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40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418篇
林业   530篇
农学   417篇
基础科学   698篇
  623篇
综合类   3435篇
农作物   313篇
水产渔业   343篇
畜牧兽医   2059篇
园艺   473篇
植物保护   155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247篇
  2021年   245篇
  2020年   250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298篇
  2015年   328篇
  2014年   472篇
  2013年   483篇
  2012年   574篇
  2011年   538篇
  2010年   472篇
  2009年   509篇
  2008年   626篇
  2007年   463篇
  2006年   402篇
  2005年   388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240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226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乳化油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乳化油和普通油脂对28d断奶的二元公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体质量(8.1±0.13)kg的仔猪72头,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4头猪,分别饲喂含不同油脂的日粮(2%豆油、2%乳化油和1.5%豆油),试验进行3周,每周测定采食量、日增质量和饲料转化效率。结果表明,饲喂2%乳化油仔猪的日增质量明显高于饲喂豆油组和1.5%乳化油组,2%豆油组的日增质量同1.5%乳化油组仔猪的日增质量相差不显著。在整个试验期间,3组日粮对仔猪的日采食量没有显著影响。试验1周3组仔猪料肉比没有显著差异,第2周、3周和整个试验期2%乳化油组料肉比显著低于其他2组;1.5%乳化油组和2%豆油组仔猪料肉比没有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乳化油能够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日增质量,降低料肉比,是一种新型的油脂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82.
动态相对渗透率(相渗)常作为已开发但无试验相渗的区块、井区或层位的参考相渗。通过Eclipse软件数值模拟建立注水油藏直井开发模型,使用模型输入相渗和模型输出流量/压差计算的无量纲采油采液指数,对比了“水油比法”和“张型近似理论水驱曲线法”动态相渗求解方法的精度,验证了方法的适用油藏类型,并对比了真实油藏的试验相渗和动态相渗曲线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张型近似理论水驱曲线法计算的动态相渗与数值模拟输入相渗较为接近,预测的无量纲采油采液指数与模型中的流量/压差数据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对倾角较小的注水和天然边水驱动油藏的预测精度较高,对底水驱动油藏的预测精度较低,动态相渗计算结果与实验室相渗归一化结果一致性较高;水油比法动态相渗基于稳态法相渗实验过程,与油田实际开发过程有本质不同,计算结果误差较大。建议在相关研究中使用张型近似理论水驱曲线方法计算动态相渗。  相似文献   
83.
84.
选用2880只樱桃谷M3肉鸭,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0只肉鸭),对植酸酶在不同的营养浓度下对肉鸭饲料中的潜在营养价值(磷、钙、代谢能和氨基酸)进行生产应用评估。结果表明:①降低日粮中磷、钙、代谢能和氨基酸的量而不添加植酸酶,肉鸭的生长发育明显受阻,料重比升高,并伴有较严重的腿病发生;②降低日粮中磷、钙、代谢能和氨基酸后,添加植酸酶可显著改善料重比、提高体重和成活率、降低腿病率,各个生产指标达到了正对照组的水平,而经济效益高于正对照组。  相似文献   
85.
为研究饲料中不同钙磷比对三疣梭子蟹幼蟹生长性能、血清生化、矿物质沉积和能量代谢的影响,配制5种等氮等脂(46%粗蛋白和7%粗脂肪)钙磷比分别为1.00∶2.00、1.00∶1.50、1.00∶1.00、1.00∶0.75和1.00∶0.50的实验饲料。选择初始体质量为(12.82±0.37) g的梭子蟹1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钙磷比为1.00∶1.00和1.00∶0.75的饲料,其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R)显著高于其他组。钙磷比为1.00∶0.50饲料组幼蟹血淋巴的谷草转氨酶(GOT)显著高于其他组,碱性磷酸酶(AKP)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随着饲料钙磷比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幼蟹肝胰腺、肌肉和甲壳中的磷含量随着钙磷比的升高呈下降的趋势,且钙磷比1.00∶2.00组幼蟹磷含量显著高于1.00∶0.50组。钙磷比1.00∶1.50和1.00∶1.00组幼蟹肝胰腺AT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饲料组。幼蟹肝胰腺己糖激酶(HK)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性随饲料钙磷比的升高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当钙磷比为1时,梭子蟹肝胰腺的HK和SDH酶活性最高。此外,钙磷比1.00∶1.00组显著上调了梭子蟹肝胰腺电子传递链相关基因(nd1、sdhc、cytb和coxⅡ)的表达水平,当钙磷比为1.00∶0.75时,显著上调了幼蟹肝胰腺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基因(ATPase6、sirt3和nrf1)的表达量。研究表明,本实验条件下,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回归模型得到梭子蟹最适钙磷比为1.06~1.26,在此范围内能促进三疣梭子蟹幼蟹的生长、维持组织的最适磷沉积以及很好地促进能量的产生。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胸腔镜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炎症反应和营养状况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胸腔镜根治切除术后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相应标准,分为mGPS 0分、1分及2分组,OPNI、NLR、MLR和PLR高分组与低分组。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探讨OPNI评分与NLR、MLR和PLR的相关性。结果 mGPS 0、1及2分组3年OS分别为83.3%、83.3%、58.3%(P=0.011),3年PFS分别为73.7%、50.0%、50.0%(P=0.029)。PLR低分组和高分组3年OS分别为86.4%、70.0%(P=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R低分组和高分组3年PFS分别为73.2%、60.0%(P=0.1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PNI低分组和高分组3年OS分别为73.3%、83.2%(P=0.181),3年PFS分别为58.6%、74.1%(P=0.1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LR低分组和高分组3年OS分别为83.3%、73.2%(P...  相似文献   
87.
