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7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48篇
林业   225篇
农学   55篇
基础科学   249篇
  224篇
综合类   1336篇
农作物   41篇
水产渔业   221篇
畜牧兽医   526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6 毫秒
991.
晶种和钾离子促进生物成因黄铁矾形成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摇瓶试验,研究了晶种(先前合成的黄铁矾)和钾离子在生物成因黄铁矾合成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2种材料均能明显促进Fe3+水解形成黄铁矾沉淀。在起始Fe2+浓度为160 mmol.L-1,晶种和K+最大添加量分别为10g和80 mmol.L-1时,经过72 h反应后,溶液中的总铁(TFe)分别比对照多沉淀了23和33 mmol.L-1。K+在黄铁矾形成中起阳离子诱导作用,晶种起晶核刺激作用。K+的促进作用主要发生在24~48 h,但在低Fe3+浓度下作用有限;而晶种可以减少低Fe3+浓度对黄铁矾形成的不利影响。结论:晶种和K+共同作用不仅能够明显促进Fe3+的水解沉淀,而且绝大部分反应发生在0~24 h,极大地缩短了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992.
王安  林春绵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302-7303,7318
[目的]研究生物活性炭技术深度处理印染废水。[方法]利用生物活性炭技术对印染行业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探讨了生物活性炭滤塔运行方式、进水浓度、滤速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上向流、进水CODCr浓度低于300 mg/L、滤速1.88 m/h是生物活性炭滤塔处理印染行业生化出水的合适工艺参数,并得到滤塔的反冲洗周期约为60 h。[结论]生物活性炭技术深度处理印染废水可以达到中水回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3.
本试验建立了同时测定饲料中5种抗生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试验采用梯度洗脱,使金霉素、氯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青霉素得到较好的分离;柱温30℃,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10nm。结果显示,金霉素、氯霉素、青霉素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5~40μg/mL,红霉素、罗红霉素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5~80μg/mL,相关系数r≥0.9997。饲料中5种抗生素的加样回收率为95.86%-98.72%,RSD〈2%。本试验建立的梯度洗脱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和精密度较高,可以满足饲料中CTC、CPA、ERY、Rox、PG的检测。  相似文献   
994.
臧立 《山东饲料》2013,(14):299
目前国内许多油田已经进入到勘探开发的后期,油井的含水率高,产液量大。通过聚合物驱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油藏的开采效率,但是聚合物的加入给采油废水的破乳和油水分离带来了问题。高聚污水的处理问题已经成为油田采油重点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调研分析,研究了油田注聚采油废水的处理技术现状,提出了提高油田注聚采油污水处理效率的方法,并且研制出一种新型的高效油水分离剂,通过实验验证了油水分离剂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5.
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开放的水产养殖模式能保持池塘生态系统在较佳的状态下运行,但不利于节约有限的水资源和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因此封闭的水产养殖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封闭的养殖生态系统中,水质调控技术和养殖废水的处理技术是其赖以持续发展的基础,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不但  相似文献   
996.
利用某芽孢杆菌属微生物(Bacillus sp.)对锑矿选矿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微生物的接种量、作用时间、温度、体系pH值等对废水中Sb的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作用时间4 d微生物接种量为5处理体系pH为2最佳处理体系温度为30时,效果最佳,对废水中Sb的去除率达到99.75%,处理后废水中Sb的浓度由122.21 mg/L降低至0.30 mg/L,出水Sb浓度低于湖南省地方标准排放限值0.50mg/L。  相似文献   
997.
采用芬顿氧化、臭氧氧化相结合的方法对三氯吡啶醇钠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探讨了影响处理结果的各种要素.试验结果表明芬顿反应的最佳条件是:废水初始pH=3~4,H2O2投加量为5mL/L,FeSO4 10%的量为5g/L,反应时间为2h;芬顿氧化后出水直接进行臭氧氧化,臭氧氧化停留时间为80min.经过预处理后,废水的化学需氧量去除率达到89.2%.处理后废水的5d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B/C)由0.06提高到0.38.  相似文献   
998.
为实现从畜禽废水处理中回收能源,先后以厌氧沼液、低浓度畜禽原水及高浓度畜禽原水作为进水,利用厌氧流化床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anaerobic fluidized bed microbial fuel cell,AFB-MFC)进行微生物产电及有机物去除研究,重点考察氨态氮质量浓度及COD(化学需氧量)容积负荷对系统COD去除率及产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稀释后的沼液作为进水时,当氨态氮质量浓度达到387.6mg/L时,氨态氮对产电微生物产生明显的短期抑制,产电量下降7.0%,但经过5d的适应期后,系统产电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以畜禽原水作为进水时,系统COD容积负荷在12d内由2.3kg/(m3·d)提升至14.9kg/(m3·d)时,COD去除率保持在74.5%~88.1%;随着容积负荷的提升,系统产电量上升,但上升幅度较小,最高输出电压为379.3mV,相应的面积功率密度为74.9mW/m2;由于进水pH值的差异,高浓度畜禽原水最高输出电压较低浓度畜禽原水低21.4mV;AFB-MFC系统内阻较低,仅为48.5Ω,此时功率密度为75.6mW/m2。本装置实现了畜禽废水的高效处理,同时获得电能,为其资源化处理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999.
为了考察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BAF)处理玉米青贮渗出液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重点考察了水力负荷、气水比、有机负荷和滤床高度。结果表明:水力负荷从0.5m3/(m2.h)升高到3.0m3/(m2.h)过程中,化学需氧量(COD)和NH3-N的去除率先升高后降低,当水力负荷1.5m3/(m2.h)时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最大为83.5%、74.9%;增加气水比使得系统中溶解氧充足,可明显提高COD和NH3-N去除率,当气水比为3.5:1时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最大为87.5%、75.2%;低有机负荷不利于COD和NH3-N的去除,当有机负荷为COD2.4kg/(m3.d)时,COD和NH3-N去除率最低分别仅为49.6%、58.5%,有机负荷为COD4.8kg/(m3.d)时去除率最高分别可达80.9%和75.9%,但过高的有机负荷反而对NH3-N去除不利,当有机负荷为COD7.2kg/(m3.d)时,NH3-N去除率降低为61.7%;滤床高度对硝化反应去除NH3-N影响较大,NH3-N生物硝化反应去除行为主要发生在0.6~1.0m区域。试验表明采用BAF系统处理玉米青贮渗出液是可行的,也为类似性质废水处理和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气候变化情景下阿拉善盟灌溉玉米对水资源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非充分灌溉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情况及玉米生产可采取的节水型灌溉方式,利用作物模型和PRECIS模拟输出的吉兰泰地区的未来时段的气候数据、历史观测数据,模拟设计了多个灌溉水平,分析当地玉米的水分生产力,并选取最优灌溉方案。结果表明:当前种植中存在灌溉用水偏多、无效灌溉现象明显;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不同的灌溉水平对玉米生育期的影响较小,主要影响产量和生物量;A2、B2气候情景下,采用58%充分灌溉量的灌溉方式其水分生产力均达0.68、0.80 kg/m3的最大值,玉米单产可达充分灌溉条件下的77%~82%,并且比充分灌溉方式节约用水2700 m3/hm2。因此,当地应采取选择非充分灌溉方式,节约农用水,提高水分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