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9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36篇
林业   1402篇
农学   161篇
基础科学   737篇
  361篇
综合类   2506篇
农作物   111篇
水产渔业   72篇
畜牧兽医   296篇
园艺   1660篇
植物保护   80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202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319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340篇
  2016年   337篇
  2015年   355篇
  2014年   501篇
  2013年   490篇
  2012年   507篇
  2011年   518篇
  2010年   419篇
  2009年   400篇
  2008年   378篇
  2007年   352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植树造林是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民生福祉的具体行动,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具体措施。北方土石山区植被稀少、土壤贫瘠、气候干旱、灾害频发,加之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使得区域内植被破坏严重,导致一系列生态与环境问题,形成大片岩石裸露地,水土流失严重,植被恢复是此区域生态恢复的关键。本文就目前北方土石山区植被恢复的研究现状及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评述,包括植被恢复中植被配置模式及造林技术的选择、影响植被恢复的环境因子、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讨论了不同树种配置及造林技术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指出树种多样化、合理调控树种水分利用是土石山区植被恢复成功与否的关键。通过对土壤肥力、水分、地形及地带性差异对植被恢复的影响,以及植被恢复的水文、水土保持、土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效应的讨论,发现土石山区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加快了区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恢复与提升。同时发现土石山区内植被变化的地形效应研究相对缺乏,土壤养分对植被恢复的影响机制也还未明确。最后针对土石山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存在的树种选择不合理、研究时间尺度较短及数据资料有限、植被恢复经济效益研究不足等问题,提出筛选优良乡土树种搭配种植、建立植被演替长期定位监测网络、进行植被恢复综合效益监测与评价、明确植被对极端气候的响应机制,是下一步土石山区植被恢复工作中应重视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对“十八大”关于海绵城市报告的具体阐述,全面对绿地构成要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植物要素作为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被提出。通过分析,将“海绵城市”中植物的功能概括为造景和生态保护两方面,本文以满足这两个功能为线索,结合实例,提出了“海绵城市”理念下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原则,为“海绵城市”建设中植物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3.
在新疆生态条件下,研究机采配置模式对海岛棉产量形成的影响,设置(宽行距+窄行距)行距为(66+10)cm、(69+7)cm、(72+4)cm三种机采棉配置模式,以M1、M2、M3表示,研究不同机采配置模式下土壤含水量、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机采棉不同配置模式对生育进程的影响不明显,LAI在整个生育期内呈单峰曲线变化,盛铃期达到峰以M1值最高为4.5,较M2、M3提高27.5%、73.1%,且M1后期LAI值下降缓慢。干物质积累量生育前期差异不明显,盛花期后差异显著,以M2最高,至吐絮期较M1、M3高21.6%、28.6%。棉花产量以M1最高,较M2、M3提高25.3%、22%,主要是单株结铃数和单铃重增加。综合分析,M1机采配置模式有利于海岛棉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994.
典型黑土区陡坡植草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陡坡生物防治与影响因素的变化关系,为侵蚀沟治理、水土保持植被措施配置等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2个坡度,7种草本植被配置模式,于2018年6—9月开展了自然小区水土流失监测。[结果] 1∶1.5和1∶1.2坡比边坡草本建植当年分别较裸地平均减流27%和26%,减沙52%和21%,坡度由34°增加到40°,地表径流虽未增加,但土壤侵蚀量明显增加;影响产流产沙的降雨因子主要有雨量,I_(30),E,EI_(30),坡度变陡,相关性增强;建植草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混播减流减沙效果最好,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早熟禾3种草种混播减流效果优于单播;1∶1.2坡比边坡随着植被盖度的增加减沙效果逐渐增强,且在植被盖度大于50%时减沙效果接近1∶1.5坡比边坡。[结论]在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混播草本配置下,1∶1.2坡比削坡在侵蚀沟治理时可采用,能减少20%的削坡占地面积。  相似文献   
995.
植物生长并非一成不变,植物的动态性需格外注重,不同植物不同生长周期的养护手法(例如紫薇的修枝、红叶石楠的修枝情况)也不容忽视。植物景观作为一门多维度的艺术,包含了外形、色彩、嗅觉、触觉等不同的特征,同时又受到时间这一不确定因素影响颇深。针对不同时期植物的生长发育差异,应合理安排种植结构,加强季相搭配,延长观赏期,增加观赏角度。  相似文献   
996.
宁夏盐池平沙地主要植物群落土壤水分季节动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样方法,调查了盐池沙地主要植物群落,并测定了4-10月各主要植物群落样地的土壤含水量,研究了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含水量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在根层以下为不透水层的平沙地,各样地平均土壤含水量由小到大依次为:赖草(Leymus secalinus)群落(4.91%)<猫头刺(Oxytropis aciphylla)群落(7.42%)<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群落(10.36%)<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群落(12.55%)<裸地(16.27%);同一植物群落(包括裸地)的土壤含水量在各个季节也不相同.在进行沙地植被建设时,适宜采用柠条和黑沙蒿,并注意控制其合理密度及配置比例,以期达到长期稳定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997.
针对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存在等式约束的特点,在分析粒子群算法寻优策略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粒子群的大系统优化模型.同时.提出有效的控制粒子速度大小的方法, 克服了粒子因速度过大易逃出约束空间而造成程序中断的不足,成功地将粒子群优化算法应用于作物灌溉制度的寻优中.利用此模型将有限的水资源分配到灌区中的不同子区、子区中的不同作物以及作物的各生育阶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8.
为厘清外部市场环境对农户收入增长以及收入分配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分位数回归,基于2020年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经济调查数据库(CLES),从要素市场发育的视角探究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对收入及收入不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完备的要素市场,市场发育不完备造成的劳动力配置扭曲会对农户收入有显著负向影响;同时将农户分为不同收入组后发现,要素市场发育不完备造成的劳动力配置扭曲对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组农户的影响更为显著,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户收入不均等。由此提出以下建议,应当进一步加强农村要素市场建设,优化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实现农民收入增长的同时,努力缩小农户内部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999.
运用Jeffrey模型,利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设置前后(2000—2006年和2007—2015年)的面板数据测算城市用地扩张配置效率,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提升城市用地扩张效益提供参考。结果显示,武汉城市圈各市城市用地扩张的配置效率较低且呈现差异化分布,仅武汉市城市用地扩张的配置效率(0.167)高于湖北省平均水平(0.151),各县区城市用地扩张配置效率与产业布局关系密切,2007年以后各市城市用地扩张配置效率均有大幅升高。研究发现,政府需要利用差异化城市用地扩张政策、借鉴"两型社会"试验区成立后的有效措施来巩固、提高城市用地扩张配置效率,要协调非国有经济发展,大力保护耕地,发展工业,引进优质外资,活跃土地市场,加大政府税收投入。  相似文献   
1000.
运用多目标模糊随机优化模型,对区域内水-土-作物系统的管理规划和优化配置进行了研究。模型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劳动力的利用为主要目标,寻求作物种植的最优模式,实现对水土资源的最佳配置。为了很好地处理多目标规划中的权重分配问题,采用模糊定权的方法确定各个目标的权重。在建立优化模型时,同时考虑了模糊因素和随机因素对决策问题的影响,因而所得的模型更加客观、合理,能够使各种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应用实例表明,该模型理论严谨、操作简单、计算简便,将其应用到农业系统的水-土-作物的优化配置是可行的,能合理地分配各种资源,从而能提高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