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89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8篇
  138篇
综合类   15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4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2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7 毫秒
801.
近年来毛乌素沙地土地覆被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0年和2006年两期中巴卫星数据,建立了区域尺度沙漠化评价模型,分析了毛乌素沙地土地类型变化趋势及以县域为单位的沙漠化评价。(1)仅从土地类型面积变化来看,研究区沙漠化发展呈现总体稳定,局部恶化趋势;(2)在半固定、半流动和非沙漠化三种类型间沙漠化发展变化剧烈;(3)2006年与2000年的16个县域评价结果显示,极重度沙漠化的县域明显减少,转化为重度和中度,毛乌素沙地总体上呈现出良性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802.
中国北方土地沙漠化灾害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地沙漠化灾害危险性评价对防治沙漠化灾害具有重要的科学与实践价值。通过提出沙漠化灾害危险性评价的理论框架和方法,构建多指标综合模型,对中国北方土地沙漠化灾害危险性进行了评价。结论如下:1中国北方沙漠化灾害危险性以轻度、较轻、中度和较重为主。呈由沿海向内陆、由东北向西北逐步加重的规律。2 2010年土地沙漠化灾害危险性较2000年减轻,特别是中度危险的土地大幅减少,其他等级土地保持稳定。3中国北方土地沙漠化灾害危险性减轻的主要驱动力是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减轻风沙灾害起到了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803.
[目的]探讨沙漠化地区地下水位的分布状况及其对沙漠植被的影响,为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MODIS卫星遥感数据,采用遥感—数学—模型学融合的研究方法,在实地考察塔里木河中游区域的地下水位、土壤水分和其他辅助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土壤水分和地下水位的线性方程,提出在土壤中存在毛细管补给条件时,简便、有效地监测沙漠化地区地下水埋深的监测模型,并在塔河中游沙漠化地区进行实地验证。[结果]该模型反演地下水位和实测地下水位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96 9,误差较小。研究结果符合实际。[结论]在较大范围且地下水埋深不大于6m的沙漠化地区,利用MODIS多波段遥感模型监测并评价地下水位埋深的空间分布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04.
为了研究沙漠化地区地下水位的分布状况,利用MODIS卫星遥感数据,采用遥感一数学一模型学融合的研究方法,在实地考察沙漠化地区地下水位、土壤水分和其它辅助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土壤水分和地下水位的线性方程,提出了基于MODIS影像数据,在土壤中存在毛细管补给条件时,简便、有效地监测沙漠化地区地下水埋深的遥感模型,并在毛乌素沙漠化地区进行了实地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反演地下水位和实测地下水位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68,误差较小,研究结果符合实际。认为在较大范围且地下水埋深不大于7 m的沙漠化地区,利用MODIS多波段遥感模型监测并评价地下水位分布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05.
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通过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地表反照率(Albedo)两个参量,构建NDVI-Albedo特征空间,对翁牛特旗1991—2015年沙漠化进行监测,并利用地理探测器结合自然和人为因子分析翁牛特旗沙漠化驱动因子及其影响力。结果表明:(1)翁牛特旗土地沙漠化经历了先发展后逆转的演变进程。1991—2000年为发展期,沙漠化土地总面积增加了2130.29 km2;2000—2015年为逆转期,沙漠化土地总面积减少了3364.61 km2。(2)翁牛特旗沙漠化严重的区域主要是分布在中东部以及北部的西辽河平原地区,而西南区域的冀北辽西山地大部分区域沙漠化程度较轻。(3)自然因子和人为因子共同驱动翁牛特旗沙漠化演变过程。地形和沙源是翁牛特旗沙漠化土地空间分布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翁牛特旗1991—2000年沙漠化发展是在自然条件不利的背景下人口增加所带来的环境压力造成的结果,而2000—2015年沙漠化逆转...  相似文献   
806.
土地沙化是全球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社会生产生活。寻求经济合理、方便高效、生态环保的防风固沙材料对沙化治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林废弃物数量巨大、可再生,其再利用对降低垃圾处理压力、实现资源高效化利用有积极意义。同时,农林废弃物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对沙化治理有一定可行性。论述了农林废弃物在防风固沙研究中的主要应用形式及特点,包括工程固沙、化学固沙及生物固沙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今后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农林废弃物在防风固沙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