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89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8篇
  138篇
综合类   15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4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2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世界粮农组织(FAO)在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开发与环境问题进行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如文中所述的未来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战略。  相似文献   
92.
盐池县沙漠化土地动态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宁夏盐池县土地沙漠化的资料和5个时期的陆地卫星遥感影像,研究了1961—2005年间该县的土地沙漠化动态变化规律,探讨了影响土地沙漠化动态变化的因素。研究表明:1983—1989年是盐池县土地沙漠化趋势急剧扩大的阶段;2001—2005年,除固定沙漠化土地面积在小幅增加外,流动、半固定和总的沙漠化土地面积均在减少。影响土地沙漠化动态变化的因素包括降水量、蒸发量等,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退耕还林还草、草地禁牧、禁止乱砍乱挖和植树造林等措施。  相似文献   
93.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沙漠化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沙漠化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沙漠化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呈规律性变化,随沙漠化程度的加剧,土壤黏粒含量、含水量、有机质、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减少,土壤砂粒含量、容重和C/N增加,土壤质量下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容重和C/N比与各指标呈负相关关系,其余各指标间呈正相关关系,其中容重与有机质、全氮含量之间以及有机质与全氮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黏粒含量与含水量、容重、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含水量与容重、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之间也存在显著相关性,说明沙漠化过程中土壤各组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4.
陕北沙区人为因素与沙漠化的定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陕北沙区是农林牧工矿交错出现的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半干旱、干旱沙区的人类活动与环境相互关系中的许多典型问题,开展该区的沙漠化和人为影响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统计相关回归分析,发现该区人为因素与沙漠化间存在以下定量关系,人口增长幅度、垦殖指数、年均林业产值和年均造林面积各自与沙漠化指数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1.0437X-0.2836(R=0.7846)、Y=-0.036X+0.6687(R=-0.8772)、Y=0.0008X-0.2555(R=0.7606)、Y=0.0275X-0.2619(R=0.9398)。这些定量关系反映了人口、耕地和林业因素与沙漠化间的关系,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为因素对沙漠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过度的资源开发造成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再加上人口快速增加,我国人均土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而亟须加大对土壤沙漠化的治理力度。本文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2个方面对我国土地沙漠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林业防沙治沙措施,以期为有效治理我国土地沙漠化现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生物结皮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作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Li—6400P—09土壤呼吸测量系统,对科尔沁沙地沙漠化逆转过程中生物结皮的形成对土壤呼吸的影响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①生物结皮存在时的平均土壤呼吸速率(1.856μmolCO_2/m~2·s),极显著(P<0.01)低于无结皮时的速率(2.725μmolCO_2/m~2·s),说明沙漠化逆转过程中生物结皮的形成可以有效减弱土壤中的CO_2向大气的排放,即生物结皮有减缓温室效应的生态功能;②在湿润和较低温度条件下,生物结皮对土壤呼吸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③形成的生物结皮越厚,对土壤呼吸的抑制作用越强;④生物结皮中粒径<0.05 mm的粘粉粒含量越多,对土壤呼吸的抑制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97.
以人工藻结皮技术为核心,分析人工藻结皮技术现状,明确人工藻结皮技术的作用,提出人工藻结皮技术在沙漠治理中的运用,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98.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浑善达克沙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的15个旗(县)的生态效率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各旗(县)生态效率差异明显,总体呈北高南低的格局。各旗(县)生态效率分为5个层级,1—3层级的旗(县)要坚持产业发展生态化,即在产业发展中要注重生态效益;4—5层级的旗(县)要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使生态建设在带来环境效益的同时也带来经济效益,使生态建设的成果得到不断巩固发展。  相似文献   
99.
选取内蒙古镶黄旗北部文贡乌拉苏木的封沙育林工程为研究区域,以2000年7月和2007年8月的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地面调查数据,从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植物种类组成、植被高度、流动沙地景观破碎度等指标对工程实施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工程区内的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等都明显高于工程区外,工程实施后的流动沙地面积也远远少于工程实施前.草原沙漠化治理工程的实施有效地遏制了草原退化趋势,促进了草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0.
库布齐沙漠侵蚀状况及治理构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沙漠化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它无时无刻不在侵蚀人类赖以生存的沃土,危害人类生存空间。中国是沙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流动的库布齐沙漠,半流动的毛乌素沙漠等,给我国西北地区乃至全国大部地区的环境都带来极其严重的危害,对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构成强烈的威胁。在系统分析库布齐沙漠特点,特征,危害及有关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彻底治理库布齐沙漠的大胆构想和可行途径,并指出库布齐沙漠河山秀美工程的战略步骤,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