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309篇 |
免费 | 1015篇 |
国内免费 | 405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40篇 |
农学 | 9470篇 |
基础科学 | 6852篇 |
4449篇 | |
综合类 | 53557篇 |
农作物 | 14359篇 |
水产渔业 | 1360篇 |
畜牧兽医 | 986篇 |
园艺 | 1040篇 |
植物保护 | 306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69篇 |
2023年 | 1471篇 |
2022年 | 1904篇 |
2021年 | 2479篇 |
2020年 | 1892篇 |
2019年 | 2175篇 |
2018年 | 1017篇 |
2017年 | 2028篇 |
2016年 | 2486篇 |
2015年 | 2291篇 |
2014年 | 4196篇 |
2013年 | 4329篇 |
2012年 | 5306篇 |
2011年 | 5313篇 |
2010年 | 4841篇 |
2009年 | 5140篇 |
2008年 | 4783篇 |
2007年 | 4371篇 |
2006年 | 4129篇 |
2005年 | 3702篇 |
2004年 | 3246篇 |
2003年 | 2619篇 |
2002年 | 2414篇 |
2001年 | 2421篇 |
2000年 | 2304篇 |
1999年 | 2037篇 |
1998年 | 2004篇 |
1997年 | 2007篇 |
1996年 | 1876篇 |
1995年 | 1741篇 |
1994年 | 1579篇 |
1993年 | 1372篇 |
1992年 | 1362篇 |
1991年 | 1296篇 |
1990年 | 1063篇 |
1989年 | 1067篇 |
1988年 | 122篇 |
1987年 | 127篇 |
1986年 | 60篇 |
1985年 | 27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13篇 |
1979年 | 10篇 |
1965年 | 60篇 |
1958年 | 18篇 |
1957年 | 90篇 |
1956年 | 20篇 |
1953年 | 1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004年,我们在峨眉山市10个镇(乡)、26个村、57个组的235户农户中进行水稻强化栽培试验示范,总面积355.4亩(1亩=1/15公顷,下同),平均实收亩产605.5公斤。比当地常规栽培亩平增产127.2公斤,增21.5%。其中,桂花桥镇前丰村110.2亩示范片,平均亩产628.8公斤,比当地常规栽培增产126. 相似文献
52.
‘七五’以前,我省杂交水稻的推广基本上是以贵阳为界南北划线,西部地区推广面积不大,且多在低海拔地区。为了把杂稻的推广工作向西部,特别是向西部高海拔冷凉地区推进,摸索在全省能否大范围推广杂交水稻的可能性。我们从1986年起承担了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下达的高海拔地区杂稻高产试验示范研究及推广课题。通过6年多的探索工作,不仅杂稻的推广海拔高度创全省最高纪录(《贵州省农业技术推广资料选编》1991年,第2页),而且面积也逐年扩大,产量效益也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53.
54.
水稻旱育苗床一床多用操作技术贾明清,樊和清,王守宝(江苏省洪泽县农业局223100)唐士香,姚友华,王建民(洪泽县岔河镇农技站)(洪泽县共和乡农技站)水稻肥床旱育稀植技术,在我县大面积推广已达3年,增产增效十分显著。实践表明,建立高质量苗床是确保旱育... 相似文献
55.
2006年四川省有41个县开展机械化育插秧示范(其中计划项目35个),6月进入田间管理阶段。下半年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机插秧水稻的产量,笔者认为各地下半年应努力做好以下工作。1.加强技术指导.坚持分类指导。各地应加强与农技人员的配合,开展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管理情况,查看机插秧长势,解决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56.
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中机耕、排灌、植保、收割、运输等环节都已基本解决,而水稻栽插机械化还只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浙江省双季稻地区工厂化育秧配套机械插秧技术虽已经得到应用,但机插率很低。晚稻机械插秧由于受天气、农艺、机械适用性等限制,尚未找到良好的解决途径,特别是杂交晚稻的机插更是一片空白。实现机械插秧的关键问题是要解决机具的技术性能和所配套的秧苗规格。目前插秧机技术性能已经非常成熟,但需配套工厂化育秧。目前使用的工厂化育秧作业流水线所存在的问题有:一是流水线固定设备… 相似文献
57.
<正>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起源于日本北海道。1981年,黑龙江省从日本引进此项技术,先后在方正县、海伦县试种成功,进而在全省大面积推广。新疆于1989年冬从黑龙江省引进此项技术,1990年在阜康、米泉等12个县(市)试验种植133.3hm~2,平均单产8 250kg/hm~2左右,比常规水育苗者增产20%;1991年在乌鲁木齐、昌吉、米泉、阜康、温宿等25个县(市)推广10 800hm~2,平均单产8 700kg/hm~2左右,比常规水育苗者增产15%以上。 相似文献
58.
漳州市是福建省粮食主产地之一,全市水稻和小麦播种面积约280万亩。目前该市水稻收割机械化水平还很低.全市仅有联合收割机32台。年机收面积长期徘徊在万亩上下,占稻麦播种面积的0.38%。该市机收现状与该市高优农业的地位极不相称,如何提高机收机械化水平。漳州市农机部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们算了一笔帐:按传统的思堆方式和现有技术水平,若每年新增机收面积3万亩。即机收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每年须新投入联合收割机至少100台,须新增投资800万元;如果每年提高4个百分点。花五年时间达到目前全国机收机械化水平,每年须投入400台联合收割机。须新增投资3200万元,五年累计要投资1.6个亿。此外,每年收割时间只有一个月左右(早、晚两季)。一台联合收割机二十几万元,每天收割30亩。每亩收费70元计,要6至8年,才能收回投资成本。经济效益很低。况且目前农业正处在结构调整之中,水稻面积递减,农民对水稻机械的投资在近期内积极性不高。根据该市目前的现状。光靠当地政府和民间财力投资联合收割机。靠自身力量来快速提高机收水平是不可能的。因此。漳州市农机部门就把目光投向省外。引进机械化发达地区的联合收割机来漳作业,靠社会化服务和产业化运作。用别人的资源,来提高漳州市收割机械化水平。去年夏收时上海奉贤县齐贤镇陈家农机站“快去作业队”的6台日本产“久保田”水稻联合收割机到漳浦县官浔镇进行跨区机收作业示范。在短短的五天时间里,共收割水稻854亩。秋收时,又引进江苏武进市前黄镇机收作业服务队到诏安、漳浦进行跨区作业示范。2001年我省农机化工作重点之一——实施引机入闽工程,组织跨区机收,以推进农机作业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进程。为此,本刊刊登漳州市跨区机收作业示范的体会,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