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6篇
林业   22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9篇
  6篇
综合类   247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444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1.
为研究总氨态氮(TAN)和pH对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斑马蛤2号(简称Zebra 2)品系幼贝潜沙的影响,在实验室内以天然海水为对照,研究了不同TAN质量浓度(0.12、0.51、1.03、1.64、2.93、5.93、12.30、28.00、54.90 mg/L)和pH(7.00、7.31、7.55、7.77、8.15、8.27、8.54、8.81、9.09)对Zebra 2蛤仔幼贝(壳长为4.78 mm±0.60 mm)潜沙的影响。结果表明:TAN胁迫试验显示,在水温20.7℃、盐度29和pH 8.12条件下,ρ(TAN)≤54.90 mg/L时对幼贝竖壳ET_5无显著性影响(P>0.05),对竖壳ET_(50)和潜沙ET_(50)的最大毒物允许浓度(MATC)为28.00~54.90 mg/L,对潜沙ET_(100)的MATC为0.51~1.03 mg/L,对24 h潜沙率的MATC为5.93~12.30 mg/L;pH胁迫试验显示,在水温27.1℃、盐度22.8及pH 7.00~9.09条件下,幼贝均能潜沙,但不同pH条件下潜沙速度有差异,pH为7.00~9.09时对幼贝竖壳ET_5无显著性影响(P>0.05),pH为7.55~9.09时对竖壳ET_(50)无影响,pH为7.31~9.09时对潜沙ET_(50)无影响,pH为7.31~8.27时对潜沙ET_(100)无影响,pH为7.00~9.09时对24 h潜沙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研究表明:适宜Zebra 2蛤仔幼贝潜沙ET_(100)的TAN为0.12~0.51 mg/L或pH为7.31~8.27;pH为7.00~9.09时对蛤仔幼贝24 h潜沙率无影响,而TAN≥28.00 mg/L时导致其24 h潜沙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12.
为检测氰戊菊酯对菲律宾蛤仔染毒培育25 d后消化腺细胞DNA的损伤情况,将菲律宾蛤仔分为6组进行不同剂量染毒,采用彗星实验技术进行DNA损伤分析,并通过Comet Score 1.5分析软件对拖尾率、尾长、彗尾DNA相对含量、尾矩、Olive矩等DNA损伤指标进行统计。在对各指标分别建立一元回归方程的基础上,又通过SPSS软件进行判定分析,筛选影响作用更大的检测指标,建立了多参数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菲律宾蛤仔各染毒组消化腺细胞DNA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且各检测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受损细胞极少,拖尾率仅为8.06%±1.94%,彗尾DNA相对含量、尾矩和Olive矩都接近0,0.067 5~1.080 0 mg/L染毒实验组各指标值显著增加。研究表明,各检测指标与染毒浓度表现出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随着染毒浓度递增,各检测指标都呈规律性地增长趋势,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多项式回归方程和多元回归方程均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通过多元回归方程可以有效地推断氰戊菊酯染毒浓度和染毒时间。  相似文献   
713.
不同地理群体菲律宾蛤仔的选择反应及现实遗传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不同地理群体的3龄菲律宾蛤仔(Pp莆田群体、Dp大连群体、Tp东京群体)进行了混合选择。测量了各实验组的壳长,计算了不同地理群体菲律宾蛤仔的选择反应和现实遗传力。结果表明,3个地群体菲律宾蛤仔子代的上选组壳长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菲律宾蛤仔的选择反应(R)和现实遗传力(hR2)随着日龄的增大而减小,即R幼虫培育期0.804±0.084>稚贝期0.705±0.039>养成期0.671±0.024;hR2幼虫期0.458±0.051>稚贝期0.402±0.025>养成期0.382±0.013。从总体水平上分析,菲律宾蛤仔R为0.726±0.1074,莆田群体、大连群体、东京群体的R分别为0.758±0.101、0.690±0.049、0.732±0.059;hR2为0.414±0.044,莆田群体、大连群体、东京群体的hR2分别为0.432±0.058、0.393±0.028、0.417±0.033。地理群体间的R和hR2次序为莆田群体>东京群体>大连群体,且彼此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14.
菲律宾蛤仔两道红与白斑马品系的三元杂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菲律宾蛤仔壳色品系的生产性能,于2009年8月,以具有较快生长速度的两道红(R)F2和具有显著杂种优势的白斑马(WZ)F2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两个蛤仔品系的三元杂交。其中白斑马品系生长快,抗逆性强,是由生长最快的珍珠白(W)和抗逆性最强的斑马蛤(Z)杂交产生的二元品系。试验由RR(♀R×)、RWZ(♀R×)、WZR(♀WZ×R)、WZWZ(♀WZ×WZ)4个试验组组成。获得了三元正反交组合RWZ、WZR,比较了各试验组子代在不同阶段生长、存活的杂种优势并分析了壳色遗传机制。结果表明,正反交组的单亲杂种优势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正交组RWZ的生长与存活性状得到了明显的改良;WZR的存活性状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良。从生长上看,在浮游期,RWZ、WZR的单亲杂种优势分别为+1.70、-2.92;双亲生长优势为-0.68,主要受到卵源与配对策略交互作用的影响,其次为母本效应;在稚贝培育期,RWZ的单亲生长优势为+9.71,WZR单亲生长劣势为-6.57,总体上尚未表现出双亲生长优势,其大小仅为+0.90。从存活上看,RWZ、WZR在浮游期的单亲存活优势分别为+4.47、+3.05;双亲存活优势为+3.60,主要受到配对策略的影响,其次为母本效应;正反交组在稚贝阶段的单亲杂种优势分别为+13.09、+7.30;双亲存活优势为+9.00。R×R、R×WZ、WZ×R、WZ×WZ子代的壳色分别表现为两道红、两道红白斑马、两道红白斑马、白斑马;白斑马自交后代仍然为白斑马,未出现壳色分离,且三元正反交的子代壳色表现一致,说明壳色为非伴性遗传。  相似文献   
715.
