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8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72篇
林业   165篇
农学   107篇
基础科学   124篇
  950篇
综合类   1200篇
农作物   54篇
水产渔业   82篇
畜牧兽医   200篇
园艺   54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安徽省园地氮磷径流流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园、桑园和葡萄园在安徽省分布面积较广,果园的施肥量一般较大,但利用率低,很大一部分氮、磷随地表径流流入水体,给水体污染带来严重威胁。研究安徽省园地径流氮磷流失规律,对于控制安徽省农业面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采用径流池收集降雨径流的方法测算出安徽省园地在常规施肥条件下,总氮的年径流流失量为1.85~13.70kg/hm2,其中茶园为2.127kg/hm2,桑园为8.380kg/hm2,葡萄园为7.940kg/hm2;总磷的年径流流失量为0.202~1.770kg/hm2,其中茶园为0.261kg/hm2,桑园为0.263kg/hm2,葡萄园为1.148kg/hm2;总氮的径流流失率在0.049%~0.453%之间,总磷的径流流失率在0.046%~0.416%之间;且铵态氮和硝态氮是园地中氮素径流流失的主要形态,约占总氮的58%,大多数园地中磷素主要以可溶磷的形态径流流失,但在桑园中却只有29.77%的磷素以可溶磷的形态流失。  相似文献   
992.
紫色土坡耕地施肥水平对土壤侵蚀及氮磷流失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紫色土坡耕地"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处理、复合施用农家肥和化肥、单施化肥、单施化肥增加施肥量、单施化肥横坡垄作5种施肥水平,采用径流小区定点监测的方法,研究紫色土坡耕地不同施肥水平下土壤侵蚀特征。结果表明:施肥水平和降雨量对径流量影响极为显著,各施肥水平下次降雨泥沙流失量与降雨量呈线性正相关,单位面积泥沙流失量与径流量在增加施肥时为幂函数关系,其他施肥水平下均为对数函数关系。施肥水平和降雨量对径流中氮磷浓度均具有显著影响。各施肥水平下径流中氮磷流失浓度变化趋势与降雨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降雨量增加而增大,不同施肥水平下,氮磷浓度波动范围不同;复合施用农家肥和化肥,径流中氮素及可溶性磷浓度较稳定;各施肥水平下径流中氮磷浓度最高值出现与暴雨事件出现基本一致,同时追加施肥等农事活动也对磷素浓度最大值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93.
采用RS、GIS技术,以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为基础,对"珠治"工程广西项目区河池片区进行了土壤侵蚀遥感监测,定量研究了治理措施实施后岩溶地区的土壤侵蚀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治理后土壤侵蚀得到了遏制,土壤侵蚀总量从治理前的311 848 t减少到治理后的284 877 t,减少了8.65%,其中剧烈侵蚀的侵蚀量和侵蚀面积减少最为明显;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侵蚀影响明显,其中未利用地、耕地的土壤侵蚀最为严重,林地、草地对土壤侵蚀的发生具有减弱作用。  相似文献   
994.
选取南方典型坡耕地红壤为试验区,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在自然降雨条件下,于2008—2010年连续3 a对不同农业管理方式下地表径流及氮磷流失特征进行田间实地监测。结果表明,试验区域干湿季极其分明,3 a平均降雨量为838.6 mm,主要集中在5月到10月,坡耕地红壤地表径流、养分流失时间、流失量与降雨量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在常规施肥处理下径流量和氮磷流失量之间呈极其显著的指数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897 4**和R=0.529 7**。坡耕地红壤地表径流量、径流系数及氮磷流失量变化规律一致,不施肥条件下,总氮、总磷流失量最大,优化施肥、揭膜、横坡垄作及秸秆覆盖等农艺措施能降低氮、磷流失量,尤其是横坡垄作种植,相对于顺坡垄作氮、磷流失总量降低了2/3左右。不同处理之间径流中各种形态氮磷含量无显著差异,说明不同农业措施主要通过地表径流流失量而影响坡耕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量的多少。坡耕地红壤地表径流氮磷流失以颗粒态为主,TDN占TN比例年均为24.58%,TDP占TP的比例年均为7%,TN流失量是TP的3倍左右;优化施肥和揭膜条件下可溶性氮磷所占比例增加,横坡垄作和秸秆覆盖条件下降低。在可溶性氮素中,NO3-N、NH3-N占TN的比例年均分别为8.41%、12.65%,但是2009、2010年NH3-N均小于NO3-N。因此,关于坡耕地地表径流不同流失氮素形态的影响因素较多,目前研究结果不确定,且年际之间差异较大,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5.
