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9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9篇
  39篇
综合类   124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137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2016年8月(夏季),在滦河口-北戴河海域设22个站位,应用Levins公式和Petrailis公式测定夏季浮游动物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并采用冗余分析(RDA)研究影响浮游动物生态位分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滦河口-北戴河海域共鉴定出浮游动物42种,其中浮游幼虫、节肢动物和腔肠动物为最主要的组成类群。浮游动物生态位宽度变化范围为0.048~0.704,其中,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和长尾类幼虫(Macrura larva)生态位宽度大于0.6,为广生态位种类;中生态位种类有短尾类溞状幼虫(Brachyura zoea)和多毛类幼虫(Polychaeta larva);其余为窄生态位种类。浮游动物生态位重叠值变化范围为0.002~0.990,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6种对有18对,占总对数的19.8%。其中,近缘大眼剑水蚤(Corycaeus affinis)和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is)重叠值最高为0.990。RDA结果分析表明,叶绿素a、盐度、透明度、无机磷和温度为影响夏季调查海域浮游动物生态位分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72.
为探究闽江口湿地土地利用和恢复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采集闽江口芦苇湿地、滩涂地、草地、农田和撂荒地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分析土壤β—葡萄糖苷酶、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L—亮氨酸—氨基肽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pH、铵态氮和硝态氮在农田土壤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而土壤碳(C)、氮(N)、磷(P)全量含量在撂荒地和芦苇湿地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撂荒地、农田和芦苇湿地可溶性碳氮含量显著高于滩涂和草地土壤;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变化趋势比较一致,撂荒地均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分别为1 272,124 mg/kg。土壤酶活性变化趋势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基本一致,即撂荒地最高,其次是芦苇湿地和农田,草地和滩涂最低。土壤酶活性矢量长度介于1.12~1.34,矢量角度均大于45°,且土壤胞外酶生态化学计量C∶N∶P总体上为1.00∶1.03∶1.33,表现出主要受磷限制的影响。土壤酶活性与可溶性碳氮、总碳氮和微生物量碳氮均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芦苇湿地转化为滩涂等利用方式后土壤碳氮等养分显著降低,而撂荒等方式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进而有利于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改善。  相似文献   
473.
黄河在山东东营入海,孕育出“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黄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融合黄河、海洋、陆地三大自然生态要素,其中的黄河入海口是全球新生河口湿地的典型代表,是世界范围内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形成、发育和演化的“天然记录器”,正在推进创建国家公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