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638篇 |
免费 | 403篇 |
国内免费 | 101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75篇 |
农学 | 1222篇 |
基础科学 | 431篇 |
2028篇 | |
综合类 | 7915篇 |
农作物 | 1286篇 |
水产渔业 | 48篇 |
畜牧兽医 | 755篇 |
园艺 | 603篇 |
植物保护 | 29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5篇 |
2023年 | 388篇 |
2022年 | 533篇 |
2021年 | 533篇 |
2020年 | 509篇 |
2019年 | 551篇 |
2018年 | 300篇 |
2017年 | 440篇 |
2016年 | 532篇 |
2015年 | 557篇 |
2014年 | 801篇 |
2013年 | 767篇 |
2012年 | 851篇 |
2011年 | 775篇 |
2010年 | 749篇 |
2009年 | 664篇 |
2008年 | 721篇 |
2007年 | 628篇 |
2006年 | 583篇 |
2005年 | 485篇 |
2004年 | 424篇 |
2003年 | 404篇 |
2002年 | 274篇 |
2001年 | 328篇 |
2000年 | 269篇 |
1999年 | 182篇 |
1998年 | 195篇 |
1997年 | 169篇 |
1996年 | 176篇 |
1995年 | 181篇 |
1994年 | 173篇 |
1993年 | 146篇 |
1992年 | 159篇 |
1991年 | 141篇 |
1990年 | 89篇 |
1989年 | 157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26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65年 | 3篇 |
1963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7篇 |
194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为进一步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提高水稻产量,探究氮肥缓速配施对水稻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N0(不施用氮肥),N1(100%缓释肥一次性基施),N2(70%缓释肥做基肥+30%尿素做穗肥)和N3(70%缓释肥做基肥+20%尿素和10%缓释肥做穗肥)4种氮肥施用模式,研究各模式下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氮肥利用率的特征。结果表明,N3处理的产量与氮肥利用率均为最高,达到9.74 t·hm-2和18.75%,与穗肥全部为速效肥的N2处理相比,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提高了1.35%和7.88%。说明在穗肥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缓释肥,可以延长抽穗期到成熟期的氮肥供应周期,提高抽穗期到成熟期的氮肥吸收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202.
棉花是需肥时间较长和较多的作物,通过对棉花施用控释肥试验示范研究,提高棉花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结果表明:棉花施控释肥皮棉增产16.2千克/667平方米,增产7.91%。示范区增产9.58%,净增效益128.70元,氮肥利用率提高9.16%。 相似文献
203.
氮肥和密度对毯状苗移栽油菜碳氮积累、运转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油菜育秧盘毯状苗移栽,大田不同氮肥和密度耦合对油菜碳氮积累、运转和利用效率的影响,探讨植株碳氮代谢与油菜产量形成的关系。【方法】以宁杂1818油菜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毯状苗的培育和移栽试验,比较不同年份、氮肥以及密度条件下碳氮积累、运转以及利用效率差异。【结果】油菜毯状苗适宜条件下移栽也可以获得3 750 kg·hm~(-2)高产。不施氮肥以及225 kg·hm~(-2)氮肥处理条件下随着密度增加产量显著增加,在300 kg·hm~(-2)氮肥处理和125 000穴/hm~2移栽密度条件下1穴1株、1穴2株和1穴3株间产量无显著差异。油菜植株中碳素积累能力显著高于氮素积累能力,初花期前植株C/N比较低,为16.30,初花期后C/N比较高,为114.37。碳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籽粒生产效率随着氮肥用量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中氮素籽粒生产效率随施氮量增加下降幅度更大。初花期至成熟期叶片氮素运转率最高,不同处理变化范围为73.90%—78.56%,其次是茎枝氮素运转率,变化范围为38.96%—67.08%,根中氮素运转率最低,变化范围为24.45%—37.06%。不同处理叶片中氮素运转率差异较小,茎枝和根中氮素运转率随着氮肥用量增加逐渐降低。初花期至成熟期叶片碳素运转率为正值,不同处理变幅为23.16%—29.08%,随着密度增加叶片碳素运转率总体上呈增加趋势,不同氮肥处理间差异相对较小。初花期至成熟期根和茎枝仍然以积累碳素为主,两者碳素运转率表现为负值。【结论】油菜毯状苗机械移栽,可有效提高茬口较迟地区的油菜生产能力。油菜在初花期之前氮代谢能力强,初花期以后碳代谢能力强,前期氮素供应有利于植株营养体的建成,从而使得后期积累更多的碳素,促进后期的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204.