在野外布设正常施肥、不施肥的3组共6个径流小区,监测玉米生长期内的径流量和氮磷流失浓度,以分析氮磷流失特征。试验结果表明:7、8月份降雨集中,是氮磷流失的主要时期,应尽量减少扰动土层的农事活动;植被覆盖度是影响地表径流中氮磷流失浓度的重要因子,随着植物的生长和覆盖度的增加,氮磷流失浓度呈下降趋势;颗粒态是氮磷流失的主要形态;施肥后短时间内的降雨对氮磷流失浓度影响明显,因此避免在降雨多发期施肥是减少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6.
长期定位施肥对黄绵土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以25年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探讨了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活性有机质、氮磷养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肥土壤活性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及速效磷含量显著提高,土壤转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强,其中有机肥化肥配施(NPM)的作用明显大于施用化肥(N、NP);长期施肥不能增强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相关分析表明,土壤脲酶、转化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活性有机质、氮磷养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且三种酶活性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合土壤养分与土壤主要酶活性的密切关系,认为将土壤酶与土壤养分相结合进行土壤肥力研究,对该区培肥土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7.
黑龙江省土壤流失方程的研究   总被引:97,自引:24,他引:97  
通过对7年大量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了黑龙江省土壤流失方程(简称方程)A=RKLSCP。并确定了方程中诸因子的求算方法和数值及黑龙江省土壤允许流失量,为方程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数据;还进行了方程的验证,其方程计算值与实测值准确率在90%以上,证明方程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大的可靠性。该方程的建立,为监测预报水土流失及制定水土保持规划提供了一整套的科学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998.
<正> 湟中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区的湟水中游,全县共26个乡(镇),410个村,40万人,土地总面积2700平方公里;其中农耕地99万亩,人均2.47亩。境内山川相间,沟壑纵横,水土流失面积1860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8.88%。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叶片养分含量与产量、品质的关系,并依据该关系确定冀中地区桃树优质高产的叶片氮磷钾临界值范围,及实现该目标所需的化肥投入量与土壤养分保证量.[方法]在冀中地区选取60个小型桃园进行了连续3年的跟踪监测.于盛花期后60天采集桃树叶样,测定氮磷钾含量.收获后,调查果实产量、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将各...  相似文献   
1000.
炭基肥和竹炭对土壤氮素淋失和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竹炭和炭基缓释肥添加对毛竹林土壤氮素流失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室内土柱淋溶试验,测定了淋溶水中NH_4+—N和NO_3-—N浓度,分析了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组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炭基缓释肥的添加可以使土柱NH_4+—N和NO_3-—N累积淋溶量分别降低12.5%和13.6%。此外,竹炭的添加可以显著降低NH_4+—N累积淋溶量(P<0.05),但是对NO_3-—N的影响不显著。炭基缓释肥的添加可以增加土壤Nitrospira(硝化螺菌属)、Nitrosospria(亚硝化螺菌属)和Nitrobacter(硝化杆菌属)细菌的相对丰度,提高下层淋溶土壤反硝化优势菌群(丰度>0.1%)Burkholderia(伯克霍尔德菌属)、Cupriavidus(贪铜菌属)和Bradyrhizobium(慢生根瘤菌属)的相对丰度。炭基缓释肥添加对土壤NH_4+—N和NO_3-—N的淋溶影响可能与土壤氮素循环微生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