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29篇 |
免费 | 149篇 |
国内免费 | 31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45篇 |
农学 | 379篇 |
基础科学 | 37篇 |
110篇 | |
综合类 | 2943篇 |
农作物 | 417篇 |
水产渔业 | 27篇 |
畜牧兽医 | 335篇 |
园艺 | 605篇 |
植物保护 | 119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89篇 |
2022年 | 141篇 |
2021年 | 176篇 |
2020年 | 129篇 |
2019年 | 123篇 |
2018年 | 98篇 |
2017年 | 124篇 |
2016年 | 195篇 |
2015年 | 198篇 |
2014年 | 276篇 |
2013年 | 260篇 |
2012年 | 393篇 |
2011年 | 452篇 |
2010年 | 383篇 |
2009年 | 365篇 |
2008年 | 412篇 |
2007年 | 371篇 |
2006年 | 313篇 |
2005年 | 288篇 |
2004年 | 170篇 |
2003年 | 124篇 |
2002年 | 104篇 |
2001年 | 94篇 |
2000年 | 87篇 |
1999年 | 77篇 |
1998年 | 85篇 |
1997年 | 78篇 |
1996年 | 86篇 |
1995年 | 65篇 |
1994年 | 57篇 |
1993年 | 70篇 |
1992年 | 54篇 |
1991年 | 66篇 |
1990年 | 45篇 |
1989年 | 55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57年 | 7篇 |
1955年 | 6篇 |
1953年 | 5篇 |
1952年 | 2篇 |
195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ampestris,Xcc)几乎能引起所有十字花科植物产生黑腐病[1]。该菌是研究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互作的模式菌株之一[2]。植物病原菌在侵染宿主植物时需要先降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酶是降解纤维素生成葡萄糖的一类复合酶,主要由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以及β-葡萄糖苷酶3类酶组成,三者作用方式不同,但能协同催化水解纤维素[3]。 相似文献
72.
73.
辣椒斑点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vesicatoria,Xcv)在非寄主烟草上的过敏反应与xopX基因有关,但在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Xoo)基因组中并未标注xopX同源基因的功能。为研究白叶枯病菌中xopX同源基因在致病性中的作用,对白叶枯病菌的xopXoo基因进行了克隆和突变,并对xopXoo突变体在非寄主烟草上的过敏反应、水稻苗期的水浸症状以及成株期的致病性和病菌生长能力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显示,xopXoo基因突变并不改变白叶枯病菌在烟草上激发过敏反应和在水稻上产生水浸症状能力,但突变菌株在成株期水稻上的致病性和菌体生长能力显著下降。遗传互补能够恢复xopXoo突变体的致病性和菌体生长能力,表明xopXoo是白叶枯病菌的致病性基因。还对白叶枯病菌激发非寄主烟草产生过敏反应的可能基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4.
75.
主要通过对烟草野火病菌菌株(Pseudomonas syringae pv. tabaci)致病力与其粗毒素毒力的相关性的研究,评价了烟草野火病菌毒素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①野火菌毒素毒力与其菌株的致病力呈极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r达0.928;②高感和中感品种K326,云85对病原菌的感病性与对菌毒素的敏感性在P<0.05的水平上有相关关系;③从病斑处可以分离到该毒素,再接种能重现野火病症状;④抑菌物质对病原菌和病菌毒素的抑制作用相一致。 相似文献
76.
黄瓜靶斑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34种常见杀菌剂对黄瓜靶斑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杀菌剂对棒孢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不同。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中腐霉利、异菌脲对棒孢病菌的抑菌率较高,分别为94.69%和84.42%;有机硫类保护性杀菌剂福美双、丙森锌和代森锰锌抑菌率次之,分别为68.14%、66.37%和64.96%;咪唑类杀菌剂中咪鲜胺对棒孢病菌也表现较好的抑菌作用,为61.07%;三唑类与嘧啶类杀菌剂抑菌率一般,抑菌率大部分在50%左右,防治卵菌纲药剂氰霜唑和双炔酰菌胺抑菌率最低,为30%左右。 相似文献
77.
