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72篇
  免费   356篇
  国内免费   762篇
林业   128篇
农学   983篇
基础科学   169篇
  1588篇
综合类   6610篇
农作物   1128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299篇
园艺   553篇
植物保护   206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294篇
  2022年   391篇
  2021年   371篇
  2020年   370篇
  2019年   401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307篇
  2016年   400篇
  2015年   435篇
  2014年   652篇
  2013年   624篇
  2012年   687篇
  2011年   631篇
  2010年   578篇
  2009年   537篇
  2008年   539篇
  2007年   504篇
  2006年   457篇
  2005年   413篇
  2004年   333篇
  2003年   332篇
  2002年   222篇
  2001年   273篇
  2000年   215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129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128篇
  1991年   112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13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9篇
  1953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有机肥与氮化肥配施对蔬菜产量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食品的需求由数量的满足,转向对品质的要求,选择优良品种故然是第一位,但不合理的施肥,导致品质下降,尤其是蔬菜作物,氮肥对其品质的影响更为突出。目前蔬菜生产上存在着过量施用单一的氮化肥,以求高产。由于超量施氮,往往来不及在蔬菜体内转化成营养养分,而以硝酸盐的形态贮藏于菜体中,对人是有害的。另外,由于大量施用单一的氮化肥,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结,菜田地力衰退严重,产量  相似文献   
23.
韩文炎 《中国茶叶》2005,27(4):49-50
在南印度不同地点对无性系茶树品种UPASI-9和SA-6进行了连续4年的田间试验,以期利用相关和回归分析获得的土壤测试和作物效应数据,开发茶园氮和钾使用量的目标产量方程。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氮处理区为主区,钾处理区为副区,氮、钾每年分4次施用,分别为0、150、300、450kg/hm^2。  相似文献   
24.
栽培条件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多年的小区试验和高产示范,对小麦的千粒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期或适期早播、增施磷肥、地膜覆盖栽培,都能显著提高千粒重;氮肥、土壤水分有提高和降低千粒重的两重性,在籽粒形成和灌浆期,只要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和氮素养分,使麦株体内有机和无机营养协调,就能提高千粒重;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只要麦田土壤水分充足,小麦根系吸水能够补充叶片蒸腾耗水,麦株体内水分保持平衡,就能大大减轻其危害程度,使千粒重下降的少甚至不下降。  相似文献   
25.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少施化肥,提高化肥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采用化肥增效剂可达到此目的。  相似文献   
26.
27.
夏直播花生规范化栽培密度与氮肥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建立了密度和N肥用量与夏直播花生产量的数学模型。进一步分析表明,密度与N肥用量呈负交互效应,肥料用量增加,花生密度可适当减少。密度与N肥用量的最优组合为每公顷播15.36万穴,施纯N99.6kg,最高产量可达到5527.0kg。公顷产量在4500~5527kg范围内的措施组合为:每公顷播15.O~18.7万穴,施纯N65.1~124.4kg。  相似文献   
28.
29.
碧水天  徐曼曼 《茶叶》2004,30(2):104-105
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在茶园管理综合农业技术措施中,以合理施肥对茶叶增产提质的效果最为显著。然而,生产实践上往往施用同样数量的肥料,增产提质的效应却存在很大差异,说明施肥技术大有讲究。茶园合理施肥应依茶树树龄、生长势、产量高低;茶园土壤的营养水平、物理性、化学性等肥力因素;茶园肥料的种类、性质以及季节天气状况等科学施用,即看树、看肥、看地、看天、合理施用才能取得好成效。我国长江中下游大部茶区初夏正值梅雨期(“丰梅”或“空梅”),盛夏常伴有暴雨(雷阵雨、台风雨)、高温酷暑干旱等涝灾、旱灾发生,讲究夏季茶园施肥技术尤为重要。综合各地经验,茶园夏季施肥要着重抓住四个讲究。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