台湾海峡     
美国硬壳蛤(Mercenaria)原分布于美国东海岸,是美国大西洋沿岸和滩涂的主要养殖贝类,营养和经济价值较高,贝壳又可作为高级工艺品、装饰品的原料,由硬壳蛤提取的蛤素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美国硬壳蛤为广温、广盐贝类,对低盐和高温的耐受力均较强,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一年即可达到性成熟.其对底质无特殊要求,在沙底、沙泥底、泥底和海岸床等多种底质的滩涂和浅海,都可以正常生长、发育.2004年丹东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从大连金州引进该蛤进行池塘养殖试验,经三个月的试养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716.
波纹唇鱼(Cheilinus undulatus)是世界著名的濒危礁栖鱼类,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和较高的经济价值。本研究对波纹唇鱼的胚胎发育及初孵仔鱼的形态进行了观察,将其全过程划分为胚盘形成、卵裂、囊胚、原肠-神经胚、器官发生和孵化6个阶段,共26个发育时期。波纹唇鱼的受精卵为无色透明的浮性卵,圆球形,卵径为(635.6±50.0) μm,具油球1个,其卵径显著小于多数海水鱼类。在水温27.7–29.0℃、盐度30的条件下,受精卵历时15 h 30 min孵出仔鱼。初孵仔鱼全长为(1305.5±50.0) µm,卵黄囊前部长于仔鱼头部,且油球位于卵黄囊的最前端。结果显示,波纹唇鱼卵子较小,胚胎发育较快,其较快的胚胎发育与较小的初孵仔鱼可能是导致胚后发育阶段死亡率较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17.
2010年3月采集在湛江港爆发的利玛原甲藻赤潮海水,测定了湛江港利玛原甲藻赤潮海水对凡纳滨对虾虾苗、斑节对虾虾苗、菲律宾蛤仔、丽文蛤和乌塘鳢的毒性.结果表明,利玛原甲藻对2种虾苗有一定的毒性影响,其中对凡纳滨对虾虾苗的96 h半致死浓度为1.990×106个/L,对斑节对虾虾苗的96 h半致死浓度为1.214×106个...  相似文献   
718.
菲律宾蛤仔大水面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福建俗称花蛤,以下简称花蛤)属帘蛤科蛤仔属,为我国四大海水养殖贝类之一.在我国沿海北起辽宁,南至广西均有分布.而福建省莆田市是我国最早、最大的花蛤苗种繁育和养殖基地之一.花蛤育苗养殖产业已成为莆田市的特色产业,对莆田乃至福建中南部渔业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19.
美洲帘蛤软体部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建敏 《水产学报》2003,27(5):495-498
美洲帘蛤Mercenariamercenaria(Linnaeus,1758)又称硬壳蛤、北方帘蛤或小圆蛤,原产地分布在美国佛罗里达州Cawrence湾,墨西哥湾,加利福尼亚Hamboldt湾到英格兰海域,与我国的文蛤(Meretrixmeretrix)同属帘蛤科,是一种生长快,适应能力强,适温、适盐范围广,经济价值高的大型双壳贝类[1,2]。目前生产性人工育苗已成功[3],2000年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由美国引入种贝,2001和2002年连续两年成功地进行了工厂化育苗,滩涂养殖正在逐步走向规模化。本文对美洲帘蛤软体部做了比较全面的营养成分测定分析,并与贻贝等多种双壳贝类进行了比较[4],旨在为…  相似文献   
720.
为揭示中国大獭蛤(Lutraria maxima)遗传多样性现状,基于线粒体Cytb和D-Loop序列,分析了北海、涠洲岛、湛江、厦门、福州大獭蛤5个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结果显示:基于Cytb和D-Loop序列获得的单倍型数分别为73和27,总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834 5±0.030 3/0.002 3±0.001 4、0.445 6±0.049 8/0.001 4±0.001 3。分子变异分析(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 AMOVA)结果显示,99.68%(Cytb)和101.16%(D-Loop)变异来自群体内,0.32%(Cytb)和-1.16%(D-Loop)变异来自群体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001 8~0.002 9(Cytb)和0.000 8~0.002 0(D-Loop),群体间分化指数Fst值分别为-0.008 0~0.010 1(Cytb)和-0.014 3~-0.007 2(D-Loop),且均无显著分化(P>0.05)。中性检验Tajima’s D和Fu’s 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