2005/2006两年新植1年宿根12个品种在勐海点试验结果分析表明,云蔗98/236、盈江91/59、云引10号、Q170、Q141均比2对照种增产增糖。其中,云蔗98/236、盈江91/59工农艺性状表现较好,表现出优良品种的种性;云蔗98/46、99/596蔗糖分较高,宿根性一般,工农艺性状表现良好;CP85/1308、云蔗98/7宿根性好,工农艺性状表现良好;云瑞99/113、云蔗98/13、德蔗93/94产量和含糖量均比2对照种低,工农艺性状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88.
为明确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间营养元素限制性和分配格局的差异性,以国内外收集的10个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叶片和茎秆的碳(C)、氮(N)、磷(P)含量和化学计量比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叶片和茎秆中N和P含量均随着秋眠级的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C含量以及C∶N、C∶P和N∶P呈相反的趋势。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叶片中各元素含量为:秋眠级为4级的新疆大叶苜蓿叶片C含量、秋眠级为9级的WL656HQ叶片N含量均显著大于其他各秋眠级苜蓿品种(P<0.05)。苜蓿茎秆C含量在各秋眠级苜蓿品种间均差异不显著,N、P含量变化与苜蓿叶片相同,且第2茬叶片和茎秆C、N和P含量的变异系数均低于第1茬,两茬表现出相同的规律。除第2茬苜蓿的叶片外,秋眠级对苜蓿叶片和茎秆P含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N含量,对C含量的影响最小。不同茬次间,秋眠级对苜蓿叶片C∶P的影响最大,对N∶P的影响最小。苜蓿叶片C含量与叶片和茎秆C∶N、C∶P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叶片和茎秆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叶片N、P含量分别与茎秆N、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89.
为了研究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在盐胁迫下对冬小麦生长与土壤水氮分布的影响,以盆栽冬小麦种植为试验手段,在8 g/kg的盐分质量比下,设置枯草芽孢杆菌菌剂质量比为0(CK),1(G1),3(G3),5(G5)和7(G7)g/kg等5种施加梯度处理,分析了冬小麦株高、叶面积、生物量以及土壤水分和硝态氮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  相似文献   
90.
海拔梯度变化会影响多环境因子的变化,植物叶特性能反映植物对不同环境的响应及适应策略。为揭示西双版纳地区绒毛番龙眼、云南玉蕊、云南肉豆蔻、小叶红光树叶片比叶面积变化规律与海拔高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了勐仑、菜阳河、勐宋3个不同海拔(ASL)高度(600 m,1 100 m和1 600 m)和4种植物比叶面积(SLA)、叶生物量(LB)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绒毛番龙眼的比叶面积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大(1 600 m海拔没有达到绒毛番龙眼生长的相对低温)。(2)云南玉蕊的比叶面积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玉蕊海拔1 100 m左右水热综合条件达到最佳)。(3)云南肉豆蔻与小叶红光树的比叶面积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减小。(4)绒毛番龙眼、云南玉蕊以及小叶红光树叶生物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少(高海拔低温、降水少,抑制生物量积累)。(5)云南肉豆蔻叶生物量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中低海拔较为适合大部分植物的生长,随海拔的升高,温度以及湿度显著降低,不适合植物的生长)。由此可知植物叶片可通过一定的性状变异以及与环境因子间的相互作用来适应海拔变化带来的恶劣环境,这对揭示海拔对植物叶特性的调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