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6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224篇
林业   60篇
农学   191篇
基础科学   24篇
  99篇
综合类   1615篇
农作物   152篇
水产渔业   266篇
畜牧兽医   3537篇
园艺   67篇
植物保护   204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311篇
  2013年   370篇
  2012年   516篇
  2011年   470篇
  2010年   388篇
  2009年   373篇
  2008年   374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效果.方法:对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病史调查、饲料检查、临床症状、解剖病变、诊断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中西医防治措施.结果:中药以甘草为主,做好解毒等事项,西药以葡萄糖、益酶电解多维为主,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来治疗朱黄曲霉毒素中毒.结论:针对猪黄曲霉毒素中毒,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能够有效达到治疗目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2.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脱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对人体和畜禽有毒的一类生物毒素,给畜牧养殖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黄曲霉毒素对饲料的污染具有季节性和区域性,南方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极易发生饲料黄曲霉毒素污染。文章主要从黄曲霉毒素对畜禽的危害、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及脱毒方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23.
玉米穗腐病是严重的世界性真菌病害,而轮枝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是我国玉米穗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为明确叶菌唑在我国玉米穗腐病防治中的应用潜力,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了叶菌唑对2019至2021年采自我国山东、河南和江苏3个省份的35株轮枝镰刀菌菌丝生长以及分生孢子形成、萌发和芽管伸长的影响,并测定了该药剂对轮枝镰刀菌产毒(B族伏马毒素,type B fumonisins,FBs)能力及产毒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测定叶菌唑处理后轮枝镰刀菌菌丝麦角甾醇、胞内甘油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电导率的变化,探究了其作用机制;同时评价了叶菌唑对田间玉米穗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叶菌唑对35株轮枝镰刀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其对轮枝镰刀菌的菌丝生长以及分生孢子形成、萌发及芽管伸长具有显著的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其中:叶菌唑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值在0.005~0.029μg/mL之间,平均EC50值为(0.012±0.006)μg/mL;EC50浓度的叶菌唑对轮枝镰刀菌分生孢子形成、萌发及芽...  相似文献   
124.
梳理和总结了产气荚膜梭菌的主要毒素种类、生物学活性、致病机制等,为后续的毒素分型、快速检测方法建立以及相关致病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5.
张玮  李会荣  朱娜  孙凯 《饲料研究》2023,(3):126-129
研究旨在建立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试验样品经84%乙腈水溶液提取,净化,稀释定容后上机测定。结果显示,该方法在0.5~5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 0;黄曲霉毒素B1的空白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1.8%~91.6%,精密度(RSD)≤4.5%;玉米赤霉烯酮的空白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4.5%~93.9%,RSD≤4.1%。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同步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6.
棉花黄萎病菌毒素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纯化的棉花黄萎病菌毒素(PLPC)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了PLPC特异性抗血清,建立了可特异性检测棉花黄萎病菌毒素的A蛋白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应用建立的ELISA方法测定了病菌培养滤液、人工接种幼苗和大田病株不同组织中的毒素,结果表明:不同产毒能力菌株(VD 8和VD-5)在25℃下振荡培养3d后就能在培养滤液中检测到毒素,这比生物测定要早2~3d。将VD-8菌株的孢子以灌根方式接种泗棉3号幼苗5d后,就能从接种幼苗的茎杆和叶柄中检测到毒素,这比幼苗自然发病显症要早3~5d。在测定的30份大田病株茎杆、叶柄、叶脉样品中,阳性样品率为100%。这些结果表明建立的ELISA方法可用于菌株产毒能力的测定和大田棉花黄萎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7.
徐冰涛  张勇  崔朝霞 《饲料研究》2022,(17):128-133
呕吐毒素常见于玉米、小麦等谷物和饲料中,能够严重危害食品安全,造成经济损失,研究其脱毒方法至关重要。传统的脱毒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但是两者均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生物降解法具有高效、环保、特异性强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文章对具有降解呕吐毒素能力的菌株和生物酶进行总结,阐述呕吐毒素脱毒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安全高效去除原料及饲料中的呕吐毒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8.
2.神经毒素中毒 目前报道的神经毒素主要分成三类:太湖念珠藻毒素、胆碱脂酶抑制剂和钠离子通道阻塞物和其他神经毒素。  相似文献   
129.
在水温(22±1)℃、pH 8.0~8.5、溶解氧7~8 mg/L下,对体质量(16.0±1.0) g凡纳滨对虾注射浓度为3.52×10-4 mmol/kg的微囊藻毒素20μL。分别于注射后0、2、4、8、16、24、48、72 h测定凡纳滨对虾死亡率,并取肝胰腺组织,检测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种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研究微囊藻毒素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相关免疫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注射微囊藻毒素后,凡纳滨对虾72 h死亡率为13.33%;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中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8 h后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于72 h达到最大值(4.02±0.02) nmol/mg(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在72 h内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并分别在2、4、8 h达到最高,随后活性逐渐降低,16 h后逐渐低于对照组,且活性均于72 h达到最低值。试验结果表明,微囊藻毒素导致凡纳滨对虾肝胰腺脂质过氧化反应逐渐增强并抑制凡纳滨对虾抗氧化相关酶活性,造成氧化应激,72 h内便会造成肝胰腺严重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30.
霉菌毒素污染是影响动物饲料安全的重要因素。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广泛存在于肉鸡饲料原料中。众多研究表明,OTA对肉鸡具有肾毒性、肝毒性、细胞毒性、遗传毒性、致癌性、致畸性、免疫毒性和肠道毒性等,给肉鸡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对动物和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对国内外OTA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归纳,从诱导机体产生肠毒性、肝毒性、肾毒性和免疫毒性四方面阐述OTA对肉鸡的致毒机制,为深入研究OTA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