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12篇
  免费   489篇
  国内免费   1235篇
林业   1170篇
农学   4068篇
基础科学   638篇
  456篇
综合类   21940篇
农作物   5993篇
水产渔业   222篇
畜牧兽医   2160篇
园艺   5426篇
植物保护   263篇
  2024年   177篇
  2023年   623篇
  2022年   680篇
  2021年   748篇
  2020年   680篇
  2019年   866篇
  2018年   509篇
  2017年   1002篇
  2016年   1178篇
  2015年   1245篇
  2014年   1691篇
  2013年   1576篇
  2012年   1887篇
  2011年   1980篇
  2010年   2003篇
  2009年   2119篇
  2008年   1994篇
  2007年   1943篇
  2006年   1758篇
  2005年   2056篇
  2004年   2313篇
  2003年   2162篇
  2002年   2051篇
  2001年   1754篇
  2000年   1174篇
  1999年   968篇
  1998年   832篇
  1997年   796篇
  1996年   738篇
  1995年   608篇
  1994年   501篇
  1993年   339篇
  1992年   367篇
  1991年   354篇
  1990年   303篇
  1989年   271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苏啤3号是江苏省沿海农科所用花药培养技术选育而成,200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 特征特性:正常株高75~80cm,比单二矮10~15cm,株型紧凑,矮秆耐肥抗倒.抗大麦黄花叶病、轻感白粉病和网斑病.较抗寒.经中国食品发酵所测定,其蛋白质为12.5%,细粉浸出物为81.3%,粗粉浸出物为79.7%,粗细粉差为1.6,a-氨基氮为204mg/100g,糖化力为239.9wk,库尔巴哈值为40.64,达国家一级啤麦标准.  相似文献   
162.
163.
宁杞4号是在宁夏枸杞栽培品种一大麻叶的基础上选育出的枸杞优良品系。具有早产、高产、优质等特点。宁杞4号的产量和品质与宁杞1号相当,但抗锈螨、瘿螨和抗黑果病能力强于宁杞1号。于2005年3月由宁夏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为"林木良种"。  相似文献   
164.
165.
166.
中葡萄1号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所葡萄新品种选育课题组和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园艺系共同选育的早熟优良品种.其亲本为:绯红×2-18-6(潘诺尼亚×玫瑰香),经胚培养获得杂种苗.  相似文献   
167.
优质杂交稻中浙优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浙优1号(原名中浙1号)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省种子公司合作。用中浙A作母本、航恢570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一个适宜于长江中下游区域作单季稻种植的优质杂交稻新组合。经多点生产示范和浙江省“8812计划”专家组实地考察.该组合主要表  相似文献   
168.
津夏3号是由两个自交不亲和系K80和K130配制而成的耐热一代杂种.对霜霉病、病毒病和软腐病的抗性强于对照夏阳50,生育期45~50 d(天),叶球头球形,结球紧实,平均单球质量1.0~1.5 kg,每667 m2净菜产量3 800kg左右,全国各地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69.
介绍了杂交水稻屉优418在盘山地区推广种植情况、品种优点、主要栽培技术,并阐述了该品种的增产机理和种植杂交稻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0.
近日,从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凯旋而归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研究员李云昌、李培武双双捧回了由国家领导人亲自颁发的烫金荣誉证书。他们分别主持完成的“高产优质抗(耐)病广适性油菜新品种中油杂2号的选育与应用”和“双低油菜芥酸硫甙定量速测技术及仪器的研制与应用”两项科研成果获得了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也是油料研究所继2001年同期获得两项国家奖励后又一次登上了国家领奖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