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40篇
  27篇
综合类   353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每年汛期都是温度高、湿度大,是荒山造林的特别时期,雨季造林时间性强,技术要求严,造林难度大,造林可用树种少,为了充分利用雨季的有利时机,搞好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对其雨季造林技术及管理要点谈一点粗浅的想法。一、汛期造林技术的探讨1、合理整地整地是造林前的一项重要环节,一般是上年雨季整地,次年造林,也可春季整地雨季造林或者雨季随整地随造林。  相似文献   
92.
<正>本报讯7月4日,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召开抗洪防汛专题会议,部署防汛工作。施可丰公司各中心负责领导参加会议,公司党总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解永生主持会议。会上,各中心负责人汇报了当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解永生对今后一个时期的抗洪防汛工作做了具体部署,他指出,近年来极端灾害天气频率发生,进入7月份,降水量明显增多,根据天气预报,未来几天还有几次较强降水,抗洪防汛工作非常严峻。  相似文献   
93.
《农家致富》2013,(14):8
天气变化及时传递——8日淮河以南地区出梅以晴热天气为主7月8日江苏省淮河以南地区出梅,将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但仍有局地强降水和午后热雷雨。8日江淮之间北部和淮北地区多云到阴有雷阵雨,其他地区多云,最低温度:24~27℃,最高温度:33~35℃。9日全省多云到晴,最低温度:全省26~27℃,最高温度:全省35℃。10日全省多云到晴,最低温度:全省27℃左右,最高温度:全省35~36℃。——7月8日《综合信息版》  相似文献   
94.
近日,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驻黑龙江营销人员胡鑫告诉记者,252台东方红大功率拖拉机在黑龙江同江市青龙山抗洪加固堤防中大显身手。8月以来,东北地区持续强降水引发汛情,致多地受灾。水利专家介绍,由于黑龙江同江段堤防长时间被江水冲刷、浸泡,坝体已严重透支。黑龙江同江段堤防抵御洪水能力仅为20年一遇,而目前黑龙江同江段洪水已超百年一遇,情况非常危急。"东方红"抗洪固堤的任务在青龙山农场附近。  相似文献   
95.
利用常规天气图、卫星云图、区域自动气象站、新一代天气雷达等资料对2007年7月18日(以下简称"7.18)"发生在山东省境内的大范围强降水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发现:大尺度环流为山东省大范围强降水提供有利的环境场条件;低层大气的高温高湿和较高的对流不稳定能量为大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充分的温湿条件;地面冷锋触发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使中尺度对流系统强烈发展。  相似文献   
96.
吕娟  柳军  李钧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275-1276
通过对2005年第13号台风"泰利"在福建登陆后引发的远离台风暴雨的台风倒槽暴雨过程的特点、影响系统、物理量场的分析,探讨了台风倒槽与西风槽相结合处的强降水天气发生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97.
利用常规观测、卫星云图、自动站和收集的灾情等资料,从天气形势、物理量特征、云图演变特征分析2013年8月14日傍晚到夜间青海东部强对流天气,结果表明:这次强对流发生在地面暖区中,快速东移的短波槽是触发强对流天气的主要机制,强的垂直风切变,中低层水汽条件好,主要导致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天气。  相似文献   
98.
汛期过后,要及时修复池埂、围网、机械等生产设施,通过清塘、拉网或投饵诱鱼的方式检查、摸底,测算养殖水体中养殖水产动物的留存量,采取正确补救措施,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在水产养殖管理上。要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99.
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自动化的一种实现途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分析常用的预报预警建模方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河南省为例,提出了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自动化的一种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00.
基于淮北平原五道沟水文实验站1964-2020年实测气象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和完全相关系数方法开展了近57年水面蒸发量汛期(6-9月)、非汛期(10-5月)、年(1-12月)和年代多尺度变化特征及其差异性研究,并分析其成因。结果表明:(1)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近57年五道沟地区年均气温以0.27℃/10a速率上升,而蒸发皿实测蒸发量以85.8 mm/10a速率下降,该地区存在明显“蒸发悖论”现象;汛期、非汛期气温分别以0.05、0.27℃/10a速率上升,蒸发以41.49、30.39 mm/10a速率下降;“蒸发悖论”规律显著性排序为汛期>年>非汛期。(2)近5个年代中,20世纪80年代气温上升幅度最小且蒸发量下降幅度最大,“蒸发悖论”规律最显著;21世纪以来,较20世纪末悖论现象较不显著。(3)该地区“蒸发悖论”主要成因是风速减小、相对湿度增加以及日照时数减少。与1964-1989年基准期相比,1990-2020年各影响因子对蒸发量下降的贡献率为:年尺度上,风速(49.1%)>相对湿度(35.4%);汛期日照时数(34.9%)>相对湿度(3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