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6篇
林业   22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9篇
  6篇
综合类   247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443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为探明钝缀锦蛤的摄食生理,以北海近海人工中间培育和养殖的钝缀锦蛤为试验材料,室内条件下采用试验生态法研究温度、盐度和体质量对钝缀锦蛤滤食率与同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17~33℃条件下,滤食率随温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滤食率(y)与水温(x)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4.338×10-3 x^3+0.311x2-6.915x+49(r2=0.999),同化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对同化率的影响显著(P<0.01);在盐度18~33条件下,滤食率随盐度的升高呈先增后降的趋势,盐度27~30时保持较高的滤食率,滤食率(y)与盐度(x)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0.027x^2+1.638x-19.52(r^2=0.994),同化率随盐度的升高而增大,盐度为30时同化率最高,盐度对同化率的影响显著(P<0.01);滤食率随体质量增加而降低,体质量对同化率影响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钝缀锦蛤属典型热带和亚热带种群品种,适宜生活在温度和盐度较稳定的潮下带区域,非广温广盐性贝类。  相似文献   
52.
云霄礁美海区波纹巴非蛤生物学特性及增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Born)]是海产经济贝类,分类地位属于瓣鳃纲、廉蛤科、巴非蛤属,俗称“花蚶”、“油蛤”。贝壳较薄,呈长椭圆形,壳表面有美丽的棕褐色花纹和以壳顶为中心的同心生长线。壳缘光滑,贝壳内面中央呈紫红色,小月面细长,披针状。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光滑河蓝蛤(Potamocorbula laevis)对大棚对虾养殖尾水的净化效果,确定净化废水时蓝蛤的养殖密度。[方法]设4个光滑河蓝蛤养殖密度处理,分别为0.5、1.0、2.0、3.0 ind/L,1个空白对照(CK),每组设置3次重复,养殖4 d,整个试验期间不换水,不投放饵料,测定不同处理对养殖废水中硝酸盐、氨氮(NH+4-N)、总磷(TP)、总氮(TN)的去除效果。[结果]光滑河蓝蛤4个养殖密度对NH+4-N、TP、硝酸盐均有显著的去除效果(P0.05),其中,1.0 ind/L处理净化效果最佳,对废水中硝酸盐的去除效率为62%±15.06%,NH+4-N的去除效率为48%±9.41%,TP去除率为99%±17.78%,TN的去除率为60%±3.74%。CK的净化效果最低,对废水中硝酸盐、NH+4-N、TP、TN的去除率分别为15%±3.36%、16%±0.58%、38%±6.86%、33±1.58%。[结论]光滑河蓝蛤的最佳养殖密度为1.0 ind/L。  相似文献   
54.
王万东 《渔业现代化》2007,34(4):33-34,37
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Born)]是海产经济贝类,俗称“花蛤”、“油蛤”,贝壳较薄,呈长椭圆形,壳表面有美丽的棕褐色花纹和以壳顶为中心的同心生长线。壳缘光滑,贝壳内面中央呈紫红色,小月面细长,披针状。韧带长梭形稍突出,铰合齿三个,进出水管分开,斧足黄色、发达,前端稍尖。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除了供食用外,还可加工成干品、罐头、蛤油等。1材料与方法巴非蛤采自东山湾云霄海区,采用蛤耙,后套网袋,由机帆船拖捕。试验方法采用海区观测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生活潮区及底质的观测,按经纬度定点取样分析;对海水密度适应性观测,…  相似文献   
55.
菲律宾蛤仔的生长发育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菲律宾蛤仔的受精卵孵化、蛤苗培育至成贝生长等阶段的发育生长速度为主要研究对象。文中系统地记述了菲律宾蛤仔的胚胎发育、浮游幼虫培育、幼苗至成贝诸阶段的生长发育速度、生长特点以及亲蛤的繁殖能力。经1978—81年三年暂养试验表明,9月底将亲蛤暂养于池塘内并适当地控制生态条件,能使亲蛤的性腺保持三个月不排放精卵,从而可延长繁殖期,做到有计划地分批催产和育苗。1至3龄亲蛤都能繁殖后代,但以3龄亲蛤为好。  相似文献   
56.
