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0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84篇
林业   29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50篇
  307篇
综合类   672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245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拖拉机在田间作业时,常常会遇到过沟渠、爬田埂、越泥泞以及陷车、飞车、翻车等情况,为确保拖拉机在田间作业时的安全,驾驶员应掌握对这些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2.
富营养化是当前湖泊面临的主要问题,当污染外源得到控制之后,内源的影响变得明显,这是由于沉积物中营养盐的释放,使富营养化继续存在甚至恶化。概述富营养化内源性负荷的产生及危害,对引起富营养化的营养物质在水-沉积物界面的行为进行分析,介绍并对比内源污染治理几种主要的控制技术,讨论了控制技术的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3.
丁文文  韦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197-11198
利用GC-MS法对云龙湖表层沉积物中15种PAHs进行分析测定,所测样品中PAHs总浓度为5.42~19.062 ng/g,与其他地区比较,云龙湖沉积物中PAHs含量相对较低。PAHs的污染源主要是人为源。  相似文献   
54.
小城镇河流沉积物无机氮迁移循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河流柱状沉积物在通气下和厌气下进行避光短期静置模拟培养试验,研究了小城镇河流底泥-上覆水体系无机氮的迁移特征。结果表明,沉积物有机质降解对NH4的迁移有很大影响,通气和厌气下NH4的迁移均是向上覆水方向,NO3的迁移均是向沉积物方向,由于通气条件和静水环境引起的沉积物无机氮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是影响沉积物一水界面体系氮迁移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5.
渭河宝鸡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在对渭河宝鸡段表层沉积物基本理化性质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赋存形态及迁移特征,并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Zn、Co、Cd和Hg的平均含量均高于世界、中国和陕西土壤元素背景值,其中Cd(中国和陕西土壤元素背景值的4倍)和Hg(中国和世界土壤元素背景值的7~8倍、陕西土壤元素背景值的16倍)尤为突出.Cr、Ni、Zn、Cu和Co在沉积物中主要以残余态形式存在(50%以上),Pb主要以可还原态形式存在(近55%),Mn和Cd主要以乙酸可提取态形式存在(近50%).重金属迁移顺序为Mn(56.70%)≈Pb(56.65%)>Cd(53.66%)>Co(48.82%)>Cu(43.99%)>Zn(21.93%)>Ni(15.49%)>Cr(11.43%),其中Mn、Pb、Cd、Co和cu的危害较大,有近45%~60%可以发生迁移转化.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主要受到Cd和Hg污染,具有高的潜在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56.
采用现场采样和室内测试的方法,研究了瓦埠湖沉积物各层的TN、NH4^+-N、NO3^--N的赋存特征。结果发现,TN上层比底层低,随着沉积深度的增加,硝化作用相对减弱,NO3^-N随着沉积深度的增加而减少,NH4^+-N的含量随着沉积深度的增加而增加。pH〈9时,pH对NH4^+-N释放的影响规律不是很明显,pH〉9时,NH4^+-N释放随着pH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NH4^+-N的释放量增大。好氧、厌氧条件下,NH4^+-N都有释放,且在好氧条件下NH4^+-N呈低释放状态,厌氧状态下NH4^+-N呈高释放状态。  相似文献   
57.
土壤/沉积物中微量重金属的化学萃取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化学萃取法,包括连续萃取法和单一萃取法,研究土壤 /沉积物中的微量重金属的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是环境土壤化学领域内的热点问题之一。这里我们将对近年来该方法所取得的一些进展、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评述。  相似文献   
58.
运用32P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西湖沉积物中磷酸根的吸附和释放.结果表明:当磷酸根达最大释放量时,沉积物中的无机磷约有5%可以通过扩散等途径进入上覆水.而水层中95%的磷可以通过沉积物表面的吸附、交换等途径进入沉积物;E值测定表明:西湖沉积物含有78~184 μg/g可交换的P磷酸根的形态转化实验表明:磷酸根在15 d内大部分转化为不溶性的无机磷酸盐类,只有1.90%的标记磷以溶解态和吸附态存在.  相似文献   
59.
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第四纪沉积物发育土壤的电荷特性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①土壤有效阳离子交换量(ECEC)值,粘盘壤>粘盘黄棕壤>棕红壤>红壤;阴离子交换量AEC,可变电荷量CECv/CEC_3.2,电荷零点pH_0,粘盘壤>粘盘黄棕壤>棕红壤>红壤。②土壤的电荷特性与土壤的粘粒矿物组成和氧化物数量有关,它可以很好地显示土壤的发育程度,③土壤的电荷特性可用于土壤分类,作者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指标值。  相似文献   
60.
应用了冷冻干燥后过100目筛(A),冷冻干燥后制备自然粒度(B)和新鲜样品(C)3种湖泊沉积物样品常用预处理方法,以太湖不同湖区的4个沉积物样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湖泊沉积物有机磷分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研究湖泊沉积物各有机磷组分背景值的角度来讲,A处理方法所得结果可以较为真实的反映湖泊沉积物各有机磷组分的实际情况。但是,从研究湖泊生态系统磷循环的角度来讲,B处理方法所得结果可能更加接近实际情况。而C处理方法所得结果则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各有机磷组分,特别是对有机磷组分中有效性较强的LOP和MLOP影响较大,对MROP有一定影响,而对HROP含量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