为探讨大蒜根系分泌物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抑菌活性,采用抑菌圈法和盆栽试验研究了大蒜根系分泌物及其主要成分对烟草青枯病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根系分泌物浓度为1g/mL时,对烟草青枯病菌抑制效果最好,其抑菌率为53.67%。大蒜根系分泌物4种成分的抑菌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2,6-二异丙基苯酚>二烯丙基二硫>2,6-二叔丁基对甲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其中,2,6-二异丙基酚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在1和5mmol/L时的抑菌率分别为99.66%和100.00%;在盆栽试验中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接种后7 d和14 d后,其防效分别为34.75%和31.35%。因此,大蒜根系分泌物及其成分均对烟草青枯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研究揭示了大蒜作为轮作或间作作物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机理,以及大蒜根系分泌物和2,6-二异丙基酚作为烟草青枯病防治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78.
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交配型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由大斑突脐蠕孢(Exserohilum turcicum)和玉蜀黍平脐蠕孢(Bipolaris maydis)引起的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是玉米生产上重要的叶部真菌病害,本研究旨在建立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交配型多重PCR检测方法,为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的交配型田间分布和有性生殖研究提供技术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已登录的玉米大斑病菌(登录号MAT1-1:GU997138和MAT1-2:GU997137)和小斑病菌(登录号MAT1-1:X68399和MAT1-2:X68398)交配型基因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2种病原菌交配型多重PCR检测特异性引物,采用单因素法对引物的退火温度以及扩增程序中延伸时间和循环数等重要参数进行优化,建立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交配型多重PCR检测方法,并对2种病原菌的交配型多重PCR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检验。同时,对田间采集的129株玉米大斑病菌和194株玉米小斑病菌单孢菌株的交配型进行多重PCR检测,以明确建立的交配型多重PCR检测方法的适用性。【结果】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和设计的交配型特异引物StMAT01... 相似文献
79.
甘肃省小麦白粉菌群体毒性及小麦品种苗期抗白粉病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引起的小麦白粉病是危害甘肃省小麦安全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分析病原菌毒性结构和抗病基因有效性对于指导白粉病的有效控制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对甘肃省小麦白粉菌群体进行毒性分析结果表明,91个供试菌系中,对Pm1、Pm2、Pm3a、Pm3b、Pm3c、Pm3d、Pm3e、Pm3f、Pm4a、Pm4b、Pm5a、Pm6、Pm7、Pm8、Pm19、Pm33、Pm5+Pm6、Pm4+Pm8、Pm4b+Pm5b和PmEra的毒力频率达到70%以上,已无利用价值;对Pm13、Pm16、Pm21和Pm24的毒性频率在15%以下,尚可利用。选用甘肃省不同毒性谱的单孢堆菌系,对35个甘肃省及国内生产品种(系)进行苗期致病性测定,发现仅有‘绵麦37’具有优异抗病性。供试白粉菌系对‘定西40号’等22个品种(系)的毒性频率达到60%以上,甘肃省及中国生产品种中,苗期抗病品种(系)匮乏。 相似文献
80.
七株抗青枯病菌生防菌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为了有效地利用有益微生物,对从湖南省23个烟草区62块烟地烟草根际和根表土壤以及苎麻土中分离筛选的7个抗青枯病菌而相互之间无颉抗作用的生防细菌菌株进行了细菌学性状的研究和DNA(G+C)含量测定。初步鉴定出这7个菌株分别为:23-3为真养产碱菌(Alcaligene eutrophus);湘1-2为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sp.);湘2-3为蜡质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弯2-2为欧文氏菌属的一种(Erwinia sp.);弯2-4为气单胞菌属的一种(Aeromonas sp.);2-轻-9为侧胞芽孢杆菌(Bacillus.laterosporus);1-1-8为黄杆菌属的一种(Flavobacter sp.)。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