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89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8篇
  138篇
综合类   15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4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2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21.
共和盆地是青海省沙化土地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多年来,沙化土地吞噬和威胁着盆地内畜牧业、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同时还严重威胁着黄河明珠龙羊峡库区的安全运行。治理沙化土地已刻不容缓。文章在较全面掌握共和盆地沙化土地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沙化土地形成原因和造成的危害,并提出了初步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2.
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家及成长因素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彭莹莹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7):439-442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合作社的成熟与发展,合作社企业家人才的作用逐渐突显出来,学术界也开始重视对合作社企业家问题的研究。因此,本文主要从合作社企业家概念的界定、合作社企业家对于合作社的重要作用以及影响合作社企业家成长的因素等三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评述,并展望了该问题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23.
孟九 《北京农业》2016,(4):31-32
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在针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方面的工作都不够理想,因此由此产生一系列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及土地沙漠化及盐渍化的问题。而黑龙江省内对于农业玉米作物的用水量却非常大,占据总用水的80%,因此黑龙江农业用水的情况对其水资源整体利用情况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所以,就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手段来节约水资源,这样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黑龙江省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也是阻碍其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重要手段。膜下滴灌玉米灌溉技术的推出和应用就在此问题上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为此简要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4.
浑善达克沙地土地沙漠化时空演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建立京津风沙源核心地带-浑善达克沙地土地沙漠化程度五级分类体系和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并对1980年代中期、1990年代末期成像的Landsat-TM数字影像以及1970年代中期成像的Landsat-MSS数字影像进行人机交互式解译,并应用空间分析和转移矩阵的方法对该区土地沙漠化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应用土壤分布图、地形图等相关环境条件数据进行叠加分析该区土地沙漠化演变过程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该区1970年代中期、1980年代中期、1990年代末期土地沙漠化面积占区域土地总面积分别占到50.8%,56.6%和64.7%,1970年代中期至1980年代中期、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末期土地沙漠化扩张平均速度分别为235km2/a和335 km2/a.在10~15 a的时间尺度上土地沙漠化程度加重与减轻过程中存在渐变与跃变两种变化方式,因此该区的土地开发利用需要极其慎重,防止措施不当导致土地在短时间内发展成为重度或极重度沙漠化土地.在沙漠化演变过程中,土地沙漠化程度加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半固定风沙土土壤类型区域内、在坡地与坡脚地形区域内、在沿河谷与河岸地貌区域内,土地沙漠化程度减轻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湖泊周围、沙地中的地势较低处;土地沙漠化程度始终保持稳定的区域地形多为山地、丘陵、河岸.土壤类型多为栗钙土和黑钙土.在土地沙漠化的治理过程中,应该针对该特征规律采取相应的开发利用或者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5.
毛乌素沙地表土粒度特征及其空间变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沙漠化土地表土粒度条件研究对于区域土地利用与恢复以及防控土壤风蚀沙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毛乌素沙地表土粒度测定,采用矩法计算粒度参数,研究毛乌素沙地的表土粒度特征。结果表明:沙地内部各种土地类型的表土粒度主要集中于砂粒段(1000~50μm),含量为41.22%~97.63%,粉砂粒(50~2μm)含量为0—51.61%,黏粒(〈2μm)含量为2.71%~10.38%;半固定沙丘和移动沙丘的平均粒径值分别为145.491和157.563μm,较为接近,处于各种土地类型的较低状态;固定沙丘与耕地的平均粒径值分别为128.782和118.175μm,居于中间状态;草地和林地的平均粒径值分别为94.667和108.819μm,颗粒级配较为细小;土地类型中以移动沙丘的粒度组成最为粗化。移动沙丘和半固定沙丘分选较好,表现出极强的正偏和较尖的峰值;耕地、林地、草地也表现出正偏,但其偏移值较小,峰值也较为平缓。毛乌素沙地不同土地类型间粒度特征值存在明显差异,充分表明不同土地类型受风蚀作用的差异性和风蚀作用的阶段性。从不同土地类型表土粒度的空间变异来看,毛乌素沙地表层土壤平均粒径存在比较明显的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变细的空间变异规律。  相似文献   
126.
沙漠化草地分布格局及其动态监测是北方重要生态功能区防风固沙功能基线评估的基础数据。为开展防风固沙功能基线评估,以正蓝旗为典型研究区,地面调查与遥感解译相结合,以2002年和2011年TM影像为信息源,建立目视解译标志,利用ERDAS的图像和数据处理功能,获得正蓝旗2002-2011年草地沙漠化动态变化图,计算不同程度沙漠化草地之间的转换面积。探讨了北方防风固沙重要区近10年的沙漠化草地分布格局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2011年正蓝旗沙漠化草地总面积为5246.62km2,其中轻度沙漠化草地面积所占比例最大,为49.15%,沙漠化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2)2002-2011年间,正蓝旗沙漠化草地面积减少了16.05%。(3)沙漠化逆转面积是沙漠化发展面积的1.5倍,草原沙漠化趋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逆转,但仍有20.1%的地区沙漠化程度加重。沙漠化发展的动态趋势是整体逆转,局部扩张。  相似文献   
127.
黄土高原土地沙漠化成因机制及其治理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沙漠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其危害及其产生的灾害却是持久和深远的。它不仅对当代人产生影响,而且还将祸及子孙。据专家测算,中国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直接或间接影响近4亿人口的生存、生产和生活。土地沙漠化不仅恶化生态环境,衰退土地生产力,威胁江河安全,而且加剧沙区贫困。本文以系统论和生态经济学为指导,在介绍了黄土高原土地沙漠化的基本概况、特征及危害的基础上,从地表沙源、气候、风沙灾害、水资源和土地利用、开发建设等方面,分析了黄土高原沙漠化的成因;结合黄土高原地区多年来沙漠化治理的经验,提出了生态建设治理、植物、工程、化学治理、沙产业主导、依托线状工程4种沙漠化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8.
高年勇 《现代园艺》2013,(22):123-124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数量急剧增加,不合理的过度开发利用沙区资源,直接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土地沙化和沙漠化不断加剧。基于此。本文从我国陕北提地沙化发生的现状及危害入手,分析土地沙化、沙漠化扩展的原因,进一步提出防沙治沙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9.
我国沙漠化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沙漠化是原指非洲沙漠地区,由于人为活动的诱发导致沙质地表现出以风沙活动为标志的类似沙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沙漠与沙漠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沙漠在没有治理的情况下难于自我逆转,只有采取措施才能防治流动沙丘的危害,而沙漠化土地在消除人为干扰后自我恢复的可能性变小,但在采取措施后可加速其逆转过程.  相似文献   
130.
论干旱荒漠区农田水利向绿洲水利发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为了扭转人类在绿洲的经济活动中常常引起的土地沙漠化逆向演替,本文提出建立“绿洲水利生态系统”,作为开发和治理绿洲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