为研究干露胁迫下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脂质代谢相关基因PPAR所发挥的作用,对菲律宾蛤仔PPAR基因家族(PPARα、PPARβ、PPARγ)进行了鉴定及组织表达分析,并考察了低温(5℃)、常温(20℃)干露胁迫对菲律宾蛤仔PPAR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PPARα、PPARβ和PPARγ的开放阅读框长度分别为912 bp、1644 bp和2124 bp,分别编码了239、547、707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显示,菲律宾蛤仔PPARα和PPARγ与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亲缘关系较近,PPARβ与福寿螺Pomacea canalicalata亲缘关系较近;荧光定量分析显示,菲律宾蛤仔脂质代谢相关基因PPARα/β/γ均可不同程度地响应干露胁迫;整体来看,干露胁迫会抑制PPARα及PPARγ表达,并且低温(5℃)干露会显著抑制二者表达(P0.05),但会诱导PPARβ表达,并且20℃干露胁迫对菲律宾蛤仔机体内部脂质代谢平衡的影响显著高于5℃(P0.05)。研究表明,干露胁迫下,菲律宾蛤仔PPAR基因家族参与调控脂肪酸氧化,以维持保蛤仔体内能量平衡,并且低温可减少干露胁迫下菲律宾蛤仔机体的能量消耗,有助于菲律宾蛤仔适应干露环境。  相似文献   
57.
菲律宾蛤仔2个壳色品系群体杂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7年10月,以F1代海洋红(R)和斑马蛤(Z)为材料,开展了2个壳色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品系的群体杂交。试验由RR(R♀×R♂)、ZZ(Z♀×Z♂)、RZ(R♀×Z♂)和ZR(Z♀×R♂)组成。结果表明,2个壳色品系亲贝壳长、重量和产卵量差异显著(P〈0.05)。各试验组卵径、受精率和D形幼虫大小元显著差异(P〉0.05),但杂交组孵化率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浮游期间幼虫未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但表现出一定的存活优势。RZ和ZR的生长优势平均值分别为(1.63±0.81)%和(2.58±0.67)%;生长速度分别为(8.64±0.32)和(8.67±0.31)μm·d^-1,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存活优势分别为(10.30±1.92)%和(16.30±1.04)%。室内培育期间稚贝表现出明显的生长、存活优势。RZ、ZR的生长优势平均值分别为(11.25±2.98)%和(20.31±2.10)%;生长速度分别为(9.88±1.45)和(10.79±1.32)μm·d^-1,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存活优势分别为(40.85±9.90)%和(57.08±11.98)%。  相似文献   
58.
本文介绍了切割韧后的花蛤保鲜贮藏试验的情况。指出通过切割韧带防止花蛤在低温下张口,有利于减少花蛤失水减重以及抑制其体内微生物的繁殖,因此,可显著提高花蛤在低温保鲜贮藏中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59.
利用开阔型港湾紫菜养殖埕地空闲季节,进行小型试验并指标大面积轮养菲律宾蛤仔,选择含沙星80%-90%的沙泥稳定底质,海水比重1.016-1.022,大潮干露2-4小时,流速80-100厘米/秒,饵料丰富的海区,1-2月份播种壳长2.0-2.2厘米的一龄大蛤苗,密度1000个/米^2。  相似文献   
60.
波纹杂毛虫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纹杂毛虫Cyclophragma undans(walke)是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杂毛虫属(Cyclophragma)的食叶害虫.广泛分布于湖南、浙江、安徽、湖北、江苏、福建、广西、贵州、陕西、四川等省.在四川灌县、荣昌、永川、万县等地.危害湿地松(Piuns e-lliottii Engelm)、火炬松(Pinus taeda L.)、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 、柏木(Chamaecyaris funebris Endl)、及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Carr.)等林木.据1978~1986年先后在永川、万县、荣昌、灌县等地调查有虫株率为30~50%,严重时有虫株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