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52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39篇
  70篇
综合类   401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272篇
园艺   83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1.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体的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猪所引起的传染性血液病,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猪多种动物的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属于人畜共患病。主要表现为黄疸性贫血,发热、呼吸困难、虚弱、流产、腹泻等症状。该病主要发生于温暖季节,夏秋季发病较多,多发于气温20℃以上,湿度70%左右,特别是雨后发病较多,常呈地方流行性。各种日龄的猪均可感染此病,但只有怀孕母猪容易发病,以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有时可达80%~90%。其他猪多为隐性感染。感染猪引进到易感猪群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2.
中风(包括脑出血、脑梗塞)是冬季的易发疾病.年龄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在激动、紧张、失眠、过度劳累的情况下.如突然发生剧烈头痛、呕吐、神志不清、呼吸鼾声大、口角歪斜、一侧上下肢瘫痪.就应该想到是突发脑出血(脑溢血),也有些人症状较轻,仅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也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3.
在奶牛养殖中,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inal acidosis,SARA)是一种高发的营养代谢病。随着我国奶牛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为提升奶牛生产性能饲喂大量高能谷物饲料极易诱发SARA,导致瘤胃液pH值降低,瘤胃菌群发生改变,瘤胃上皮黏膜层受损,进而影响瘤胃代谢功能。分析了奶牛不同生理阶段、择食行为以及个体差异等SARA的易感因素,探讨了SARA对奶牛瘤胃菌群变化、瘤胃上皮细胞基因表达、瘤胃屏障功能的影响,以期为阐明SARA造成瘤胃功能损伤的机制、降低奶牛发生SARA的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指出了《体育旅游概论》课程对体育旅游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具有较高的专业要求,教学平台将讲授、内化、讨论的环节融合到传统课堂,并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通过“对分易”微信平台实现对《体育旅游概论》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从而实现多元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研究了在传统体育旅游课堂中引入“对分易”网络教学平台的移动学习模式,针对体育生群体的特殊性,探究了“对分易”教学平台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创新,并分析了应用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此研究旨在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网络平台的案例支持。  相似文献   
85.
一、白粉病 1、危害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茎也可发病,果实不易发病。病叶初出现白色近圆形粉斑,病斑扩大后成为连片白斑,严重的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叶下面重于背面。发病后期,白色的霉斑变为灰色,在病斑上生出成堆的黄褐色小粒点,最后小粒点变成黑色。  相似文献   
86.
为调查烟秆生物炭对典型植烟土壤根际与非根际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及其在不同土壤类型中是否具有一致性,选取我国烟草主产区贵州省毕节市黄壤区(东部的黔西林泉科技示范园)和黄棕壤区(西部的威宁黑石科技示范园)两个土壤类型,研究施用不同量烟秆生物炭(0、5、20、40 t·hm-2,分别记为B0、B5、B20、B40)后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总有机碳(TOC)、易氧化有机碳(ROOC)、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微生物量碳(MBC)含量的变化情况。施用生物炭后,根际土壤TOC、ROOC以及非根际土壤DOC在两个土壤中的表现基本一致,而其余则在两种土壤中表现不同。但整体表现为TOC、ROOC及DOC含量在B5处理中没有显著变化,而在B20和B40处理中显著增加,3种有机碳含量与B0相比,增幅最高分别可达305.63%、630.41%及768.48%;不同有机碳及土壤类型的峰值出现在B20或B40处理中。而对MBC来说,非根际土壤中MBC含量在黄壤B5处理中显著降低了20%,在黄棕壤B20和B40处理中分别显著增加了53.98%和145.80%,其余处理与B0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在根际土壤中仅在黄壤B20处理中MBC含量显著增加42.17%,其余处理与B0之间均无显著差异。说明短期施用生物炭对植烟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尤其是MBC)的影响与土壤类型、生物炭施用量、根际环境等有关。  相似文献   
87.
为了解土壤总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剖面垂直分布规律,量化了广东鹅凰嶂季雨林不同空间位置的0~10、10~30、30~60和60~100 cm土层的总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他理化因子。结果表明:鹅凰嶂季雨林土壤4个土层平均总有机碳含量为22.73 g·kg-1,易氧化有机碳含量为2.96 g·kg-1。0~10与10~30 cm土层土壤的总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有显著差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在土壤剖面表现的大小关系为:0~10 cm(30.60 g·kg-1)>10~30 cm(19.44 g·kg-1)>30~60 cm(16.31 g·kg-1)>60~100 cm(15.63 g·kg-1)。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的大小关系为:0~10 cm(3.16 g·kg-1)>10~30 cm(2.34 g·kg-1)>30~60 cm(0.81 g·kg-1)>60~100 cm(0.40 g·kg-1),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呈现随土层加深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0~10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稳定性优于0~30 cm土层的土壤。坡向和坡度对土壤总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影响均不显著。土壤含水量、土壤全磷含量对土壤总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影响极显著(P<0.01),土壤全氮含量与土壤总有机碳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易氧化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揭示了土壤有机碳与易氧化有机碳存在不一样的空间横向分布规律,可为该区域准确估算森林土壤碳储量和资源合理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8.
秸秆还田的土壤酶效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探讨秸秆还田适宜模式。【方法】试验地位于陕西关中平原的三原县,在小麦-夏玉米一年二熟轮作模式下,采用田间试验,进行2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分别设置小麦、玉米秸秆还田2个因素,每个因素下设3个水平(小麦秸秆还田:小麦秸秆高留茬覆盖还田模式、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模式和小麦秸秆不还田模式;玉米秸秆还田: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模式、玉米秸秆粉碎深松还田模式和玉米秸秆不还田模式),共组成9种模式,分析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下5~30和30~60cm土层土壤有机碳、易氧化碳含量及β-葡萄糖苷酶、FDA水解酶、蔗糖酶、多酚氧化酶、碱性磷酸酶、脱氢酶活性和总体酶活性(TEI)的变化特征。【结果】与对照(玉米秸秆不还田+小麦秸秆不还田)相比,8种秸秆还田模式有机碳、易氧化碳含量均明显增加,其中小麦秸秆不还田+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模式5~3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幅最大,达到34.72%;小麦秸秆粉碎还田+玉米秸秆不还田模式5~30cm土层土壤易氧化碳含量增幅最大,达到27.02%。与对照相比,秸秆还田模式总体上提高了5~60cm土层β-葡萄糖苷酶、FDA水解酶、蔗糖酶、多酚氧化酶、碱性磷酸酶和脱氢酶6种酶的活性,除脱氢酶外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在5~60cm土层,所有秸秆还田模式TEI均高于对照,总体上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小麦秸秆不还田+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模式5~30cm土层TEI增幅最大,达到40.23%。土壤FDA水解酶、蔗糖酶和TEI可在一定程度上用于表征秸秆还田模式的优劣。【结论】综合考虑可知,小麦秸秆不还田+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模式是陕西关中地区适宜的秸秆还田模式。  相似文献   
89.
90.
低山丘陵区种麦与养鱼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富亿  邵庆春 《吉林农业科学》2000,25(5):54-56,F003
1997~ 1999年 ,在柳河圣水科技示范区 ,利用 2块面积合计为 1 51hm2 的河漫滩低洼易涝耕地 ,进行了种麦与养鱼的试验。鱼、麦产量分别为 2 793 3kg/hm2 和 3874 0kg/hm2 。其经济效益高于单一种麦、单一养鱼及麦收后复种其他作物等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