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8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9篇
  15篇
综合类   4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主要讲述了变压器油中氢气含量异常时各种情况,着重分析了油中氢气异常可能是变压器受潮的情况,并提出了受潮后变压器如何干燥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72.
氢是一种燃烧值高无污染的燃料。无细胞组合酶催化体系是以碳水化合物和水为底物,通过13种酶协同催化,生成2种产物:氢气和二氧化碳。该体系理论上1 mol葡萄糖可生成12 mol氢气,是微生物厌氧发酵的3倍。该文介绍了无细胞组合酶催化体系的发展历程、组成酶的特征、酶催化的步骤,最后对该体系优缺点和工业化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3.
采用建立的"CSTRH-UASBMet"两相厌氧系统,以糖蜜废水为发酵底物,考察系统的产氢、产甲烷性能;为进一步去除有机物,同时建立好氧系统来处理两相厌氧系统出水;进水COD控制在4 000~10 000 mg/L。运行结果表明,CSTR产酸相最大产氢率为4.6m3/(m3·d),系统pH稳定在4.1~4.3;UASB产甲烷相最大产甲烷速率为10.5 m3/(m3·d),系统pH稳定在6.8~7.2。在最佳运行参数下,产氢反应体系经过混合酸型发酵、丁酸型发酵后,最终反应体系均达到稳定的乙醇型发酵。经好氧处理后,整个系统的COD去除率始终维持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74.
【目的】调压系统作为连接长输管道与城镇燃气管网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实现“氢进万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氢气与天然气的物性差异会影响调压的工艺控制效果。【方法】采用纯氢/掺氢天然气减压调压实验与调压动态模拟相结合的方式,以稳压精度、响应时间、适用度函数作为判定减压调压系统稳压效果的依据,对掺氢比、流量波动周期、下游流量变化幅度、管输压力及PID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1)系统波动越频繁、气体流速越大,导致系统受到扰动后波动幅度越大,减压调压系统越不易实现稳压,需对管输纯氢或者掺氢天然气的高流速运动进行限制。(2)调压系统流量有正弦变化的波动,以稳压精度±1.5%为要求,开展减压调压实验时,PID比例参数、积分参数设定在1~2范围时,可基本实现纯氢/掺氢天然气在城镇燃气管道压力范围内的调压。(3)当管输气体流速相同时,纯氢的瞬时波动较天然气更为明显,控制系统的响应时间、适应度函数均随掺氢比的增大而逐渐增加;纯氢的压力瞬时波动可达到纯甲烷的1.15倍,控制系统的响应时间、适应度函数也分别增大为纯甲烷的1.13倍、2.68倍,当氢气与甲烷为相同比例参数、积分参数时,含氢气体更难实现稳压...  相似文献   
75.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了(Na_2CO_3-NaOH)熔融盐和镍对生物质三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热解制氢的影响。结果表明,熔融盐中的氢氧化钠能吸收三组分热解产气中CO_2,从而有利于合成气中的CO转化成H2。熔融盐含有的碱金属Na~+和OH~-分别能促进半纤维素与纤维素、木质素的热解,木质素热解产氢量最高可达到1 148 m L/g,H2体积分数达到90.7%。熔融盐-镍协同作用时可以降低三组分产气中CH_4含量,与单独添加熔融盐相比,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CH_4产量分别下降35.0%、24.5%和12.0%。在熔融盐-镍的存在下,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最高产氢量分别达到910、714和1 106 m L/g,H2体积分数分别为77.6%,77.8%和91.6%。  相似文献   
76.
