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305篇 |
免费 | 762篇 |
国内免费 | 110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907篇 |
农学 | 1363篇 |
基础科学 | 808篇 |
2004篇 | |
综合类 | 11915篇 |
农作物 | 844篇 |
水产渔业 | 1200篇 |
畜牧兽医 | 3398篇 |
园艺 | 938篇 |
植物保护 | 79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2篇 |
2023年 | 934篇 |
2022年 | 1152篇 |
2021年 | 1355篇 |
2020年 | 1005篇 |
2019年 | 1133篇 |
2018年 | 621篇 |
2017年 | 985篇 |
2016年 | 1036篇 |
2015年 | 1019篇 |
2014年 | 1281篇 |
2013年 | 1342篇 |
2012年 | 1537篇 |
2011年 | 1437篇 |
2010年 | 1250篇 |
2009年 | 1229篇 |
2008年 | 1222篇 |
2007年 | 961篇 |
2006年 | 762篇 |
2005年 | 689篇 |
2004年 | 516篇 |
2003年 | 474篇 |
2002年 | 357篇 |
2001年 | 342篇 |
2000年 | 277篇 |
1999年 | 265篇 |
1998年 | 228篇 |
1997年 | 200篇 |
1996年 | 195篇 |
1995年 | 199篇 |
1994年 | 176篇 |
1993年 | 108篇 |
1992年 | 118篇 |
1991年 | 125篇 |
1990年 | 137篇 |
1989年 | 119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3篇 |
1965年 | 2篇 |
1964年 | 2篇 |
1957年 | 6篇 |
195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四种常用草坪草的水分蒸散与补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控灌水量,采用蒸散仪法对南京地区四种常用的草坪草的水分蒸散和水分补偿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正常供水条件下,冷地型草坪草(凌志高羊茅、匍匐剪股颖) 的蒸散量普遍高于暖地型草坪草(普通狗牙根、日本结缕草)的蒸散量;在限量供水条件下,蒸散量受土壤水分条件的限制;(2) 温度、水气压的变化与草坪草的蒸散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大气因子对草坪草的蒸散具有显著的影响;不同留茬高度对草坪草的蒸散具有显著的影响,一般在留茬4cm时蒸散量最低.合理的水分补偿应结合气象因子与修剪高度进行;(3)在8~10月,四种草坪草的补水量为凌志高羊茅8.9~216.5mm,匍匐剪股颖79~158.2mm,普通狗牙根116.0mm,日本结缕草107.4mm;(4)草坪草具较大的节水空间,只要灌溉合理就可以避免耗水过多问题. 相似文献
102.
104.
106.
苏丹草种子产量构成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结果表明,苏丹草种子产量构成因素主要有:1是单位面积上的实生苗数及抽穗率,2是一级分枝数,3是单穗种子数,4是种子的落粒性,5是种子的千粒重;其中对种子产量构成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一级分枝数,单穗种子数,其次是落粒性和实生苗数,种子千粒重贡献较小,实验结果表明播期,播量,行距和施肥方式等栽培技术措施均对苏丹草种子产量有着明显的影响。在呼和浩特地区最佳播期为4月下旬,最佳播量为1.5-2.5Kg/亩,最佳行距为30cm,最佳密度为170株/M^2左右;最佳施肥方式为施农家肥为基肥1000kg,尿素追肥10kg,苏丹草种子落粒性较为严重,平均在20%-30%之间,选育落粒性较低的品种是今后苏丹草选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7.
肿瘤坏死因子a对脂代谢和能量平衡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NF-a在肥胖型动物和人脂肪组织中超量表达,对脂代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近来发现,TNF-a通过降低LPL活性、对Glut4表达的下调作用、诱导瘦蛋白的表达和引起胰岛素抗性及热作用来调节脂代谢和能量平衡。 相似文献
108.
109.
大豆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高,并且氨基酸组成良好,主要用作仔猪蛋白质饲料。但是生大豆中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大豆抗原蛋白、凝集素、脲酶、皂苷和寡糖等。Stokes等(1987)以大豆抗原蛋白为过敏原的试验结果表明,仔猪肠道发生过敏反应时,其结构和功能将发生损伤性变化,出现绒毛萎缩、腺窝增生、黏膜双糖酶活性下降等现象。Li等(1990)进一步研究认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