定设计基准年为2013年,堤防、护岸工程级别为5级,重点对治导线布置、提防方案选定、重力式浆砌石挡墙断面设计等河道治理工程设计中的核心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6.
湿地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湿地、海洋、森林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是自然界中具有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湿地是野生动植物的家园,具有调蓄洪水、降解污染物、调节气候的作用,也是人类生产休闲的场所:湿地又被喻为“地球之肾”“生命摇篮”“物种基因库”。湿地的保护管理影响到林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研究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源泉,为提高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我国283个地级市2001—201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Metafrontier-Malmquist指数测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并进行分解。【结果】(1)2001—2018年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为6.60%,其增长主要依靠农业技术进步拉动,农业技术效率的贡献较小,增长规律呈现出先波动上涨再波动下降的“倒U型”增长趋势。(2)优先发展区、适度发展区和保护发展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别为6.00%、8.70%和10.01%。(3)优先发展区内的地级市农业技术效率较高,适度发展区内的地级市农业技术进步较快。【结论】改善农业技术效率,促进区域农业协调发展和提高农业增长质量是提升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9.
通过解释洪水资源化的概念,说明重庆市洪水特征,讨论了洪水资源化的措施和途径,比如对现有的病险水库进行修复加固、对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建设地下水库回灌地下水、建设跨区域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城市雨洪工程等,文中还提到了洪水资源化的非工程措施方面,这些措施对重庆市寻求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生态环境容许的洪水资源化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0.
吴劭辉 《节水灌溉》2007,(8):101-103
以浙江省余姚市梁辉水库为例,以水库防洪安全为前提,在不降低水库防洪标准和下游防洪目标安全的情况下,对水库汛限水位进行调整研究,以便增加水资源供给量,充分发挥水库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