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89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90篇 |
农学 | 6篇 |
基础科学 | 8篇 |
138篇 | |
综合类 | 158篇 |
水产渔业 | 1篇 |
畜牧兽医 | 76篇 |
园艺 | 13篇 |
植物保护 | 12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35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55篇 |
2008年 | 48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51篇 |
2005年 | 67篇 |
2004年 | 52篇 |
2003年 | 36篇 |
2002年 | 46篇 |
2001年 | 33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202.
科尔沁沙地土壤水分扩散率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水平土柱入渗法对科尔沁沙地的草地、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0~20 cm土层的土壤水分扩散率(D(θ))与土壤体积含水量(θ)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测定,并建立了D(θ)和波尔兹曼参数(λ)与θ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沙地0~20 cm土壤湿润峰迁移速率以草地的最小,其次为固定沙丘,而流动沙丘的最大,平均值分别为0.38、0.70和1.45 cm min-1;而且三类沙地土壤湿润峰迁移速率随入渗距离呈对数形式递减;(2)随着土壤体积含水量θ的增加,波尔兹曼参数λ逐渐减小,而且当θ达到某一临界值之后,λ急剧减少;(3)三类沙地D(θ)以草地和固定沙丘的较低,平均值分别为1.44和1.43 cm2min-1,而流动沙丘的较高,平均值为2.88 cm2min-1;土壤水分扩散率与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关系符合经验公式D(θ)=aebθ;(4)对科尔沁沙地土壤水分扩散率影响较大的土壤理化性质主要是有机质含量和粘粉粒含量。 相似文献
203.
Taibus County, Inner Mongolia, China, lies in a farming-pastoral ecotone, where severe wind erosion and various aeolian sand hazards are prevalent and fixed and semi-fixed sand dunes occur frequently.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and transportation rate and wind speed for the fixed and semi-fixed sand dunes based on field measurements. The annual quantity of soil erosion by wind was estimated using meteorological wind data.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and transportation rate in Taibus County in 2000 was 57.38 kg cm-1 year-1 for the semi-fixed dunes and 4.56 kg cm-1 year-1 for the fixed dunes. The total duration of erosive winds covered 12.5% of the time of the year, and spring posed the highest potential of sand transportation. Wind with low speed (≤ 17 m s-1) and high frequency plays a dominant role in sand transportation, while strong wind (≥ 17 m s-1) with low frequency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sand transportation. Erosive wind speed, directions, and frequency were three crucial dynamic factors influencing sand hazards in the farming-pastoral ecotone. The dominant factors intensifying sand and dust storms in Taibus County might be related to the favorable wind condi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durable drought, which led to land desertification and vegetation degradation. 相似文献
204.
21世纪初科尔沁沙地沙漠化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0—2013年生长季MODIS-NDVI时间序列遥感数据和降水、气温、蒸发和风速等气象数据,研究21世纪初科尔沁沙地沙漠化动态变化及其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21世纪初,科尔沁沙地沙漠化经历了逆转-发展-逆转的过程,轻度和中度沙漠化土地面积呈显著下降趋势,重度和极重度沙漠化土地面积呈下降趋势但不显著。未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轻度和中度沙漠化土地广泛分布在研究区南部、东部和北部,重度和极重度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西南部。2000—2013年,科尔沁沙地降水量呈上升趋势,气温、蒸发量和起沙风日数呈下降趋势,斜率分别为8.34 mm/a、-0.04℃/a、-23.56 mm/a和-1.7 d/a,其中蒸发量和起沙风日数下降趋势较为显著;近14 a来,科尔沁沙地沙漠化主要受水热条件的影响,尤其是在2000—2005年、2009—2013年2个时期,降水增多、蒸发减少,区域气候较湿润,研究区沙漠化2次逆转;此外,沙漠化受气候影响具有地域差异性,受气候影响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东部和东南部地区。研究可为科尔沁沙地沙漠形成机理分析及沙漠化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5.
206.
青海省共和盆地沙漠化驱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青海省共和盆地沙漠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探讨沙漠化形成机制,为共和盆地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Google Earth和ArcGIS分析不同区域的沙漠化分布特征;通过6期遥感卫星影像解译比对,对沙丘移动速度和古沙丘活化速度进行监测;并利用SPSS对共和盆地气温、降水、风速和牲畜数量进行分析;结合野外调查、实验室粒度分析、地层分析,研究沙漠化的形成过程。[结果]共和盆地流动沙片分布广泛,发育有大量雅丹地貌,沙漠化土地呈斑块状、条带状交错分布。地层分析显示,固定沙丘的表层覆盖有厚度不一的粉沙土,其下为松散古风成沙。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形式是固定沙丘活化、河湖相细沙外露、固定沙带及古沙丘活化。[结论]有胶结作用的粉沙土是古风成沙的保护层,而食草动物的践踏是破坏保护层的主要原因。在动物破坏、风沙流及重力侵蚀作用下,粉沙土层崩塌破坏,更多古风成沙暴露,此过程循环往复,造成沙丘活化,形成风蚀坑,是共和县沙漠化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过程。 相似文献
207.
针对新疆和田地区沙漠化的严重性和特殊性,运用市场代替法、直接市场法、土地价值法、支付意愿法对该地区沙漠化带来的各种损失进行量化分析和计算.经过科学合理的计算,新疆和田地区每年总损失共计14.47亿元.该地区的沙漠化导致土地退化、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农牧业减产;生态环境及生存条件恶化,自然灾害频发;贫困加剧,给和田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最后,为治理该地区的沙漠化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为更好的治理该地区的沙漠化指明了方向,将对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8.
为通榆县土地沙漠化防治及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技术支撑,选择吉林省西部典型半干旱区通榆县为研究区,以Landsat TM/OLI影像为主要数据源,提取研究区1990-2017年不同程度沙漠化土地信息,采用沙漠化指数及方差分析等方法,研究通榆县土地沙漠化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90-2017年,通榆县沙漠化土地类型以农田沙漠化和灌丛沙漠化为主,其面积从1990年的25.78 万hm2减少至2017年的25.10 万hm2,总体呈先增后减趋势,2000年时沙漠化面积达最大,为30.85 万hm2;土地沙漠化程度,轻度面积呈先增后减趋势,中度面积呈持续增加趋势,但重度和严重沙漠化土地面积呈减少趋势。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7年沙漠化指数分别为0.62,0.70,0.66和0.53,2000年以后总体沙漠化程度有所减缓;土壤类型、高程、坡度、气温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耕地面积、载蓄量及政策是影响通榆县土地沙漠化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9.
草原沙漠化成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对草原沙漠化形成原因的研究。我国草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0.2%,而全国草原沙化面积占草原总面积的35.6%,潜在沙漠化面积占46.7%。目前,草原沙漠化的成因可归纳为自然和人为两大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1)气候干燥化加剧,为沙漠化的扩展创造了环境条件;(2)大风频发,构成沙漠化扩展的重要动力;(3)地表裸露面积大、组成物质松散、沙源丰富,提供了沙漠化扩展物源基础。人为因素主要包括超载放牧、盲目垦植、樵采挖药、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等,分析了草原沙漠化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