为明确3种圭亚那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Sw.)(‘热研2号’、‘热研5号’和热研21号)的根系分泌物对杂草生长的化感效应,采用营养液培法分别收集其根系分泌物,研究其对5种外来入侵杂草幼苗形态特征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对含羞草(Mimosa pudica L.)幼苗无显著影响外,3种圭亚那柱花草对其余4种杂草的总化感综合效应均为抑制作用。‘热研5号’柱花草对杂草幼苗生长的化感抑制效应强于其他二者,对蒺藜草(Cenchrus echinatus L.)幼苗的根长、株高、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总生物量和根冠比均有显著抑制效应(P<0.05),对羽芒菊(Tridax procumbens L.)幼苗的侧根数、地下生物量和根冠比有显著抑制效应(P<0.05),也显著抑制假臭草(Eupatorium catarium V.)幼苗的生物量向地下分配(P<0.05),仅对鬼针草(Bidens pilosa L.)幼苗的抑制效应相对较弱。灰色关联分析表明,进行圭亚那柱花草的化感效应研究中应重点关注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和株高。由此推测,3种圭... 相似文献
205.
施氮量对两系杂交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两系杂交稻组合两优培九和扬两优6号为材料,以三系杂交稻组合丰优香占为对照,通过3种施氮量处理,研究了施氮量对两系杂交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系杂交稻组合产量均明显高于对照,产量的优势主要表现为单位面积总颖花量,但相对较低的结实率限制了产量潜力的进一步发挥。3个供试组合均以施氮量为240kg/hm2的处理时产量最高。施氮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在3个组合间均有差异。同等施氮量条件下,两系杂交稻组合米质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对影响两系杂交稻产量潜力发挥的原因,以及氮肥对其品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6.
2005年12月~2006年8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对云南野生动物园内5只孟加拉虎行为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在观察期内,笼养孟加拉虎白昼行为时间分配上两性存在一定差异,即雌性的睡眠和卧息多于雄性的睡眠和卧息;雌性的走动和其它行为少于雄性的走动和其它行为。在活动节律上,两性有极大的相似性,只是雌虎在下午的卧息高峰值比雄虎晚约1h。 相似文献
207.
208.
209.
210.
对于并联供水水库群,通过共同用户相互联系,不仅要参照每个成员水库的状态特征确定供水决策,还要根据每个成员水库的状态特征合理分配共同供水任务。针对跨流域水库群共同供水任务的分配问题,为制定科学、有效合理、均衡公平的共同供水任务的水库间分配规则,寻求并联水库群共同调度规则的最优性运行策略,通过拟定合理的平衡曲线的方式,确定并联水库群共同供水任务的分配比例,指示各库在不同调度时段的蓄水最佳分配策略,并以不同拐点和斜率描述平衡曲线的分段性,表征汛期、非汛期各水库蓄水量及供水量的变化,以缺水率最小及弃水量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优化模型对分配规则进行修正,最后采用基于免疫进化的粒子群算法率定平衡曲线的决策变量突变点及斜率,最终得到相对优秀的供水规则。以滦河流域下游水库群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实现调度目标,合理划分共同供水任务,提高水库群共同供水任务的计算效率;拟定合理平衡曲线对并联水库群共同供水任务进行分配,其库群系统供水量较补偿调节增加约5%,弃水量减少10%左右,与动态规划得到的最大供水量、年均弃水量及保证率接近,水库间供水任务分配比例与其兴利库容的比值接近,并且成员水库有较大的供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