光合细菌协同产气肠杆菌联合发酵制氢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暗-光联合生物制氢是提高底物利用率和产氢潜力的有益探索。该文以玉米秸秆酶解液为产氢底物,采用光合细菌(HAU-M1)与产气肠杆菌(AS1.489)混合培养工艺,进行了同步糖化暗-光联合生物制氢试验研究。以累积产氢量为主要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底物质量浓度、初始pH值、光照强度、发酵温度对HAU-M1与产气肠杆菌混合培养条件下联合产氢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产氢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各工艺参数对HAU-M1与产气肠杆菌联合产氢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发酵温度初始pH值底物质量浓度光照强度。发酵温度和初始pH值是影响HAU-M1与产气肠杆菌联合产氢的显著因素。HAU-M1与产气肠杆菌混合培养联合产氢的较佳工艺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35 g/L、初始pH值6.5、光照强度3 500 1x、发酵温度30℃,在此条件下,72 h的累积产氢量达到332.6 mL,单位产氢量为47.5 mL/g。该试验研究可为基于秸秆类生物质的暗-光细菌混合培养联合产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究鸡粪与不同果蔬废弃物混合基质的厌氧发酵产氢特征,为利用混合物料厌氧发酵制氢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以香蕉皮、白菜废弃物、油麦菜废弃物、笋叶、土豆皮渣与鸡粪的混合物为原料(各45mL),在中温(35±1)℃、混合基质初始COD质量浓度为40g/L的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试验,测定发酵过程中的气体产生量、气体成分和发酵结束后的发酵液液相代谢产物。采用Modified Gompertz模型对累积产氢量随时间的变化进行拟合,测定发酵前、后发酵液的挥发性固体、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含量,并计算三者的降解率。【结果】不同混合基质的累积产氢量依次为:鸡粪+土豆皮渣(87.5mL)鸡粪+香蕉皮(62.5mL)鸡粪+白菜废弃物(42.1mL)鸡粪+油麦菜废弃物(34.4mL)鸡粪+笋叶(34.2mL)。在混合基质初始COD质量浓度相同的条件下,不同混合基质的COD产氢率依次为:鸡粪+土豆皮渣(46.04 mL/g)鸡粪+香蕉皮(34.00 mL/g)鸡粪+白菜废弃物(22.24mL/g)鸡粪+油麦菜废弃物(18.64mL/g)鸡粪+笋叶(18.57mL/g)。采用Modified Gompertz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各混合基质累积产氢量随时间变化的过程。以鸡粪+土豆皮渣和鸡粪+香蕉皮为混合底物时,发酵类型为丁酸型发酵;以鸡粪+白菜废弃物、鸡粪+油麦菜废弃物和鸡粪+笋叶为混合底物时,发酵类型为乙酸型发酵。在5种混合基质中,鸡粪+土豆皮渣组的挥发性固体、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降解率均最大,分别为51.82%,62.43%和28.90%。【结论】基质类型是影响厌氧发酵产氢的重要因素,5种混合基质均能产氢,但以鸡粪+土豆皮渣混合物料的产氢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78.
响应面法优化醋糟厌氧发酵制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响应面试验设计法,选取有机负荷(Food/Microbe,F/M)、固液比、初始pH值和发酵温度为考察因素,进行醋糟厌氧发酵制氢工艺优化试验。在分析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后,得出醋糟厌氧发酵制氢的最佳工艺条件为:F/M1.65,固液比16.90g/200mL,初始pH值6.02,发酵温度37.66℃;各因素的主效应关系为:初始pH值>F/M>固液比>发酵温度。建立的产氢量数学模型为Y=26.63+1.34x1+1.27x-6.74x-2.44x-6x-1.7x2x-22233432.35x3x4,该模型能解释91.60%的响应值变化,产氢量的预测值为32.91mL/gTS,验证值为33.73mL/gTS。理论值与验证值的复相关系数为0.9780,证明此模型是合理可靠的,可用于实际预测。  相似文献   
79.
生物质催化气化制氢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物质催化气化制氢过程中,催化剂作为整个工艺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物的质量和过程的效率。本文对生物质催化气化催化剂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催化剂组成、工艺应用以及催化剂的优化改性方式进行了分类讨论,最后针对国内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生物质催化气化催化剂的发展趋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0.
气体的强化存储研究对于发展清洁能源和保护环境非常重要.对气体特别是氢气、天然气和二氧化碳的存储机理和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目前车载氢气的实用存储技术从原理上还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法.水存在条件下天然气在中孔碳分子筛上的存储研究表明,天然气的湿储技术有着巨大的实用前景.水合物的开采与二氧化碳的填埋相结合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